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在校园开展的有效途径
2020-07-04王自林
王自林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锻炼心智。作为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武术文化教育形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武术的种子,刻苦习练,广为宣传,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中国武术在全国乃至世界推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武术;传承;校园;推广;精髓;有效途径
武术文化的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古代,主要通过师徒身传口授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一般来说局限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区域之中,规定传男不传女,男女授受不亲。而且,师傅招收徒弟的标准相当严格,最重要的当然是要考察准弟子的人格品质。经过一系列极为严格的考察之后,认为可以纳为弟子,才举行隆重的具有封建意义的拜师仪式,弟子往往要行跪拜礼,立下血誓,要谨遵师训,刻苦习练,忠于师门,永不背叛,否则会受到灭顶之灾。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传播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不断推出,武术的传承已经改变了古代师徒口授身传的形式,而更多的采用新媒体如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传播的效果成倍的增长。武术在校园的传播,当然也离不开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另外名人的示范引领,其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武术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传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开展。
一、观看武术题材的影视片
武术是中国5000年历史长河中盛开的一朵绚烂的花,多民族的文化渊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武术深厚的文化内涵。武侠电影,就像一股春风把这只绚丽多彩的种子送到世界各地,在那里生根发芽。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火烧火莲寺》系列和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黄飞鸿》系列,就是典型代表。上世纪70年代功夫片进入李小龙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功夫热。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影《少林寺》的首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武术热。此后,武术影视片层出不穷。
武侠影视片中,武术对打始终是解决影片故事正义与邪恶之间矛盾的手段。然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正义最终能战胜邪恶,这也渗透了中国武术伦理道德思想,人们对正义良知呼唤的体现。武术自始至终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电影《卧虎藏龙》中,一再强调要做到“人剑合一”,人的心中有剑,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威力。电影《精武英雄》中提到习武的目的不是为了击倒对手,而是在于挑战自己体能的极限,这都充分证明武术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习武人观念中的根深蒂固。
中国的武术文化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全面,在武侠电影中,几乎所有文化因素都得以挖掘和体现。如忠与孝的问题,为家尽孝,为国尽忠。忠孝不能两全时,多数人选择了忠,这其实是从小我的牺牲成就大我的另一种侠士精神,如武侠片《英雄》中杀手无名放弃了对秦始皇的刺杀,我们可以看到,面对着最有一统天下实力的秦始皇,为了解除战乱,还天下太平,刺客游侠能够屈服,除了人格,正是以天下为重,以和平为重的侠义精神。
学生通过观看武术题材的影视片,对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击倭寇、大侠霍元甲痛击外国力士等诸多影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沁入心脾,领悟武侠们的高尚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孩子们的内在精神和意志,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爱国思想,鼓舞了孩子们的斗志,从而增强全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
二、制作武术手抄报
武术文化的范畴是非常广的,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当从狭义来理解,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载体,而其中作为学生司空见惯的手抄报,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最直接,最容易取得效果的信息媒介。學生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在前期广泛的查询资料,翻阅历史素材,再通过构思,将自己对武术的颇为稚嫩、肤浅的认识,凝聚在一方小小的纸上,久而久之,不断积淀,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加深,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
让学生办好手抄报,更多的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先确定好主题,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武术里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如武术人物介绍、武术赛事报道、地方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自己对武术的认识、学校武术教育开展的情况等来展开创作,选出印象最深的作为主题。报纸的名称一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选取,该报的出版地域和出版周期、读者对象、办报方向、办报的主旨。报头要一目了然,字体要大。我们的学生的报头名有《武术小报》《武术英雄报》《希望报》《武术未来报》《武术小学生报》《武术与健身报》等。办报重点当然是图文编排,要装点好版面,体现艺术性。整个版面力求重点突出,朴实、大方、素雅、匀称、有整体美感。
通过举办武术手抄报展,制作作品集等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大范围宣传。可以举办学校层面的展览,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手抄报展,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对办好手抄报的认识,提高学生办手抄报的技能技巧,展示他们综合运用绘画书法等素养的能力,弘扬武术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当中播下武术的种子,字里行间浸透孩子对武术的热爱,对武术人物的敬仰,对国家武术事业未来的展望,让制作者获得成就感,让全体学生从中获益。
三、开设武术专栏
武术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传播,武术专栏要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从学校层面来说,开辟大型的铁艺橱窗,武术文化长廊,电子屏宣传带,大厅走廊,都是可供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场所,可以张贴,可以悬挂,可以是展板支架,地上墙上都可以进行宣传。我们把楼道的宣传区,分出一定的区域,专门开辟武术文化区,每个班级都有武术文化方面的黑板报、墙报宣传,内容由班级确定,有武术人物介绍、武术口号、目标、武术征文作品等等,形式、内容多样,这样就形成了从时间空间上对武术文化的全方位的宣传和传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武术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尤其是武术训练场,学生的训练地毯上都有相关的武术图案,大型铁艺牌上有武德的内容,有励志的标语宣传,有爱国武术人物,有武术名人名言,也有关于武术的起源的追溯、发展历程的回顾,当然更有自己学校武术发展大事记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学校层面的专栏内容由武术组的老师来确定,班级层面的专栏内容,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来确定,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对外宣传方面,通过地方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对学校武术进校园,武术教育的开展,武术文化的传承等进行广泛的传播。通过向家长发放武术宣传资料,让家长知晓,社会知晓,让学生家长在社会传播中起到辐射作用。这样,全方位多层面形成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达到了教育宣传弘扬武术文化的目的和作用。
四、举办武术专题讲座、论坛
武术文化,重在交流。武术进校园以后,一味的闭门造车,那是不行的,是难以提高的。学校武术教育的开展,文化的传播,很大一部分还要依赖于地方武术文化资源。充分地利用地方武术优秀文化资源、人物资源、物质资源等。人物资源方面,地方武术界名人,就是很重要的一块。我校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地方武术名人,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者举办武术文化交流论坛。讲座、论坛交流的内容,是学生平时武术课堂没有涉及到的,没看到的,没听到的,或者是涉及不多,只是触及皮毛,很肤浅,无法深入理解的那种。学生通过聆听,观摩,对我们中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就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也会惊叹于我们地方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因为我们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而武术的起源追溯,就来自于伏羲。让学生在聆听讲座,观摩论坛中,感受到地方武术文化的魅力和精神,激发对国家的热爱、民族自豪感和对武术历史文化传播者的敬重,从而产生学习武术的浓厚兴趣,产生学习武术的积极向上的动力,形成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的武术健身氛围,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武术文化传播模式。
五、讲好武术故事
武术在长达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一定的事,时,人,在血雨腥风的历史进程中,在冰与火的历练中,始终交织着一曲忠与孝,悲与苦,功与过,前进与阻力互相交织叠加的交响曲,其中涌现出无数的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习武者。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从故事中汲取营养,获取精神力量,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从武术先贤们的故事当中得到感染和启发。汉代飞将军李广,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近代精武门英雄霍元甲等,无不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和楷模。他们有着超人的拳脚功夫,棍棒之艺,刀剑之术,在保家卫国方面,他们出生入死、血战疆场,甚至可以说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民族气节,国家利益而战,他们的人格,他们的品德,他们顽强的意志,对后代人是莫大的启发和鼓舞,因而他们能够名垂史册,受万人敬仰。让学生讲好武术故事,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历史人物武哲先贤们高大威武、光明磊落的形象中,感受到先贤们形象的伟岸,他们精神的锋芒永远照耀史册,从而让孩子们受到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历史英雄人物虽早已逝去,但人们难以忘怀,他们的形象永远彪炳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武术人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當今网络时代,经常会有一些取悦大众、哗众取宠、不符合时代要求甚至污蔑英雄人物的不良信息出现。作为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舆论社会现象的是与非,对与错缺乏理性的甄别评判,他们的认识还很不成熟,甚至还很幼稚,所以很有必要给他们讲好武术故事,教育好他们,引导好他们,让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发展,获得良好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中国武术充满了魅力,它所表现出的精神,力量和美,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武术文化传播进一步宣传和提升了武术与中国文化的形象,更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建立了一座桥梁。作为学校,理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武术文化教育形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武术的种子,刻苦习练,广为宣传,为武术文化的传播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中国武术在全国乃至世界推广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