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改革研究
2020-07-04史云林
摘 要:当前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被赋予了新内涵。作为一种新常态的产教融合,考虑需求理论下的学生诉求、企业需求和校方要求。以合作理念的任务型教学为基础,将多种理念融合进英语专业口语教学。
关键词:产教融合;需求分析;课程改革
一、绪论
《十三五規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如何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已成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通过实践性试验性教学,努力将企业、社会、学生要求融于教学。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点。
二、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也称“需要”,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有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的内部的紧张状态,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桂世权,2006;吕莉,2017)。人的需求可以分成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2007)。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满足各种需求,比如学生都希望能够和同伴交流,获得老师关注,这是社交需求。倘若得不到满足,同伴间缺乏交互,或缺乏教师关注,那么学习者个体就会感到孤独,归属感就缺乏。由此,教学过程应当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出发,来选择适合其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人际交往为主要途径的学习,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交互,可满足学生交往、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国外的需求理论研究较成熟有四阶段。国内起步较晚成果较少。束定芳(2005)论述需求分析的必要性,指出需求分析是教学的薄弱环节。束定芳(2004:19)认为对外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可以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为外语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若在课程开始前,无法了解学生学习的口语动机和策略,在课程进行中,无法掌握学生实际学习口语的困难,则口语课程取得的效果可能不甚理想。倪传斌和刘治(2006),陈冰冰(2009)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了需求理论,强调分析学生口语需求非常必要。
(二)现状和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有303所独立学院(教育部官网2012)。经实践对独立学院学生形成的共识:智商方面,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不强;情商方面,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突出表现在缺乏毅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张天乾,2013);社会就业现状普遍不被看好,存在教用脱节,特别是英语教学备受诟病。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据查有85%的毕业生都进入了各类培训机构,更多的是以中小型培训机构为主。湖工工程与海伦英语咨询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该公司有长期从我校聘用毕业生的意向和实力。该公司招聘学生的要求:专业素质特别是口语语音语调要上乘、要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能够主动学习有终身学习比如阅读的意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即善于学习并保证学习效果、对于现在培训中心常用的教学方法要了解到一定程度比如TPRS,NA,TBLT等,另外外形气质俱佳,外形是在口语课之外的不可控因素,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可控因素。
通过与学生大量的访谈,基本可以总结学生需求如下:用人沟通、找工作、学习成就感、丰富业余生活及娱乐、应对考试。与外国人沟通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和人打交道;口语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门面,会在面试中增加胜算的几率;口语好的学生在班上除了有义务帮助组员提高,还会代表班级和小组进行各种展示,有更多的机会跟老师沟通,这能够让学生赢得尊重和自信,也更能够在班级和小组里找到爱和归属感;丰富业余生活指的是观看英文电影和视频,这是娱乐和放松的需要,也是学习语言本身的需要,各种视频也是提供了中西方文化的具体素材;考试是学校的一种考核,是获得学分和毕业证的必须,也是社会认可的标准的一部分。
具体到学校里的英语口语课的大纲要求,《英语口语》旨在让学生语音语调标准,语流流利,语义顺畅,可以跟外国人直接进行日常话题的对话。口语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讲英语,教师主要组织活动,辅导训练。因而课程主要围绕学生课堂上和课堂下的练习展开。再结合之前学习发达国家的产教融合的经验。
三、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理念改革
通过对学生、公司和校方三方的需求进行分析,授课教师就像是设计师开始设计口语课程的具体教法。让三方通过老师的课程,极大可能地实现三方的意图。而为了满足需要,英语口语课也不再可能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摒弃其他。而融合多种教学理念和实践于一体的模块式、任务型、合作理念下的、重视阅读输入和输出、能够对社会现行教学法有个基本了解的、有漂亮发音的、有团队精神的、学生觉得轻松愉快有归属和爱的现代化的口语课堂。这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相当程度的改革。
首先,以合作为基础的任务型教学是这一切教学活动的理念基础。然后融合了其他多种方法于一堂。34节课,共17周,2节/周。目前模块一Read aloud,模块二(配音秀),模块三(课堂任务型项目讨论),模块四(game time),模块五(新年party),模块六(课下当留学生助教),模块七(与企业负责人座谈)。
实践与探索。(1)实验班级和科目。企业相关负责人从该课程内容设置到教材选用,理念确立,到具体课程的模块化细则,甚至教法都有积极参与,该实验以英语专业17级本科学生,一班29人,二班28人是实验班,三班30人四班28人是对比班。四个班是按照高考英语分数进行平行分班的,保证每个班的学生优中差的比例相同,所以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科学的教学实验。前者用改革理念后的产教融合教法法来教,后者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丰富多彩的互动,只是以课本为主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话题讨论。然后以2018-2019第一学期为限,共17周,34节课。最后不仅考察改革后的教学理念用于教学后,有效性的程度;更是对课堂中适合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的任务模块搭配,及任务类型,甚至过程进行观察,结合数据进行SPSS分析,结合问卷和访谈进行综合汇总分析。以找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改革的最佳方案。
(2)试验效果与分析。由第三方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考试和大面积访谈,访谈设计问题为,“你对老师的讲授是否满意,满意度为多少?你的口语是否有明显的进步?互动性是不是促进你的表达?有哪些因素或者环节你体会到增强了互动性?企业导师的作用明显否?等”根据访谈,可以总结如下,第一,100%的实验班学生确认自己的开口说的胆量提高了,给老师打分很高,两个班打了96分和98分;第二,丰富多彩的模块设计,融合了多种理念为一体,但是都很注重学生的动态性的互动性,以增加学生的“生态”给养为目的的,联合起来使用,收效是明显的,其中满意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模块五(新年party)100%,模块四(game time)95%,模块七(与企业负责人座谈)85%,模块二(配音秀)85%,模块六(课下当留学生助教)80%,模块三(课堂任务型项目讨论)80%,然后最后是模块一Read aloud 70%。第三,非实验班普遍反映,口语课缺乏活力,对实验班非常羡慕。
进一步分析实验班各个模块的分数排序的深层原因。第一,有趣性越强,互动性越高,组织的越好,参与度越高,满意度就越高。比如模块五(新年party)100、模块四(game time)95、模块七(与企业负责人座谈)85、模块二(配音秀)85。其中模块五(新年party)和模块二(配音秀),让所有人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弥补了班级集体文艺活动非常少的不足,而且留学生的加入,使英文party实至名归,成为国际大联欢,暗合了学生归属感和英语交际的需求。还有模块七(企业负责人),其实整个课程设计企业负责人一直在参与和关注,包括座谈,企业可以按照社会需要,提前明确培养方案,和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了企业招聘人才。第二,模块六(课下当留学生助教)满意度80,学生对于当留学生助教热情高涨,但是机会有限,还有一部分学生也没有坚持下来。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得到了实习证明,这是非常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这个环节是口语课课外有力的延伸,动态性的互动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满足了学生用信息表达的低焦虑状态下最好的发挥。有待制度化的保障,和更多实习点的开拓。第三,模块三(课堂任务型项目讨论)80,分组讨论的模式,包括留学生助教的介入,都非常有效地促进了英專学生的口语表达,但是不是每个学生对每个单元的话题都感兴趣,对不感兴趣的点,个别学生就不愿意开口。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任务型为主的方法,注重“主体-主导”效应,持续17周,能够赢得满意度80,是非常不容易的。第四,模块一(read aloud),得分比较低70.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于优秀的本科院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对阅读的重视度也不同,大多数学生,除了教科书几乎不看英文书,这个阅读部分,弥补了阅读少的不足。又满足了英语学习植根于阅读理解和听力输入的基础上来。并且通过老师一一个别纠正了错误发音,使学生发音更标准,而且此方法,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有事做,玩手机的几率大大降低,而就内容讨论,可以促使学生专注于内容交际,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口语的输出。
不足,第一,实验时间有限,只有半年,如果是四年,配合去企业实习和招聘会更好。第二,任务型教学教材的使用,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兴趣点,并额外补充优秀的记诵材料比如名言名段等。第三,企业负责人介入教学的程度,需要企业负责人和任课老师,包括系里领导的支持。否则,协调上有一定难度。
总之,这种校企合作的在英语专业口语课堂的具体应用,是有一定正面积极效用的,在实践中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融合了需求理论、校企合作、合作理论等多种理论为一体;融合了任务型教学、翻转教学等多种方法为一体;融合了多种学习策略为一体;融合了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为一体;教师融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教练、学生为一体;学生也融合了助教、老师、表演者、欣赏者、甚至组织者为一体;融合了口试和各模块互动性得分为参照的体系;满足了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方需求。是对现在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深化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2]桂世权.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不适的原因与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6(17):84-86.
[3]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J].1987.
[4]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1-24.
[5]吕莉.小学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7(63):29.
[6]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2007.
[7]束定芳,王惠东.外语课堂教学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19-21.
[8]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5(6):2-7.
作者简介:史云林(1980-),女,汉族,湖北十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