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7-04张志香
张志香
【摘要】伴随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生活模式已经到来。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能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节奏,激发学生探索信息科学的兴趣。因为信息技术已经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实践性强,所以适合引导学生结合一些实践经验,开展自主学习训练。本文主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探索一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159-02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利因素
1.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学生感兴趣的学科
因为电脑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反应现代思想和沟通交流方式,而且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新颖,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支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主要动力。
2.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掌握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解放天性,建立创新思维方式。
3.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展开自主探索
因为信息技术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所以对信息技术名词和概念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不会觉得抽象难懂。再者,实践性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也方便教师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二、构建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學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中国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人用朴素的生活经验教育我们,教学的重点是要其“得法”,不能单纯的追求结果。所以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各类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料进行自主探究。
1.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培养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构建自主学习课堂首先要改善传授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且会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能力不断下降。长时间沿用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在学生意识上就形成学习是只有靠他人讲述、牵引才能完成,脱离了教师或家长的辅导,学生自主学习就会感到盲目、无所适从。所以素质教育背景下,主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采用学生互动交流、设问答疑、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课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巩固学习的知识,例如学习“图文混排”后,教师引导学生为亲朋好友制作电子贺卡,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有趣,也有教育意义.
2.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能力是依靠后天培养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方法策略。首先自主学习是建立在掌握理论基础上,所以学生要熟悉教材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难点,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其他信息渠道查询。再者信息技术的利用是感官动能设计的,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在实践中自悟、自省就会发现信息技术操作方法的共性,认识到这一点可能以后的学习就会触类旁通了。最后信息教学具有广泛的学习资源,能满足学生对各类方法和学习形式的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课内教学结合课外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实用特点,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内知识与实践应用完全结合,为学生创作更多自主探索的条件。而且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会投入更多自主探索的热情。例如,班级组织“读书分享会”,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PPT把分享内容、读书体会以及与读物相关的知识汇总,这样使分享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所以自主学习强调多学多用,才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4.构建自主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人能力
全班几十个学生,学生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尤其是信息技术这类实践性学科,因为学生操作使用的熟练程度或学生天赋的差异可能造成同样的教学内容,完全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取长补短,为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对于学习能力更突出的学生可以采用个性化培养等方式,鼓励他们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和创新研究,实现个人能力的逐步提升。
总结
总之,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能急于求成。自主学习虽然强调依靠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教师也要发挥适当的引导作用,以免学生偏离主题,失去自主探索的信心。所以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合理引导、积极鼓励才能使学生有动力继续坚持。
参考文献:
[1]李秀丽.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自主学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