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2020-07-04徐妙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徐妙红

【摘要】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下去所依据的就是该国的传统文化,而在上下五千年中,中国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当代人要做的就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可是随着各类文化冲击,我国的很多传统优秀文化被埋没。因此为了不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毁于一旦,应该提高国民意识,从小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新生代而言,要想学习到这些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类学科之中,而纵观各类学科,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联系最为密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小学语文课程变得更具内涵,取得良好的教学反馈,而且还能让学生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57-01

1.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疏忽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主要让学生们学习当今的知识,了解当前现状,对于一些传统文化却是弃之不见。这些情况导致了我国现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都还不够深刻,甚至有些学生不明白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到底有何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失去了“灵魂”,因为没有文化渗透在其中,那么语文教学就像是一个空壳子一样,无法让人感受到语文的独特魅力。而且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是身兼多职,他们并不会纯粹教授语文课程,所以很多时候在教授语文课程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疏忽,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无法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1.2教学方式墨守成规,传统文化渗透少

其实当代的语文教学模式还是存在死板的现象,很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在讲授过程中,仅仅讲授课本中比较浅显的部分,深层次的东西根本不会提及。那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根本无法进行很多传统文化的渗透,因为很多教师认为如果再加上这些传统文化,自己的工作量会增大,增加疲惫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他们不会注重去扩充一些文化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是完全听从于教师的安排的,所以他们也无法进行置喙。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也不愿意自己主动探究,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扬有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2.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1加强思想认知

对于传统文化这一概念,很多小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毕竟他们还处于最基础的认知阶段,所以老师们第一点就做的就是强化他们的思想认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来讲解最晦涩难懂的道理,拒绝生搬硬套,就比如小孩子肯定天生爱玩,最喜欢的就是过节日,因为他们不但可以放假,而且还可以得到礼物。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无可避免地会讲到节日,那一旦提及到节日,老师可以询问学生们知道哪些节日,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节日的来源,庆祝这些节日的意义是什么。从这一方面出发,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独特魅力。而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进行引入,学生会对这些传统文化产生好奇的心理,因此对于教师们而言,就是要运用这些学生的兴趣点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认知。

2.2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

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会接触到太多长篇大论的文章,因为他们无法理解那些意蕴深长的文章,因此他们学习最多的非诗歌莫属。这些诗文朗朗上口,学生们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虽不能立刻领会诗歌意蕴,但在短时间内会读也会背。就如以前的一大神曲《小苹果》,大街小巷都在传唱,主要还是由于其记忆点高,那在诗歌学习中也是同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让学生们感受诗词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诗词比长篇大论的文章更具吸引力,所以只要老师可以好好引导,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在诗词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传达。最直接的传达方式就是通过朗读呈现出来,教师在朗读时,将自己代入诗人角色,饱含感情地读完一首诗,将学生们吸引进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做到这一点,自己会笑场,所以根本无法让学生们进入到情境之中来。就比如在学习到《游子吟》这一首诗时,教师除了自己朗读,可以在电子显示屏上面放映相关画面,让学生们感同身受,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再比如学习《过零丁洋》时,教师又会改变自己的情感状态,让学生们看到一位傲骨铮铮、宁死不屈的爱国诗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化,学习到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崇高情操,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大影响意义。

2.3加强实践,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因为语文本就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所以授课形式也可以千变万化。就比如很多时候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堂小游戏,加强学生们对文化的认知水平。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特色文化知识。让学生们在这些实践中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小学生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再比如教师可以举行故事会,让同学们去搜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名人故事,让学生们在这個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创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耳濡目染,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一步步深化传统文化概念。

2.4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老师可以找到很多方法进行文化的延伸,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在这一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进行引导,就比如我们在学习到了爱国诗人陆游时,老师可以提到杜甫、文天祥等,这样让学生的知识层面更加广阔。在教学时要在课堂中营造一种传统文化氛围,抓住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接触到这些文化概念。不管是古代诗文、字词,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一定会纳入我国的语文课本之中,所以教师们要不断引导,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们品味其真正的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中,学生们不可避免地要学习语文这门课程,而语文课程看似只是一些字、词、句、篇的组合,但实质上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教育肯定要从小抓起,为了不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于世俗,教师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三观,让我国的优秀文化能够一直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当今日益激烈发展的社会,只有抓住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才能让国家更为繁荣,促进我国教育的实质性进展,培养出一批批优质的人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不能仅仅传授字面上的知识,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灌输。

参考文献:

[1]李怡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思考[J]. 课外语文, 2017(19).

[2]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 2015(8):45.

[3]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3(11):277-278.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