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品格的策略探讨
2020-07-04吴淑兰
吴淑兰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培育学生文化品格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可以利用听说语言实践活动,提升文化品格。下文针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品格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听力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学生 文化品格
引言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4个目标维度来进行,其中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阻碍了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品质。究其原因,教师对文化意识内涵不够了解,即便部分教师意识到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怎样进行操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一、文化品质的内涵和重要性
文化品质,主要是指在全球化时代下,学生表现出来的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的统称[1]。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从多元文化入手,渗透式的培养与植入式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使学生可以在对中外文化异同进行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播,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化知识与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提升人文素养,他四横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成为具有具备良好文化品格的人才。现阶段,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文化品质时,教师通过利用的是阅读教学和活动,很少利用听力教学和活动。因此,教师需要以多元化思维为主,通过听说角度,从多个层次和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进而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贯彻落实核心素养
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品格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文化意识修养,对听力语篇文化内涵进行感悟
在新课程标准中,觉得语篇涉及到的形式较多,主要包括音频视频图片、书面语篇、口头语篇等等。在听力实践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经常利用到的就是口头语篇与声音形式[2]。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文化意识修养进行不断提升,进而促进教师对语篇中文化背景与文化知识敏感程度的提升,对语篇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一般情况下,人们经常说语言属于思维与文化的载体,实际上语言和文化之间就是水和鱼的关系,所有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指向与文化特点。在听力实践中,对学生的文化品格进行培养,首先教师需要成为文化人,在对语篇知识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进行洞察,特别是跨文化理解与表达。因此,文化的理解过程属于思维发展过程,只有利用语篇知识,对语篇的深层内涵、结构、修辞方法进行理解,才会从整体出发对语篇文化内涵进行感悟,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
2.对英语教材进行灵活适应,结合文化目标对课文进行整合
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文化部分的知识点较为分散,文化内容散落在各个单元与话题中[3]。因此,教师需要把文化作为主线,对教材课文进行灵活开发,把和文化相关的内容和材料进行有效整合,并把培养学生文化品格作为目标,对教材的话题与文本进行整合。在培养学生听力技能时,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在课外或者是在早读课中,教师可以把文化素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作为基础,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把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目标进行贯彻落实。教师可以把词汇学习与单元背景进行融合,组合成一篇具有文化意识的小课文,要求学生在早读课中进行朗诵,并熟记下来。或者是,教师可以在课堂前5分钟,利用多种形式的听力活动,挑选部分和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指引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并利用简单的英语表达,加深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Healthy eating”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从充斥着中国饮食的肯德基、麦当劳等说起。通过这样的听力教学,不仅可以是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了解,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与英语运用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外饮食习惯与健康饮食的了解。再如,在讲解“ Body language”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而过和课外拓展的东西,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中西方肢体语言的文化风俗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进而使学生可以在听力学习中对中外文化的差异进行领会和感悟。
3.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指引学生对网络和自媒体进行充分利用,进行多种形式的跨文化理解活动与交流活动[4]。英语教师需要形成大英语学科观念,利用多种形式的听说活动,指引学生把中国故事进行讲解,对世界优秀文化进行理解,进而促进文化的创生和相融。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VOA、BBC节目进行收听,在网络中和国外友人进行结交,或者是写英语文章投给杂志社等等,进而使学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文化品质。
现阶段,高中英语听力活动主要就是对国外文化进行讲解,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创新,指引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进行关注,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指引学生用英语来对中国文化进行阐述,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可以形成文化自觉。例如,在讲解“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世界各个国家的节日播放给学生,并把节日和我国节日进行对比,指引学生利用英语把我国节日阐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
4.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听力情境,对学生的文化品格进行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听,还是说,都离不开情境,听什么,怎样听,说什么,怎样说的背后都需要有一定的情境支撑[5]。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听力情境,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进行听力活动,进而使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真正的融入到听力实践活动中。良好的听力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文化差异进行了解,形成良好的文化品质,对文化异同进行甄别。并且,在听力情境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英语进行灵活运用来进行表达与交流,进而从根本上把文化品质内化成为精神和行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对听力情境的创建,利用听说活动,指引学生从不同的语篇中实施对比和归纳以及分析,进而形成多元化文化思维。简单来讲,培养学生文化品质不仅需要涉及到文化层面,还需要涉及到文化交流、理解、表达,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解“Global warming”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对家中和学校中,或者是其他地方可以使用能源的物体进行列举,进而使学生可以了解到能源的重要性。紧接着,教师可以把李冰和Keeling教授的一段对话播放给学生,指引学生对能源来源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完成听力任务。紧接着,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完成书中的第二个听力任务,并使学生对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在为改善环境做贡献进行了解。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其他国家的学生做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听力环境下,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维结构与行为品质。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平,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听力教学中。因此,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听说学习。并且,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指引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识别,使学生可以形成多元文化意識,进而使学生可以坚定文化自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中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姚常玉洁,徐李洁.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策略[J].高考,2017.
[2]钱美华.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基本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37.
[3]杨瑞平.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7.
[4]陈巍.学习进阶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课程中文化品格培养的课例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21).
[5]苏同梅.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素养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