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020-07-04魏杰辉
【摘要】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但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堪忧。要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有效的实施,要开展建立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开展心理辅导、加强政策引导,采取经济帮扶、成立教育联盟等多元化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基金项目】甘肃省2018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庄浪县留守儿童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711)研究成果。
【中图分類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197-01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而教育领域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有效的实施,达到“济困、扶智、励志、育才”的扶贫目标,要明确帮扶对象、建立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开展心理辅导、加强政策引导、采取经济帮扶、成立教育联盟,实施多元化措施。
一、认清教育现状,明确帮扶对象
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留守儿童的教育要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和受教育情况,对留守儿童实施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在当前教育扶贫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实施精准扶贫的对象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而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即对于存在生存问题、饮食问题、社交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受教育问题等方面问题的留守儿童,我们要针对这类问题改变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思路,实施教育策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因此,留守儿童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政策要求,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掌握青少年的教育规律,结合留守家庭的经济规律,从而认清教育现状,明确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这一帮扶对象,逐一建档立卡,以便更精、更准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使帮扶工作落实到位,从而提升帮扶的效率。
二、关注留守儿童,了解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绝大部分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缺少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缺乏与亲人的沟通,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从而对学习缺乏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针对这些现象,建议政府部门不只是从家庭角度关注留守儿童,更要从教育层面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例如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和家庭状况确定“爱心妈妈”,针对儿童的学习状况,实施“一对一”帮教措施,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开展全面帮扶工作。
三、精准有效,实施多元化教育策略
1.开展心理辅导。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开设心理课程,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开设亲情热线,通过心理老师定期和学生谈心这种方式走进孩子心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多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切实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担当起春雨滋润万物的角色,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障碍,帮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学生情感上的缺失,另外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校教育。
2.加强政策引导。学校要加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让留守儿童及家长了解《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常识,帮助和引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让留守儿童的父母明确自己对子女成长的教育责任,让监护人指导自己的监护责任,但能多与子女沟通,多与教师联系,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同时,让留守儿童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成立教育联盟。学校要与留守儿童家庭以及县关工委、妇联等机构建立教育联盟,充分发挥多方教育合力,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引导他们成长。班主任要登记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方式,为留守儿童设立“亲情电话”,及时与家长联系,反应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者,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者,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联盟,增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
4.深入开展各类活动。学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特长和爱好,多给留守儿童以鼓励的语言相送,多给留守儿童展示的机会,让留守儿童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让他们的才艺得到展示,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许,从而解决他们缺乏自信的心理障碍,改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与高度的历史责任意识,明确目的、创新策略,不断拓展帮扶范围、不断完善帮扶机制,以便能够真正使精准教育扶贫落到实处,为贫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漆利.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 纳税,2017(16):68.
[2]曹桂玲,赵映川.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69-271.
[3]于朝霞.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理论前沿,2007(11).
作者简介:
魏杰辉(1981—),男,汉族,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三小学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