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能力建设视角下浅谈雍正改革
2020-07-04马宏杰陈晶龚园喜
马宏杰 陈晶 龚园喜
摘 要: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变革,历史已经证明具有高度的统一能力,高度阶级流通能力和利益整合能力的社会才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发展。当人们提到康乾盛世,人们往往记住了前后两位帝王而忽略其中的雍正的作用,他上乘明末张居正改革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能力推向顶峰。现在的中国正处在历史的交汇时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本文拟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视角下对雍正改革问题的进行讨论。
关键词:国家能力;雍正改革;历史启示;现实思考
历史上每一次改革都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构与调整,随着经济的社会发展,上层建筑,必须得到充分的适应和发展。每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都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潮流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改革与国家能力
关于国家治理能力著名学者王绍光老师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包括强制能力;汲取能力;濡化能力;监管能力;统领能力;再分配能力;吸纳能力;整合能力。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识通过国家的形式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国家能力建设是一个国家崛起兴旺的重要标志,吴晗先生说:纵观中国历代,军权政权法权财权一切大权,都集中于中央,地方之于中央,犹众星之供北辰。[1]历史已经证明只有高度集中的中央政府中国才能有所作为,只有高度统一的中国,中华民族就能站在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与国家能力存在正向关系,中国历史盛世的出现在前期必定包含着相当彻底的国家改革,康乾盛世的出现中,人们往往只认识到了前期的康熙和后期的乾隆经常忽略其中及其可微的雍正十三年。雍正进行的改革建设一改康熙时期随遇而安的作风大力推行国家政治体制与治理能力建设,使中国社会走向封建历史顶峰,开启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盛世——乾隆盛世。
二、国家能力建设下的世宗改革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中国社会正处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战争之后,清朝入关,通过顺治康熙的修身养性与国家治理,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康熙末期,在九子夺嫡影响下,康熙开始逐渐趋于惰政。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直无法被汉人所接受,满清矛盾在康熙时期虽有缓和但依旧不平静,国家财政被特权阶层所腐蚀,大举借债国库,特权阶层的存在土地兼并在中国社会开始显现。社会利益的不用社会矛盾开始出现于发展,在康熙末期国家财政只有800万两白银。康熙四十八年,黄河大水国家居然无法振灾,雍正继位后针对康熙年间的吏治和财政情况、以及长时间的腐朽社会风气而进行的铁腕改革。国家能力视角下雍正改革是国家能力建设的经典,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废除贱籍、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主要集中维护建设了三大能力,既自上而下的强制统一能力,国家各个阶级内的流通能力,相关阶级利益整合能力,此三大能力是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柱。
1.自上而下的强制统一能力
中国国家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核心的政治同心圆结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传统的“家族制”社会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大一统的格局下,在核心中所占中的是皇帝和家族长。每当王朝覆灭是一个政治同心圆向构建的过程,自上而下的统一能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国家力量的核心。献公改革,商鞅变法使秦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2]。商鞅变法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服夷越,北修长城。只有具有高度统一能力的国家才能所有作为。
传统中国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土地作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大陆文明下,以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经济制度,一定的生产要素决定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出现,中国封建王朝的覆灭都是一个土地兼并,统一能力加强再弱化,弱化再加强的过程。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在明末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尤其是隆万开关后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高度的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世界白银流入中国高度加剧了明朝的通货膨胀。加之嘉靖,万历两朝的“无为政治”国家导致着自上而下统一力量的减少。满清入关之后,顺治,康熙时期不断平三藩,收台湾,减少土地兼并。出现了中国历史中的康熙盛世,康熙盛世是一个具有高度空洞性的盛世,社会矛盾不断显现社会贪腐和相关特权阶层少数政令无法统一等社会自上而下的统一力量缺乏,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历史规律,明末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动摇着千年以来的封建专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放在吏治和财税上目的也就是在加强着国家统一能力,因为某种历史原因改革趋于失败。雍正改革在更多的方面加强这自上而下的国家统一能力。很多历史学者认为雍正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封建社会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力量在雍正朝发挥到了顶峰。王绍光老师认为国家汲取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首要因素,雍正改革所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财税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加强着国家汲取能力的建设,康熙去世时国库存量800万白银,雍正去世时留给乾隆六千万两白银。这是国家汲取力量的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一个国家只有高度的统一力量,才会产生庞大的汲取力量,雍正改革建设了高度的国家汲取力量,才出现了辉煌的乾隆盛世。国家具有高度汲取力量,国家综合国力才能提升。
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特色的大陆文明本身具有高度统一力量,宗法制,家天下的社会封建制度下,中国具有高度的政治力量,历代封建帝王不断加强,这是中国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雍正改革的上层设计在封建经济的基础之上堪称完美,雍正是一个具有高度善于顶层设计的君王。康熙末期,国库欠款是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雍正继位之后立马开展欠款的追缴;“地方凡有亏空,限三年之內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从重治罪足”现存史料足可见雍正的铁腕反腐。再此基础上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在全国推行“养廉银”。雍正四年九月,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上奏折,建言改土归流,并拟定了实施方针。改土归流不断加强者国家自下而上的统一力量。《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和边境罗布藏丹增的平叛维护了国家统一。秘密立储制度,密折制度等改革以十三年的执政实践,构建了高度的国家统一力量,为乾隆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内阶级流通能力
唯物史观以阶级为基础,只有阶级的存在便必定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利益的不同是矛盾的根源,利益的对抗是冲突的前提。[3]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建立在特点的历史基础之上。清朝建立初期特定利益集团的土地兼并等高压政策因素导致汉满矛盾严峻,在顺治康熙时期,反清复明实力不断增加,以明朝割据势力,明末军阀,农民军等方面。民间有白莲教,天地会等。可见清朝统治初期汉满矛盾严重,康熙采取重孔子尊师重教与民修养等缓和阶级矛盾。
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构建是中国古代社会阶级流通的重要手段。宋明理学的发展,使科举制度和儒家文化成为统治阶级的主要吸纳人才手段。雍正朝下形成了下第舉子现在,雍正时期在科举制下,又进行了一个创新与变革。赏下第科员路费等等,在雍正元年“设乡试,会试翻译课”。[4]通过雍正时期的科举现象的探究,因为科举制本身的特定功能,足可见雍正非常重视读书人的权益,足可见雍正时期的阶级流通能力。
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王朝》,和前几年徐峥老师主演的李卫,勾起了人们对李卫和田文镜这两个人不断研究。李卫出生科举,而田文镜监生出生,官致巡抚,在河南大力推进雍正改革政策。注重实干而不注重出生,任人唯贤。(李)卫、文镜受上眷最厚,卫以敏集事,文镜以骄府怨;然当时谓卫、文镜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5]阶级流通能力的构建使阶级国家内的阶级不断流通,促使国家人民具有一种高度的自下而上的能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阶级流通能力的不断加强和构建,促使着中国自古以来家国情怀的构建。
3.相关利益的整合能力
阶级社会的存在,必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利益的不同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各阶级的利益之争,必要素之与政治权利的争夺。中国社会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之上的皇帝制度。古中国社会始终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重农抑商,相关地主阶级通过牢牢掌握土地生产资料的所有不断剥削农民,在整个社会下除了农民打压一切工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通过科举制度下的高度阶级流通,相应特权阶级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侵蚀阻碍国家利益。康熙末期,士大夫高举国库欠款,康熙四十六年起康熙颁布谕旨:朕委派胤禛为追缴国库欠款大臣,上自王公贵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内还清,倘有抵赖不还者,由步兵统领衙门捉拿追比,决不姑怠。个地方政府,拖欠国库借款,中央机构借国库欠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国库被相关官员上下一起偷空。雍正铁力手段清查国库欠款,建立“巡视组”和“审计署”,建立责任制。谁亏空谁赔偿,严重者抄家杀头。
自古以来,有功名着不纳税,明朝养宗室,推行宗室仕子不纳税,最终导致明朝国家财政崩溃。国家特权阶层的存在最终压在的是占大多数中国阶级的农民阶级手里。宋朝以来,不断推行文化科举为重,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的大力推行使中国社会士大夫阶层成为社会的流动的目标。相关阶层利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利,不断开展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同时相关特权阶层不纳税的祖制,侵蚀的是国家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也促使着阶级冲突的出现,
雍正改革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铁腕手段。“出入官署,包揽词讼”,勾结地方官,分享政府的司法权;“武断乡曲,欺压平民”,称霸乡里;“抗违钱粮,藐视国法”;“代民纳课,私润身家”。[6]过度的铁腕手段,促使士大夫阶层不纳粮不当差的祖训废止,自己也被“黑”,正如他自己所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尽此天地父母所生之身,利益社稷苍生,造他人之福而!”维护国家内各个阶级的利益整合,缓和国家阶级矛盾。减轻底层农民的负担,促使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在封建经济的条件下为人口的增加产生了社会条件,使康乾盛世走向顶峰。
三、结语
历史具有相关局限性,局限性下我们无法用今天的国家治理视角看待历史中某一改革,但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的我们需要改革,历代改革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改革需要高度的强制统一能力,阶级的流通能力和利益的整合能力,以加强国家政治向心力。中国五千年历史已经证明当中国社会具有高度政治向心力的时候国家就能富强,民族就在世界之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相关建设凝聚国家政治向心力。只有不断的推行改革,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注释:
[1]吴晗《历史的镜子》
[2]李斯《谏逐客书》
[3]王沪宁《政治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7页
[4]章开沅清通鉴[M].长沙岳麓书院,第5页
[5]《清史稿》
[6]《上谕内阁》,雍正四年九月二十七日谕,第十一册
参考文献:
[1]丁薛祥.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N].人民日报,2019.11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陈事美.看雍正如何“啃硬骨头”[A].人才资源开发
[5]包大为.从创生到创新:现代中国国家 治理主体的历史逻辑[A].求索 2020年第3期
[6]屈海龙.雍正朝科举下第举子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
作者简介:
马宏杰(2000--)男,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校大学生。
陈晶(1998--)女,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校大学生。
龚园喜(1979--)男,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