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帆船教学中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研究

2020-07-04金永泉楚晓东

高教学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校

金永泉 楚晓东

摘  要:帆船运动代表着勇敢、活力、时尚的新型健身方式,从事帆船运动不受年龄的限制,尤其符合新时代年轻人追求新事物、喜欢挑战的个性化需求。帆船运动在我国还属于新兴小众体育项目,但近年来发展之势迅猛,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运动项目之一。帆船运动进高校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多样化,但开展帆船运动受安全、天气、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区别于其它传统体育项目,合理的构建帆船俱乐部教学模式,注重帆船教学安全第一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分析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帆船教学中的意义,就影响帆船俱乐部课程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推进高校帆船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借鉴。

关键词:高校;帆船教学;俱乐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9-0118-04

Abstract: Sailing represents a brave, dynamic and fashionable new way of fitness, and sailing is not limited by age, especially in line with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who pursue new things and like to challenge. Sailing is still a new minor sport in China, but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ports. Sailing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duciv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sailing is affected by safety, weather, venues and other factors.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raditional sports.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asonably construct a teaching model of sailing club, stresses the safety-first principle in sailing teaching, and use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lub teaching mode in sailing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sailing club,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some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ailing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ailing teaching; club teaching

一、研究背景

隨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与身体健康的新生活方式,许多新兴的体育运动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帆船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成功举办,郭川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徐莉佳夺得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让社会大众开始熟悉帆船运动,10年间帆船运动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帆船爱好者参与的俱乐部帆船赛遍布全国沿海、内陆城市,再到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世界杯帆船赛等知名的国际赛事落户中国,以及我国帆船健儿在国际比赛中不断创造好成绩,把中国帆船运动推入了快车道。2008年帆船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高校,各沿海高校纷纷组建了帆船队、帆船俱乐部开展帆船运动。其中厦门大学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帆船赛,青岛科技大学代表中国参加圣彼得堡国际大学生帆船赛,世界名校赛在青岛已经连续举办三年,每年的全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参与。其中部分开展帆船运动比较早的高校还开设了帆船课程,授课模式大多采用俱乐部教学制,由于帆船运动在国内高校起步较晚,帆船俱乐部教学模式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通过分析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帆船教学中的运用,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高校帆船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二、俱乐部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通过期刊网查询到近年来有关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相关文章80余篇,大多是针对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大量参考文献为本文提供了构建思路与参考依据。体育俱乐部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来自于国外,在我国这一教学模式也开始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了不断地深入,体育俱乐部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基础[1]。课程模式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第九条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2]。俱乐部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大学体育教学新课改发展趋势,通过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体育特长,甚至喜欢上这项运动项目并终身相伴,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帆船教学中的意义

(一)符合帆船课程教学特点

帆船运动是水上运动项目,俱乐部课程需要大量的水上实践教学,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帆船技能,俱乐部教学教师在完成帆船基础理论知识,帆船组装等陆地教学后进行水上实操教学,能开展水上教学的场地大都设在校外靠近海边的码头,内陆高校会利用江河湖开阔的水源开展水上帆船课程教学,国内高校帆船课程教学场所基本上都设在校外,首先学生去校外上课需要路途时间,帆船课要面对船只器材检查、返航整理船只的环节,需要更多的课程时间,帆船俱乐部课程一节水上课程的教学时间约在3学时左右,传统体育课受上课时间影响,体育课前后都有其它课程,基本无法实现水上教学环节,而俱乐部课程上课时间基本在周末或者学生没有课的时间,学生课余时间充裕,还可根据天气等因素影响调整上课时间,帆船俱乐部教学在教学时间上更灵活,学生会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帆船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运动兴趣的培养,学生通过水上实操课程体验到驾驶帆船扬帆航行的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帆船兴趣,俱乐部课程形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经常从事帆船运动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培养战胜自然、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帆船项目特别能吸引勇敢、阳光、自信、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参与,有的学生甚至把帆船变成自己终身爱好。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生体育意识。

(三)掌握帆船技能,培养社会人才

参与帆船运动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空气动力学、物理力学、气象学、水文等多学科的知识,在俱乐部课程中学生会系统的学习这些知识,深度学习帆船驾驶技能,把这门课当成一项运动特长来进行,有的学生通过参加帆船运动爱上了这项运动,把帆船作为毕业后的工作方向,目前高校帆船项目培养的学生已成为众多国内知名帆船机构的中坚力量,他们虽然在专业技术方面没有专业帆船运动员出众,但是在从事帆船行业的综合能力方面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发掘帆船专长学生,促进帆船运动队建设

在俱乐部课程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帆船方面有天赋的优秀學生,教师可以重点考察和培训,把有天赋的学生选入校级帆船队,帆船俱乐部课程作为学校帆船队的后备力量解决了帆船运动队的梯队建设问题。同时,帆船运动队会促进帆船课程建设,吸引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帆船技能,通过努力有机会加入帆船队系统训练,参加帆船比赛,获得荣誉和竞技满足感。普通高校目前虽然没有帆船高水平运动队的存在,但通过俱乐部制教学依然能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帆船人才走向社会,成为帆船行业的人才。俱乐部教学和校级帆船运动队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帆船人才。

四、影响高校帆船俱乐部教学发展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

帆船俱乐部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从事帆船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帆船驾驶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目前国内开设帆船课程的高校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的普遍情况,部分学校存在帆船运动队和帆船俱乐部界限划分不清的现象,而且帆船教学没有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或者照搬硬套其它高校帆船课程教学模式,造成了帆船俱乐部课程教学存在管理混乱,学生流动大,以及课程过度娱乐等现象,有些高校帆船俱乐部课程还存在教师专业水平差,教学安全流程不规范,没有教学周历、教学大纲的情况,尤其没有专门的帆船专业教师进行俱乐部教学也是影响俱乐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给帆船教学过程带来了不安全因素,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资金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的体育设施、体育专项经费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资金短缺是目前高校开设帆船课程面临的首要问题,帆船项目相对于传统体育项目而言需要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开展帆船运动首先需要船只、场地等硬件设施的支持以及维护保养等大量资金的支持,租用码头、购买帆船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是一笔大支出,仅依靠学校的教学经费课程难以长久发展。目前全国开展帆船项目的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以企业赞助、学校体育经费等形式存在,资金问题是影响帆船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最大阻碍。

(三)开展帆船运动场地、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开展帆船运动对场地要求比较高,其项目特点决定了帆船课程要在宽阔江、河、湖、海的水域进行,内陆高校受水域的限制没有条件开设帆船课程,开设帆船课程的高校目前以沿海城市为主,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教学场地、帆船教具等教学资源普遍匮乏的情况,帆船教学分为陆上教学与水上教学,有校内教学条件的高校陆地教学部分可以在校内完成,大部分高校没有更多的场地用来建设帆船陆地教学场所,而帆船水上教学又必须有水域、船只和码头资源的支持,国内部分高校购买了帆船、租用码头用于帆船教学,一些高校租用俱乐部船只进行教学,帆船教学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高校帆船课程的开展。

(四)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帆船是项目难度大,技术性强,需要授课教师掌握天文、地理、物理、帆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具备扎实的帆船驾驶技能和救生能力。而帆船俱乐部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教师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安全,帆船教学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技术性复杂等特点,教学过程中会遇到风云突变等自然条件的变化,非专业教师由于缺乏航海经验,在处理紧急事件时存在安全隐患。专业教师实施教学环节会更加安全,指导更加专业,目前国内高校帆船专业教师较少,部分高校由非帆船专业体育教师担任帆船教学,或者外聘专业教练员进行教学,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俱乐部教学的安全性和教学效果。

五、构建帆船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体系建设

体育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目标,只有达成教学目标,才能称得上课程的有效性[3]。高校开展帆船俱乐部教学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以保证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高校帆船俱乐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首先要结合学校开展帆船运动场地、资金、船只器材等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帆船项目教学的特点以及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根据帆船俱乐部教学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1. 优化帆船俱乐部课程组织形式

首先在帆船教学组织形式上严格俱乐部课程班级人数,帆船俱乐部教学大部分在水上进行,安全永远放在帆船教学的第一位,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下教师不能有效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高校应根据场地、船只数量、教师和学生的比例进行班级人数设置,建议帆船俱乐部课程教学配备两名教师,在教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一个班控制在30人左右,针对运动场地紧张,船只数量等教学硬件不够的高校,班级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以保证俱乐部教学的安全性,高效性。同时,课程应该有完整的教学周历、教学大纲、至少由一名本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主导,以保证学生在课程期间的安全。

2. 完善帆船俱乐部课程考核监督机制

帆船俱乐部教学大部分课程在校外进行,应把课程安全放在第一位,包括路途安全、课程期间安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高校体育部门领导应加强对帆船俱乐部课程的监管,保证课程安全性,目前国内开展帆船俱乐部课程的部分高校还存在课程过度娱乐化现象,课程本身没有把大学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放在首位,教学中不重视学生身体练习,导致学生体质下降,违背了体育课的教学宗旨。课程体系建设还包括健全考核机制,提高帆船俱乐部选课门槛,对一学期达不到出勤和考核要求的学生,不在将其纳入以后帆船俱乐部课程名单中,目的是让真正喜欢帆船运动,能提高帆船运动技能的同学加入,保证俱乐部教学品质。

(二)争取学校更大支持,利用校友会资源

帆船作为国内新兴的体育项目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各高校对帆船项目比较陌生,帆船教学团队应该运用俱乐部教学优势促进高校帆船运动队的建设,俱乐部课程培养的优秀学生通过参加国际国内大学生帆船赛事,通过帆船运动形式提高学校影响力,引起学校的重视,从而寻求学校更多的专项经费支持。还可以寻求高校校友基金的资助,向校友宣传帆船运动,帮助有兴趣的校友组建船队,为校友提供帆船培训等形式得到校友的资金支持,用于学校帆船课程的建设。

(三)加强课程相关硬件建设,完善教学条件

开展帆船课程的高校可以利用校内教学资源,改造闲置教室或建设帆船专项教室用于帆船陆地教学,学生在专门的帆船教室通过多媒体学习帆船相关理论知识,航海绳结、帆船组装等陆地教学内容,避免了以往帆船教学中在码头进行陆上教学浪费教学资源的情况。帆船水上教学是帆船俱乐部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加强与校外帆船俱乐部、帆船企业、帆船学校的合作,共建帆船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的形式解决水上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完善帆船教学场地建设对俱乐部教学至关重要。

(四)加强校企合作的社会化道路

高校帆船俱乐部在争取学校加大学校教学建设与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把俱乐部课程资源与校外帆船企业资源相结合,加大学校与校外帆船企业、机构的联系,以借助社会力量共建帆船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共享教学资源,解决高校开展帆船课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缺乏水上教学资源的困难,社会化道路不仅节约了开展帆船课需要的大量资金,共享校外俱乐部帆船教学资源更广泛的开展帆船教学。

在中国帆船是一项新兴的事业,现阶段中国帆船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缺乏高素质的帆船人才。而高校俱乐部培养的学生具备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给高校有帆船特长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可以把学习的帆船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甚至以后从事帆船行业,在这样的合作背景下,校企合作是互利双赢的局面。

(五)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帆船俱乐部制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帆船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教师的业务能力是俱乐部教学良好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保证,授课教师要对帆船项目的发展史、各种类帆船组装、技战术特点、教学方法,安全教学流程了然于胸,同时还需要具备安全救生能力,从事水上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交通艇驾驶资质以及安全救生员资质,以应对帆船课程中受天气等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根据目前国内高校缺乏专业帆船教师的现状,高校应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帆船专业人才或定期邀请高水平帆船教练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对现有的帆船教师提供更多的参加高级别学习班的机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发挥以老带新,专业带业余的方式,培养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到帆船教学中,保障帆船俱乐部教学活动广泛的开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帆船俱乐部教学课程首先符合高校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教学宗旨,同时要充分发挥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帆船教学中的优势,对影响俱乐部课程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俱乐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完善俱乐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监管,完善俱乐部教学考核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共享帆船教学资源,多方面寻求资金支持,运用帆船俱乐部课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帆船人才。高校开展帆船课程任重道远,需要各高校相互交流,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实践,让帆船这门课广泛的进入高校,推动帆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起.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9,9(4):112-112.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10/moe_918/tnull_8465.html.

[3]贾全红.普通高校开展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1):99-100.

[4]介博.探究我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5):80-81.

[5]王健.“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3):69-71.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