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0-07-04张萍
张萍
摘 要:数学是一门较为常见学科,其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有很大作用。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阶段,教师应加强教学,提升其学习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可利用分层教学,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本文是针对分层教学的概述、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的简单概述,可作为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兴趣
引言
现阶段,新课改对教学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其更加关注学生对于知识掌握与实践。面对初中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结合教学目标可利用分层教学法。本文是作者对于分层教学定义介绍以及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分层以及实践过程简单介绍。
一、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是教师以学生现有知识、学习进度、能力水平等结合,将相近学习水平分到一个层面。将学生分成不同层面,并对不同层面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不同层面学生会相互作用,进而使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层教学可将数学教学进行科学分层,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确定教学目标,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应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已经具备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做到充分合理利用,进一步将数学教学效率提升,这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学生分层
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交流中,应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可通过提问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也可通过考核明确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通过观察、考核将学生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学习优异、成绩较好、对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超强,具有较强创新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不同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独到见解;二类学生,成绩适中,对课堂知识与数学概念理解较为均衡;三类,对于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差,成绩较差,可对其实施针对性培养。以《等腰三角形》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分层教学,对于一类学生可让其进行独立思考,自己去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规律,先不看书本,之后与书本对照,促进其逻辑能力与分析能力提升;而对于二类学生,可将等腰三角形概念实施总结[1]。了解其规律并让学生会想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与图像相关的器具,激发其对数学知识兴趣;而对三类学生,初中数学教师可直接告知学生图形性质,并对其耐心讲解,并要求学生提问,对自己不懂得的问题可进一步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思考带给人的快乐[2]。对学生分层可促进不同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学效果有进一步增强作用。
2.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应对不同学生进行了解,通过不同考核将初中数学学生分层之后,应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为主实施讲解。应以不同的层次学生为主进行讲解。对于最高层次学生,应加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强化练习,进一步促进其学习能力提升,使得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并将学习成果进行积极总结,与其他层次学生分享。可在分享中将自身学习经验与思考方法进行讲解,这对其余學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有很大帮助。教师针对这类学生可不断提升其学习难度,促进其可进一步思考,可从多角度去解析去理解数学题目。教师可建议学生将某些题目以一种或是两种以上方法实施计算或是解答,多角度思维可培养学生不同角度思考能力,这对学习成绩与能力提升作用很大。可以这类学生为榜样,积极借鉴其学习方法。对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可将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扩展与巩固,但应注意教学扩展范围,避免由于学习难度过大,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乐趣,得不偿失。在数学课本之外,可指导学生去阅读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并对其实施定期考核。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理解能力,并进行重新分组,将表现特别优异学生可直接上升到一类学生,并将一类学生中考核退步较为严重的学生直接下降到二类学生,三类型与二类学生转换方式也类似。通过不同层面学生流动,激活学生学习乐趣,可活跃班级中学习与教学氛围,对于教学效率提升有一定作用。而对于三类学生,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可先将初中书本上基本知识对学生讲解清楚,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耐心讲解。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交流,了解其真实想法与学习中存在疑问。以不同学生不同问题为主,实施针对性教导。也可将问题相似学生聚集在一起实施全面讲解,事后可提问 ,了解学生学习进度。还应进行定期考核,之后重新分组。通过教学内容分层积极吸纳学生对于分层建议,更新自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一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3]。
3.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也应进行科学分层。教师对作业应进行精心设计。以不同层次学生理解能力为基础进行作业布置,在保障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知识得到强化,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对一类学生可多布置一些拓展思维、升级类型的数学题,使其可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与逻辑思维能力[4]。二类学生可布置一些适中题目,在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课外内容,使其可更加深层次了解数学概念,将其运用于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其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而对于三类学生,数学教师可布置书本知识与课堂讲解的内容,加强其对基本知识认知能力,使其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解决问题应具备思考方式,使其可学会学习数学,提升其学习能力。
结语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作为数学教师应对学生实施科学教学,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了解程度,将其实施科学分层,使其能够接收到教师科学指导,在理解知识同时,可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对个体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作业分层,进一步明确其教学方向。初中数学教师可与学生交流,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改善,使学生可得到更好,更科学的教育模式,以便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整体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梅.论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7,12(18):181-182.
[2]吴佳佳.浅议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6,12(19):68-68.
[3]张红艳.紧扣主体差异性,提升教学实效性——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51(58):54-54.
[4]胡金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7,10(4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