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管理的思考

2020-07-04张振华严安顺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小学管理

张振华 严安顺

【摘要】新教育改革制度下,素质教育广泛开展,除文化教学之外,小学艺术教育亦备受关注。艺术教育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应用科学的艺术教育管理方法,可更加全面的完善学生综合能力,继而满足社会对艺术素质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艺术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发展情况,阐明了小学艺术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艺术教育管理现状,并从多个层面探讨了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方法,希望能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  艺术教育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247-01

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物质条件得到了满足,公众的精神追求日益凸显,这使得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艺术教育效果直接受艺术教育管理质量影响,教育工作者运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可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拥有较高的艺术素养,继而让学生创造出更佳的艺术作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艺术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发展

艺术教育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艺术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管理学知识三个维度的内容。艺术教育管理思想源远流长,早至西周时期,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艺术教育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教坊均是我国古代艺术教育管理思想的彰显。上世纪伊始,西方学术界构建了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艺术教育管理[2]。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国家也推出了诸多政策,以促进艺术教育管理事业健康发展。

二、小学艺术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美引导人向善,艺术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悄然生长,学习艺术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调解自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艺术教育特点主要在思维方式、文化素质、思想意识方面展现,在人才培养中,艺术教育拥有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学为学生学习生涯的伊始,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易接受、吸收新知识和新理论,若在小学阶段打好艺术基础,能帮助学生形成较佳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帮助培养学生们的人文情怀、思维能力和创造欲望,继而为艺术创作做贡献。 除此之外,做好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能帮助基础艺术教育实现有序发展,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由此可知,有必要在小学教育中开展艺术教育工作。

三、小学艺术教育管理现状

近年来,艺术教育管理工作颇受艺术界关注,与其它教育管理工作相比,艺术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较多差异。在艺术教育管理中,需要教学工作者运用管理学学科理论与方法,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现状看,我国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现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学校层面看,虽然大部分小学设置了艺术教育课程,但并未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很多学校仅仅将艺术教育工作当作基本教学任务来完成,根本不会过多关注艺术教育成果。其次,从教师层面看,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艺术知识,且将音乐、美术、舞蹈认知为副课程,不鼓励学生学习,部分教师不仅不教授艺术知识,还会占用艺术课程上语文或数学课。再次,从家长层面看,家长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为学生提供较佳的艺术熏陶环境;最后,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自主性差,学习重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教师、家长影响,意识不到艺术学习的重要性,即便有学生对艺术课程有兴趣,也难得到发展。

四、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方法探讨

1.完善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体系

小学艺术教育属于基础艺术教育,学校应完善课程管理体系,设置足够的艺术教育课程,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重视教育课程质量,提升艺术教育管理质量。举例而言,学校可为学生组建各式各样的社团(如京剧社团、儿童舞社团、剪纸社团、管乐社团、软硬笔书法社团等),利用各种节日(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开展艺术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们在平台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2.提升艺术教育者综合素质

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与艺术教师水平息息相关,只有提升教师自身艺术修养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收获更好的艺术教学成效。作为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艺术教育专业素质水平。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进修,也可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进修专职培训或集中培训。除此之外,教师应及时更新儿童艺术教育管理理念,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展艺术教育管理工作,教学工作者教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引导学生从计算机中获取更广泛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4]。

3.加強宣传,变更家长认知

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与自身艺术品位息息相关,家长支持在小学艺术教育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家长,应努力创造家庭艺术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并陪同学生复习学校所教的艺术课程,体验孩子学习成果。除此之外,家长可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品,提升学生艺术品位,家长带领学生进行现场的参观、学习、体验、领会(比如去戏曲学院听唱京剧,去剧院观看节目),能培养学生艺术品位,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4.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

学生是艺术教育的实施对象,只有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艺术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充分融入艺术教育课堂,继而提升艺术教育效率。艺术需要欣赏,需要感受,学校可选择中外经典名家名作作为课间休息铃声,于细节处叩开学生学习艺术的心门;教师可准备不同曲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教师也可播放世界名曲,介绍名曲创造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被音乐创作者背后的故事打动,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5]。

5.变更死板教学模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

开展艺术活动,能够为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好支撑,建议教师以四季和节日为节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了解万物四季变换情况(如姿态变化、色彩变化、形态变化、形状变化),指导学生绘画一些植物;夏季可组织学生做粽子,引导学生观看龙舟比赛,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歌曲;秋季可组织学生摘果实、做月饼、捡落叶,引导学生做一些手工作品或相关绘画;冬季开展圣诞、新年等节日活动,陪伴学生做花灯或民间剪纸,提升学生艺术能力。

结语

艺术教育能够提升个体审美能力,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艺术教育管理工作,可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拥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继而满足社会对艺术素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晓潇.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19(22):48-49.

[2]黄桦.民族元素引入幼儿艺术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17.

[3]陈娟.欣赏教学在技工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36):154.

[4]柳苏凌.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已成定局——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论坛后记[J].乐器,2019(12):4-7.

[5]郭春妮.探索新园课程建设模式——以艺术为切入点扎实开展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4-6.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小学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