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04王剑杜思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固定术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

王剑 杜思佳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过程中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6例,将其按照治疗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P均<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髋部骨折,大多发生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差,大多会伴随发生骨质疏松,在外力撞击后极易出现骨折现象,且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在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并发症,对患者愈后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促进患者髋关节快速恢复需要采取及时、有效且微创的手术治疗措施,现以6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例,分别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传统髓内钉固定术,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评估,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接收的股骨转子間骨折患者,共计66例,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将所选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9:14,年龄跨度为61-78岁,平均年龄值(69.33±3.47)岁;观察组33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同为19:14,年龄跨度为62-78岁,平均年龄值为(69.42±3.81)岁。基线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后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研究开展期间行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手术期间采用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后,在股骨大转子部位作手术切口,将皮肤逐层切开直至阔筋膜,以患者骨外侧肌间隙为主入路,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后,在C型臂X光机透视状态下实施骨折间接的牵引和复位。在患者骨折近端位置外侧放置锁定钢板,依次进行穿孔和引导,将钻孔具体深度测量好放置三枚螺钉行锁定固定。骨折远端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使用三枚及三枚以上的螺钉型固定,放置引流管后进行皮肤组织的逐层缝合[1]。

观察组则在研究实验中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具体手术操作如下:患者与对照组一致行全身麻醉,指导其采取仰卧位,在髋关节外侧做切口,将阔筋膜纵向切开,同时切开外旋肌群、梨状肌腱,将髋关节和关节囊充分暴露后,切开关节囊,在转子上1.5厘米处做切口,进行患者股骨头长度的观察,将髋臼显露后清除软组织残余,行大小转子复位以及扩髓固定,然后在髓腔内使用骨水泥枪注入骨水泥,将假体柄插入后装好双极头,大转子固定时应用克氏针,在骨水泥固定后行复位操作,然后修复关节囊,行外旋肌群常规缝合,放置引流管[2]。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其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延迟、近端螺钉切出、术后再骨折、髋内翻)。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统计,定性资料(n,%)表示,用X2检验,定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意义重大。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对照组为6.06%,结果P<0.05,见表1。

2.2 髋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P>0.05;采取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3 讨论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老年患者在发生骨折后髋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情况,再加上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对骨折端的愈合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进行其卧床时间的减少,达到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的效果,促进患者骨折端快速愈合[3]。

此研究结果对比分析,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原因如下:内固定治疗措施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关节畸形、骨结构受损以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类型。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进一步提升其手术成功率,其优势在于能够促使人工假体和患者股骨融为一体,在短时间内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在采取髋关节置换术后允许患者早期开展肢体活动,避免出现早期内固定失败,二次内固定取出等手术风险情况,对促进患者髋关节恢复具有积极影响[4]。

综上所述,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促进患肢髋关节功能改善具有积极影响,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龙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09):36-37+40.

[2] 孙振亚,李凌云,孙绪宝.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9,25(19):43-45.

[3] 阮良峰,陈锦鹏,马小珍,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05):22-24.

[4] 索南昂秀,祁腾民,周京元,等.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05):94-96.

猜你喜欢

内固定术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