APP下载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2020-07-04杜尚珂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教学法

杜尚珂

【摘 要】目的:探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级14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币法分为两组,各70名学员,对照组70名学员接受传统实践教学法,观察组70名学员接受“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教学计划结束后,对140名学员均进行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学员考核成绩。结果:教学计划结束后,观察组学员平均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0分以上学员人数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检验学员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应用于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传统实践教学法;考核成绩

现代医学中,检验工作在临床诊断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在部分疾病中甚至起决定性意义,这就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1]。然而在目前医学检验培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实践技能培训的问题,这就使学员实践技能操作水平较低,不能快速适应临床检验工作要求[2]。本研究对医学检验技术学员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对传统的检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级14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0名学员中男性38名,女性32名;年龄范围19~26岁,平均年龄(22.61±1.18)岁。观察组70名学员中男性34名,女性36名;年龄范围20~24岁,平均年龄(22.49±1.29)岁。两组学员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实践教学法,两组教学任务均由统一授课教师进行授课,采用统一教材及教学大纲。

观察组接受“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将70名学员进行分组,每个小组10名成员,教师依据学员具体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学习项目,然后由教师将项目发放给小组,小组接受任务后,以项目为真实情境,以问题为线索,教师适当引导学员思考,并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讨论、课下小组的协作等手段来推动项目的实施,最终完成项目任务。

1.3 观察指标

(1)教学计划结束后,采用百分制试卷对两组学员实践技能、理论知识水平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学员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2)比较两组学员优良率,90分以上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差,(优+良+合格)/总人数×100%=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 <0.05时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教学计划结束后,观察组学员实践技能成绩、理论成绩及总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两组优良率比较

教学计划结束后,观察组优良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学检验技術是对人体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及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及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门科学[3-4]。该学科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这就对该专业的学员提出更高的实践技能要求,因此,在该专业教学中,除理论知识外,还应注重实践技能的教学,本研究对我院70名医学检验技术学员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旨在探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注重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操作培训,同时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考试依靠死记硬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缺乏[5]。同时还存在以下不足:(1)教学所用的检验方法与实际临床检验方法不同,许多在教学中所用到的检验方法已被临床实际检验工作中所淘汰,而新型的检验方法不在检验教学大纲范围,这就导致该类毕业生毕业后面对陌生的检验方法及器材,往往不知所措,因缺乏新型检验方法相关知识,而不适应实际检验工作,从而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求[6]。(2)传统实践教学中检验方法较为单一,目前临床上检验项目大部分是多个检验项目有机组合,临床称之为“检验套餐”,而传统实践教学中检验方法单一,致使学生毕业后因难以熟练掌握复杂、多样的检验器材而瘀实际检验工作脱节,导致学生不能胜任实际检验工作。(3)当下医学检验不仅仅是单纯的实验技能操作,更多的是为医生、患者进行检验相关的沟通、咨询与服务。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完整的进行临床中某一项目的检测全过程,利于其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使教学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与学的方式,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通过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实践、思考、探究的学习体系,进而使学生更能充分的体验实践、学习实践技能,更能适应临床检验工作[7]。“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体,通过设定真实情景,使检验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无缝对接,从而弥补传统教学中检验方法与实际临床检验方法不匹配的不足,同时“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还能吧分散、单一的检验项目进行有机结合,让检验学员更能熟练掌握项目,熟悉临床检验工作,从而提高检验学员的实践操作水平,使检验学员在毕业后更能快速适应检验工作,满足检验实际工作中的各项需求[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完成教学计划后,观察组学员平均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80分以上学员人数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医学检验学员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使生化检验学员能快速适应临床实际检验工作。

综上所述,“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检验学员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应用于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罗艳香,杨英,闻婧.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大赛 白细胞检测及临床应用赛项筹备回顾[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2-14.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医战到底医鸣惊人"检验人知识发展计划暨"专业·创新·拼搏·发展"诊断技能大赛成功举办[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8):651.

[3] 张红,万莉,吴民泸,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2+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5):1916-1918.

[4] 刘会玲,赵滨,李萍,等.基于多学科团队的行动研究法在血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8):2291-2295.

[5] 王茉琳,宋汉君,桂士良,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在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9):925-929.

[6] 苏红,邵红英,王莉娟,等.研究式、框架式、案例式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以高职《临床生物化学和生化检验》课程为例[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51-53.

[7] 周旭,朱卫丰,陈晓凡,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提升中医药研究生循证医学科研能力的实证分析[J].中医教育,2019,38(5):50-54.

[8] 周驰,汤佳佳,翁嘉,等.基于任务驱动式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以行为医学课程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112-113.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教学法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学生标准化患者在医学本科生综合技能训练考核中的应用分析
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