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因素和方法分析
2020-07-04严飞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作为当前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规划分析,以此作出相应的预算管控方案。对于工程成本管理来讲,只有切实形成高效的成本预算方案,才能够为实际资金应用和费用计划周转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因素和方法分析,旨在为实际工作落实发挥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控制方法
1 前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作为当前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当前工程造价管控的关键点。对于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来讲,工程投入成本是非常大的。而在有效的投入基础上如何实现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直接关系到资金应用规划。而在实际实现工程资金科学规划中,能够认识到一个工程项目由于潜在因素的影响,给工程成本造成的影响是不可控的。这就给成本造价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工程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当前全过程工程成本管控理念下,加强前期工程成本预算,从前期阶段便形成科学化的成本管控计划,以此切实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通过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造价预算工作的科学化完成,能够有效针对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中可能会存在风险分析,在类似工程项目经验借鉴基础上提前做好相关预防管理,将成本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此外,建筑工程企业管控中,提升资金应用效率,对于建筑企业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获得,促使建筑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从现实分析,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前期预算管理,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影响
2.1 市场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进行中,首先重要影响因素则是市场因素。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材料成本投入是非常大的。据相关统计而言,建筑工程材料投入占据整个成本的80%。因此,在前期预算控制中,能够切实强化材料预算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材料价格会极大受到来自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市场调节的自主性,因此材料价格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在成本预算中也是较为困难的。成本预算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保证材料引进质量和数量;另一方面又要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 预算编制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是一项系统化、专业化的过程,在实际进行中受到来自专业编制工作人员的影响。如果专业编制工作人员在实际编制中,唯经验主义,未能全面结合实际情况实现科学化的分析,最终所形成的的关于工程造价预算是非常不全面的。如,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控出现漏算和少算的现象,未能将工程造价预算全面反馈出来,这样就容易导致预算效率低下,未能给实际管理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2.3 设计因素
建筑工程前期造价预算工作的科学化进行预设计单位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简言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在设计方案和设计规划形成基础上实现的。如果,设计单位未能严格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状况,全面综合了解,最终形成的关于工程项目的规划和方案缺乏可参考性。项目设计不标准、项目设计人员沟通不合理、项目设计经常性出现错误,未能对工程造价预算发挥有效的依据提供作用。而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于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控中。
2.4 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如果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促使设计单位、监管部门和造价编制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协调结合,那么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出现编制困难的现象。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能够顺利实现,需要在前期阶段做好各个方面数据信息的收集,相关咨询工作到位。而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难以有效实现,未能给与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足够的重视程度,导致其他管理部门未能给与有效的配合,这样就导致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难以有效实现。其中,突出的则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而工程管理单位未能针对人员形成强有力的管理,人员存在主观上的懈怠,必然给实际工程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有效方法
3.1 全面分析市场环境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水平,切实需要强化市场环境分析,对市场潜在的状况实现分析,在经验借鉴和综合分析基础上,实现全面管控分析。就这一方面而言,建筑材料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能够切实强化对实际市场材料销售模式的分析,根据类似的工程项目实现对比分析,从中借鉴可以选择使用的材料以及预算编制方法,做好材料采购环节的严格管理。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对同一种材料通过多家市场价格实现对比分析,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生产厂家。如果选择合理,可以构建长效的合作管理,这样能够有效应对在市场价格波动时不会对本企业材料价格管控产生较大的影响。
3.2 健全预算编制流程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控中,需要借助科学化的预算编制流程落实完善,以此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序化实现。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中,制定统一的编制流程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在实际编制中,切忌避免通过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实现判断,要在科学的依据借鉴基础上实现预估计算和综合分析,反应到工程预算编制最终结果形成中。此外,为了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在预算编制中提升预算编制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对不良情况及时反馈处理,控制损失。将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有效的管控,以此能够促使工程造价利润最大化实现。
3.3 合理的造价编制依据形成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需要切实借鉴科学化的造价编制依据。就这一方面而言,在实际形成中,科学化的造价编制依据需要设计单位强化实际设计分析,严格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实际状况,加强审核管理,形成最佳的工程设计方案,以此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率。此外,建筑工程造价编制中,要确保工程质量实现高标准建设基础上,形成最佳的预算编制,避免未能有效权衡工程预算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导致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低下的现象。一旦出现此种问题,后期进行返工,违反了工程项目造价编制初衷。
3.4 落实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促使多个管理单位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加强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实际进行中,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需要其他人员的协调配合,因此做好相关协调配合,加强重视,按照统一的标准落实,对各个方面人员做好科学化的安排,配合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能够高效落实。
4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基于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各方面因素分析,能够从强化形成科学的编制依据、完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形成、健全预算编制工作流程等方面落实,以此能够相互协调合作,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水平。在工程预算编制科学化实现下,切实为工程项目成本有效控制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英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1009.
[2] 崔国一,周铁刚.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江西建材,2014(14):237.
作者简介:
严飞(1982—)男,江苏,汉族,学士,一级建造师,研究方向:建筑造价、建筑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