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020-07-04严昌发

教育界·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严昌发

【摘要】思维的形成起源于问题,创新的开始來源于问题。教师应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对此展开深入分析。本文主要从如何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来让学生勇于提问,教师怎样创设适合提问的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以及教师作为问题意识的引领者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这几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核心素养

爱因斯坦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物理学家,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勤学好问的习惯。爱因斯坦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提出一些其他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虽然教师、同学对此表示反感,但爱因斯坦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勤学好问,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问题意识。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的产生,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研究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中总结出新的思路,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如果没有问题的产生,学生便缺少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动力,其学到的知识就局限于课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常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主动让学生找出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及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享受提问的过程并逐渐养成乐于提问的习惯。本文将根据小学数学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展开探讨,分析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一、营造积极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提问

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挥和表现。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展现;紧张的教学课堂气氛将带给学生一定的压迫感与紧张感,不利于学生积极发问及问题意识的形成。因此,如果教师能营造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舒适的班级学习氛围,学生自然就会很乐于认真学习,从而主动探究课本中的知识并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分享自己的不同看法,这将有利于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故而,教师应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提问的教学氛围。在这一氛围内,学生乐于学习、喜爱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教与学两者相辅相成,即达到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提问的良好效果。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竭尽全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常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聆听学生的意见与想法,接受学生的建议,以拉近师生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师应该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语气亲昵、充满耐心,对于学生在课上的提问与质疑,应给予较大的鼓励与认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有了教师的鼓舞,学生将会更加乐于提出问题。此外,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多聆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汇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层讲解,与学生共同讨论、一起解决。这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亲近感,从而淡化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与疏远感,由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其次,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提问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对书本内容深信不疑,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问题。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解决目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知识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精神,找不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绝不放弃,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入了解,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提问、勇于提问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也应该善于聆听不同的意见,不可以对学生提出的新奇的、怪异的问题进行否定。同样地,对于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加以鼓励与表扬,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适合提问的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1.做数学实验时启发提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拼接实验、集体实验、生活实验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实验带领学生解析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表内乘法(二)”时,教师应带动学生看一看、摆一摆,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实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乘法中的技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在做游戏中培养问题意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认识”这一章节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将其摆放在教室内,组织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目测,并写出自己猜测的角的度数。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再选取一组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精准测量,并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这样,学生就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并更加透彻地理解“角的认识”这一知识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善于借助游戏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并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3.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启发提问

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实践活动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启发,从而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质疑,发现不同的思路。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有奖竞答、有奖竞猜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展开数学学习,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在讲解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提出问题并加以回答。小组成员如果出现问题上的分歧,或答案意见不一致时,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讲授的内容,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总之,教师应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

问题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能够积极学习、勇于提问,并主动探索所学知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问题的产生与发现,能够间接促进教师的进步。教师始终是学生的榜样,发挥着引领与示范作用。教师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会带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探究,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甚至教师的问题意识与学生的问题意识呈正相关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一课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先总结自己对这节课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多方面考虑学生的不同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耐心讲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将更加热爱学习,从而在后續学习中积极提问,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体会学习的乐趣。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提问,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提问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尤小云.让“问题”延伸课堂无穷美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开放性提问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10):10-11.

鲁静.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刘文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马俊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9(22):41-42.

刘正刚.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现状及策略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63-665.

刘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74.

马丽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4.

李彦虎.重视互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8.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