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语境下的教学目标分层

2020-07-04刘沁桥王宇航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多边形分层

刘沁桥 王宇航

教学目标统领教学过程。在以情境教学为基础、以核心素养为蓝本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由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下的目标“五成分”:学习情境、学习策略、学习对象、学习行为、学习条件。笔者以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具体分析如何实现分层语境下的教学目标五分层。

一、学习情境分层

情境是教学的基础。学习情境的创设应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鲜活的日常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资源,使学生高效地获得知识。在分层教学之下,针对A/B层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要在教学目标中相应地创设具有递进关系的学习情境,让A/B层学生都能在一定的情感氛围中产生学习兴趣。A层学生以定向情境引导为主,激发学生兴趣,力求人人参与;B层学生以开放式的情境为主,在目标中设疑提问,力求人人思考。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情境设计中,考虑到A层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了解比较浅显,只要求其掌握基础概念;而B层学生初步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但对性质的本质探究不足、对性质格式的应用不严谨。所以笔者这样设置教学目标的情境部分,A层情境目标:“通过动手剪去对折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B层情境目标:“以多种方式剪纸得出等腰三角形,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课堂上,A层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环节,注意力快速被剪纸所吸引,完成后集结小组智慧讨论各自的发现。B层学生以不同方式剪出等腰三角形并归纳性质,积极思考如何证明得出性质。有的学生说:“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剪去对折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发现那条对折的线就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也就是对称轴,进而直接得出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也有的学生说:“我采取做辅助线的方法,判定对折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得出性质定理。”

二、学习策略分层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贯穿学习的始终。针对A/B层学生不同的认知,要设计针对性分层的学习策略指导。对A层学生设计操作性强、明了易懂的策略目标,力求人人都会;对B层学生设计有深度、有挑战,但也有明确导向的策略目标,力求人人都能。

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学为例。A层学生的文学基本素养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目标中设计具体可行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有法可循;B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学领悟功底,但是情感把握不足,需要设计策略性引导目标,使学生领悟作品内涵,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据此,教师将A层教学策略目标设置为:“诵读诗词,感受其韵律美,做到音准字正;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B层教学策略目标设置为:“通过研读赏析,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灵活运用全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法。”在这样的设计下,A层学生对学法了然于胸,由诵读到研读再到品读,避免了课堂冗杂的环节;B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词中所蕴藏的情感,融入自我情感体验,得到了情感升华。

三、学习对象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将学习对象以不同层级的方式呈现于教学目标之中,使A/B层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

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多边形的概念”教学为例。这一节内容之前是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相关概念”,后一章紧接“全等三角形”。学生很容易忽视教材的前后联系。教师要注意知识的联结和迁移分层,使A/B层学生都能融会贯通。A层学生很难在多边形和三角形之间建立关联,需要教師在教学中不断渗透;B层学生能够理清脉络,但是容易疏忽遗漏本节知识,仍需不断强化。据此,笔者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A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多边形,类比三角形的学习,归纳多边形边、角的一般规律”;B层学生“探究多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归纳得出多边形边、角的规律,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这里让A层学生将生活观察所得与已学过的探究三角形的方法结合,类比掌握多边形的知识,增强了知识的连贯性,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而B层学生在知识迁移的基础上,更多地去剖析三角形与多边形的关系,建构了知识的内涵关系。

四、学习行为分层

学习行为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具体行为。教学目标中要凸显出行为目标的分层陈述,引导A/B层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A层学生应更注重“双基”的行为指导与检测,以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使学生的操作性学习有法可循;B层学生在学习行为目标的确立上应更注重行为的拓展性,以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和灭火”教学为例,A层学生知识活化能力不强,但是乐于动手探究,故将教学目标中的学习行为部分设计如下:“写出燃烧的条件,说出灭火器的构造并动手演示如何灭火。”B层学生在知识探究方面需要加强,所以应设计引导性的探究行为深化学习内容,故这样设计行为目标:“通过燃烧实验归纳出燃烧条件、灭火器原理,并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教学目标设计中学习行为的分层,能找到更适合A/B层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五、学习条件分层

学习条件是指为学习提供有效的可被利用的各种资源,通常包括学习环境、学习资料、学习视频、学习工具、限制性条件、特殊条件等。基于学情的差异,对A层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参与合作学习,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归纳总结;B层学生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条件,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A/B层学生都是初次接触物理学,对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实验的动手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由于学习思维习惯的不同,A层学生乐于实验却缺乏思考总结,教师除了实验启发外,更要注意总结归纳。据此,教师这样设计A层教学中的学习条件目标:“通过拍击放有纸片的桌面一侧,或观察音叉实验、鼓面实验,谈谈你的所见所得。”B层学生领悟力、归纳总结能力较好,教师可以增加学习条件,拓展学生思维,据此将教学目标的学习条件设计为:“1.通过音叉实验、鼓面实验归纳出声音的产生条件,并利用身边的工具制作一段律动的乐曲;2.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近在咫尺要靠电磁波交流,谈谈你的收获。”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学习条件的分层不可或缺,它对A/B层学生学法指导给出了明确性条件指示,学生通过阅览教学目标可快速找到学习本节内容的支撑性条件,降低了探究难度。同时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适合不同层段学生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官士墩校区)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多边形分层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多边形的镶嵌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雨林的分层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