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健康幼儿园建设

2020-07-04叶平枝

学前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保育员保教幼儿园

我们一直都认为学前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幼儿的健康,例如,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把“健康”放到五大领域之首;在幼儿园的人员配备中,专门设立保育员负责幼儿的生活和健康。但是,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汹涌来袭时,我们发现健康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深切地体会到健康与其他领域相比,健康确实是“1”,其他领域是“0”。其他领域只有在健康的基础上,才能变成10、100、1000,否则只是“0”。不幸中的万幸,这次疫情恰好发生在幼儿放假期间,否则,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疫情之后我们不仅需要思考幼儿园的保健工作如何开展,更要反思幼儿园的健康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完善幼儿园的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让幼儿在拥有健康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一、幼儿园现有幼儿健康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负责幼儿生活和健康的保育员工资待遇、培训机会、晉升晋职和地位都远低于教师;其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可以做保育员,但保育员不能做教师,将保育工作视为缺乏专业品质的工作;第三,众多教师和家长虽然口头上重视健康,实践上却并没有将健康纳入自己的关注重点,普遍认为幼儿健康不是问题。[1]

(二)对健康的理解偏颇

认为健康不是问题其实是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清晰。1948年WHO就给健康下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的定义决定我们对幼儿健康及其保健的认识和做法。如果以上述定义认识幼儿的健康,容易生病的、肥胖的、体弱的、身心脆弱的、适应不良、发育不良的幼儿是不健康的,同样的,缺少幸福感、精力不足、适应力不理想的幼儿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清晰认识健康的内涵是我们评估幼儿健康状况和科学保健的基础。

(三)幼儿健康保障体系存在诸多漏洞

幼儿园的健康保障体系主要从健康服务(维护)、健康教育和健康制度三个方面实施。健康服务(维护)就是保育员和幼儿园保健人员为保证幼儿健康所做的一切卫生服务工作,包括疾病预防、晨检、健康检查、全日观察、消毒、通风、营养配餐、建立科学的生活制度以及做好环境卫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工作,目的是通过成人的努力保护并促进幼儿健康。健康教育是教师和保育员共同通过教育的手段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如爱运动、不偏食、按时吃饭、睡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以及养成勤洗手、不摸口鼻、每日刷牙等卫生习惯,使其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健康制度是对健康服务(维护)和健康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是保证两种工作得以有效落实的保障机制。一般而言,幼儿园均建立了这些幼儿健康保障体系,但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等问题,健康保障体系存在着诸多的系统漏洞,如晨检马虎,健康检查缺乏反馈、反思和改变,消毒方法不科学,通风不及时,安全维护不到位,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等。这些漏洞使幼儿健康难以得到保证。

(四)保教结合缺乏实质性的融合

保教结合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健康的价值和幼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各领域教育都要健康优先,健康为本。[2]保育员和教师各尽其责且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幼儿以健康为基础的全面发展。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首先,保育员工作的专业性被大大低估。从健康保障体系而言,保育员主要工作是健康服务(维护),包括环境和物品消毒、幼儿的生活管理、保护幼儿安全等,同时辅助教师进行健康教育或其他教育。这就需要保育员具有公共卫生、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保健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拥有疾病预防、营养卫生、消毒科学、幼儿的生活管理、体弱儿的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但由于保育员地位、待遇、发展机会比较有限,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保育员队伍,也难以激励现有的保育员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教师忽视自己的保育责任,缺乏对保育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提升,经常只是和保育员进行表面的合作。尽管健康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但教师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途径和方法的认识并不清晰。

二、健康幼儿园内涵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幼儿园基本具备幼儿健康保障体系的三要素,即健康服务(维护)、健康教育和健康制度。该系统存在诸多系统漏洞,如果只是对系统进行查缺补漏,往往并不十分奏效,很难保证系统的相对完备和高质量运行。如何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整合来发挥其更强大的健康保障作用呢?“健康幼儿园”是一个值得倡导的变革思路。

(一)健康幼儿园的内涵

“健康幼儿园”的启发来自“健康中国”的理念。“健康中国”是全面小康社会下的全民健康蓝图,强调健康优先的创新型发展理念。它是凝聚政府、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理想的一面旗帜。[3]健康虽然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状态,但真正成为全社会的理想追求还是第一次提出。首先,全民健康需要物质的支持,这一理想只有在全面小康社会下才能实现;其次,全民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为健康负责,以“健康优先”来做出决策,这次疫情中我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为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负责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第三,健康中国是一面旗帜,感召着华夏儿女为“健康”的理想而努力;第四,健康中国所营造的健康友好型社会激励着大众为了健康努力学习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和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拥抱新的生活,真正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共同营造“健康友好型社会”。[4]

实现“健康中国”的理想追求,幼儿园应一马当先。参考“健康中国”的内涵,“健康幼儿园”的基本内涵应至少有四方面:首先,健康幼儿园追求让所有幼儿、各方参与人员都追求完满的健康,努力实现人人健康;其次,健康幼儿园是所有参与方的共同追求和理想,是凝聚大家健康力量的价值追求;第三,健康幼儿园的基本理念是健康优先、以健康为中心,在保育教育的环境创设和各类活动中都以幼儿的健康为优先;最后,健康幼儿园的理想境界是营造“健康友好型幼儿园”,这样的幼儿园人人健康,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健康幼儿园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幼儿期的健康是人一生健康的基础。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和个性都在形成初期,身心相对比较脆弱,容易罹患疾病,留下心理阴影,发生安全问题。弗洛伊德在谈到成人心理问题时指出,所有成人期的心理问题几乎都来自童年。心理如此,身体也是如此,幼儿时期的健康对于人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幼儿健康问题应该成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对于幼儿健康的重视远不如对于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视。

其次,幼儿“不得病”仍需努力。“不得病”是健康的最低要求。通过预防接种我们战胜了一些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但幼儿抵抗力低,容易受到手足口、流行性结膜炎等病原体的侵袭。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警惕传染性疾病在幼儿园内的传染和暴发。目前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腹泻等非传染疾病也时有发生,不少幼儿深受其害,生病影响了幼儿的出勤率、游戏和学习。现有的幼儿园幼儿健康保障体系还比較薄弱,保育缺乏科学性,预防疾病缺乏制度性安排和长效机制的建立,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疾病,必须深刻反思,积极应对。

第三,“不虚弱”的亚健康幼儿并没有得到重视和及时的干预。幼儿虽然不生病,却有适应不良、精力不足、容易发脾气、不活泼等不同表现,这是幼儿身体和心理虚弱或脆弱的表现,属于亚健康状态。这些表现说明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需要及时发现和干预,为幼儿一生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然而,现有幼儿健康保障体系要么忽视对体弱幼儿的发现和干预,要么重视发现忽视干预,缺乏对体弱儿的持续干预和长期追踪,重视大多数幼儿而忽视少数虚弱儿和心理脆弱的幼儿,幼儿园的健康服务与健康教育脱节,保教结合流于形式等问题突显,亟待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发现体弱儿和心理脆弱幼儿并进行持续有效的干预。

第四,对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还停留在认识中。健康的完整定义提醒我们健康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幼儿健康保障体系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很难使其达到理想状态,而“健康幼儿园”可以唤起各参与方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共同愿景,进而在理念、制度、经费、行动上去真正完善和实施幼儿健康保障体系。

三、健康幼儿园建设的要点

(一)健康幼儿园的基本理念

1. 健康促进。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发展,健康教育经历了医学宣教,行为改善和社会、环境改变等三个阶段。[5]

第一阶段是医学宣教阶段。该阶段主要注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强调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医学卫生部门主要通过传媒宣传疾病预防和治疗。例如,宣传通过粪便消毒、杀灭钉螺等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等。医学宣教阶段比较忽视非卫生部门的干预作用,更忽视个人的自我保健。

第二阶段是行为改善阶段。随着“三高”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多,医学宣教已经不能有效地预防很多重要疾病的发生发展,整个社会逐渐重视个人对于自身健康的责任,强调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如营养均衡的饮食、生活起居规律、热爱运动、心态积极乐观等行为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此时的健康教育比较强调个人的自我保健。

第三阶段是社会、环境改变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不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也与社会支持和环境状况有关,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于是,“健康促进”的概念和理念渐成趋势。所谓健康促进,就是健康教育以及所有能够促进健康行为获得和环境改善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综合。该阶段强调社会围绕健康的综合治理。[6]

这次疫情可以发现,面对传染性疾病,不仅需要医学卫生部门的宣教,白衣天使的最美逆行,而且需要个人建立戴口罩、勤洗手、暂时不出门的习惯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和支持,这样才能遏制病毒的扩散。

2. 健康优先,预防为主。

首先,从健康的三个层次,即不得病—不虚弱—身心社会适应完满状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其次,将实现健康幼儿园纳入幼儿园的总体规划和各项工作及奖惩制度之中,形成“健康优先”的幼儿园发展模式,将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把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以健康为中心组织幼儿的显课程和潜课程,如幼儿的各领域活动和幼儿园的环境;第四,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时,幼儿园的教职员工要做好榜样的示范,每个人都要努力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五,将疾病预防和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中心工作,做好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加强体弱儿的保健,营造温馨的心理氛围,进行积极的正面教育,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身心素质,对幼儿当下和未来健康发展负责。

(二)健康幼儿园的制度保证

健康幼儿园的建设需要进行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幼儿园的各项制度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工作规程和行动准则。良好的制度可以保证教养工作质量不会因为人的差异而大相径庭,同时也可以统一理念,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园本文化。幼儿园规章制度包括全园性规章制度、部门性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四类制度。建设健康幼儿园的制度保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从健康优先的视角审视、完善已有的制度,并制订健康幼儿园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次,提高制度的有效性,从疾病预防,身心安全,关注体弱儿等特殊需要的幼儿等方面建立健全现有制度,保证健康保障无死角;第三,建立“健康优先”的教研制度和科研制度,将如何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教研的中心主题,并通过幼儿园科研探寻健康幼儿园建设的问题和路径;第四,完善保教结合的各类制度,将健康服务(维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结合,提高教师和保育员的健康理念,提高保教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专业性;第五,完善家园共育的各项制度,整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建健康幼儿园;最后,注重健康幼儿园建设的考核奖惩制度,加大健康幼儿园建设的各种投入,保证幼儿园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健康幼儿园的保教体系

健康幼儿园保教体系的建立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健康幼儿园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健康幼儿园保教体系的建立做好制度保障和政策护航;二是从环境、预防接种、消毒、营养、一日生活制度等方面对幼儿的健康进行维护和服务,预防疾病;三是从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视角将健康教育融入各类活动和各领域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觉意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自我保健,成为一个主动追求健康的个体。如下图。

1. 园级保教体系。

第一,健康幼儿园的园级保教体系需要“健康优先”“预防第一”“健康促进”的园级规划、资金投入和规章制度。

第二,完善健康的物质环境,包括符合卫生要求的场地、园所建筑、隔离室、设施设备,保证室外安全卫生,无污染,绿树成荫,花草满园,有宽阔的空间和体育设施供幼儿奔跑跳跃。

第三,营造健康的园本文化。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乐观积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礼貌待人、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等。

第四,做好幼儿健康维护(服务)的人才培养、计划监督和物资供应,包括保健人员和保育员的人才培养,传染病预防的园级管理,幼儿营养和身心健康的检查和监测,幼儿一日生活制度的反思和完善,幼儿园场地与设备的检查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等。

第五,完善园级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健康教育并不只涉及健康领域的教育。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必须以健康优先、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课程决策,营造人人为健康负责的园本文化,将健康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之中,既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显课程,也要关注环境与生活等潜课程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7]

2. 班级保教体系。

健康幼儿园班级保教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关爱幼儿,以幼儿为本。关爱幼儿包括关心和爱护幼儿。关心幼儿就是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感受和生存状态,如果我们只关心幼儿的吃和穿,不顾幼儿的心理感受则会适得其反。比如强迫幼儿进食,不仅影响幼儿食欲,增加幼儿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爱护幼儿又可以分为“爱”和“护”两个方面。爱是倾听、理解和尊重。“护”包括三个方面,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全和安全无忧。以幼儿为本是关爱幼儿让幼儿感受得到,倾听幼儿让幼儿不孤独,理解幼儿促进幼儿发展。[8]这些都是促进幼儿健康的要素,也是建设健康幼儿园班级保教体系的基础。保教人员如果能够真正关爱幼儿,以幼儿为本,自然就会有健康的班级氛围,幼儿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则会自由自在,乐于交往和游戏,顺利地获得健康发展。

此外,还要注意三点。一要建设健康的班级物质环境。包括室内采光充足、宽敞通风、换气良好,课桌椅、区域的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玩具、教具的材质符合环保要求且经常进行科学消毒,餐饮、寝室、活动室消毒,消毒剂的存放安全等。

二要建立“健康优先”的班级制度和班级纪律。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如晨检制度、预防疾病制度、隔离制度、体弱儿制度、班级幼儿安全管理制度、午睡值班制度、幼儿家长联系制度、教师职责、保育员职责等都要围绕“健康优先”重新审视并不断完善。在班级纪律管理时,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小班幼儿重在养成教育,违反规则时温柔提醒;中班幼儿理解规则和纪律,主动遵守规则;大班幼儿可以自己制定规则,获得自主权。

三要做好围绕健康的家园共育。幼儿的健康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家园共育不是配合。首先,一定要重视家庭保教,幼兒的健康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同时,应努力发挥教师和保育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家园共育的专业性;其次,完善家园共育的制度、内容,丰富家园共育的途径和方法;再者,需要将家园共育作为班级保教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四)健康幼儿园的保教结合

保教结合是健康幼儿园建设是否能够落地的关键环节。尽管保教结合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点,然而,保教结合往往流于形式。其中,对于保育的忽视显而易见。为了强调保育的重要性,往往将“保教并重”与“保教结合”结合共同推进幼儿园保教的结合,但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学前儿童为什么需要保教结合呢?这首先需要分析保育和教育的内涵。“保育”顾名思义,主要是保护和养育,保护幼儿身心不受伤害,免受疾病困扰,通过生活照料等养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心理健康。对于身心脆弱的幼儿而言,没有身心的健康、满足和愉悦,就没有接受教育的基础。所谓教育,有众多研究和界定,[9]其根本点还是“教”和“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此意。放到学前教育而言,“教”主要是提升幼儿的知识和能力,“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培育健康、充满生机的新一代。“保育”和“教育”,两者都有“育”,都要对幼儿心理健康、良好个性负责,保育又是教育的基础,比教育更为重要。所以有学者建议,将保教并重的原则修改为“保育优先,教育其次”。[10]这两者的不同点在于:保育突出保护,教育突出幼儿“知”“能”的教育和培养。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之后,如何进行保教结合呢?

负责保育的幼儿教师(保育员)所承担的工作不是简单的生活照料,而是关系到幼儿的健康维护、心理感受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一方面,幼儿园要注重对保育员的专业性培养,给保育员更多的学习、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提高保育员的待遇和地位;另一方面,保育员要努力学习卫生保健、幼儿心理和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以专业的态度和质量做好疾病预防、晨检、消毒、营养配餐、安全防护等健康维护工作,同时利用生活中大量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卫生习惯的培养、乐观性格的养成、积极自我意识的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等。

负责教育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关心幼儿生活感受,辅助保育员一起做好幼儿的生活照料,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爱和关心,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11]其次,要在保育中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教育成败的关键不是教育技巧而是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12]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幼儿较少有情绪困扰,可以调动其内在巨大的自我实现的资源和潜力。再次,将教育融于生活之中,并反思教育对于幼儿健康的影响。例如,当发现幼儿不爱吃青菜时,应以绘本、故事教育幼儿,以同伴示范和教师示范影响幼儿,对幼儿尝试吃青菜给予积极鼓励,让幼儿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辅以家园共育最终达到让幼儿吃青菜、不偏食的目的。如果以简单粗暴的强迫和恐吓让幼儿就范,不仅会让幼儿更厌恶吃青菜还会增加幼儿的心理问题。最后,在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要充满仁爱之心,进行走心的教育,发现每个幼儿的进步并给予积极的具体评价,当发现幼儿危机时及时化解,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对于幼儿而言,首先要学会吃喝拉撒睡,然后才能玩耍、交往、探索、表达,这既是幼儿的生活也是幼儿的学习。幼儿脆弱的身体和心理容易遭遇身心健康的各种问题,如感冒、咳嗽、偏食、分离焦虑、情绪不佳、自卑、退缩等。因此,我们必须保育第一,健康优先,保教结合。两者往往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

传染病流行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这种突发的小概率事件却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福祸相依,疫情虽然带来了损失和痛苦,也给了我们认真反思工作和生活的机会,加深了我们对“健康和生命”的认识。相信如果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建设 “健康幼儿园”,我们一定会迎来平安健康、幸福美满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黄显军.对当前幼儿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93-94.

[2]顾荣芳.试论幼儿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兼议《纲要》幼儿健康教育思想的贯彻[J].学前教育研究,2002(2):14-16.

[3][4]李滔,王秀峰.健康中国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卫生经济研究,2016(1):4-10.

[5]刘华,傅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1,4(10):757-759.

[6]李主軍,陈俊国,李书章,等.国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与思索[J].重庆医学,2006,35(6):566-568.

[7]欧新明.幼儿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要素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1(3):18-20.

[8]李季湄,夏如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8):3-6.

[9]方展画.发展性、动态性、多样性:对教育的重新理解[J].浙江教育科学,2002(6):2-7.

[10][11]赵南.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2(7):115-121.

[12]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6):2-7.

稿件编号:ZG202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激励性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发展影响的实验追踪研究”(编号:BHA160091)

通讯作者:叶平枝,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保育员保教幼儿园
如何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实施保教融合?
幼儿园保育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区域性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的审视
——基于武汉光谷地区的调查分析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现状研究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爱“上”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