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之治”的鲜明价值取向

2020-07-04李华章

新丝路(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主体

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国家之治)的建构首先应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怎么构建”的问题,前者直接规制与影响了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盘点了国家制定与治理体现,列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显著优势,明确了未来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方面应该“坚持和巩固的方面”、“完善和发展的方面”。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新时代的政治宣示,更是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纵观我国制度图谱,不难发现蕴含其中的唯一价值取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取向高度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高度契合了党的初心与使命,高度契合了党性质,高度契合了我国的国体。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从政治上保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的根本政治领导制度,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終能够做到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历史逻辑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实践逻辑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在理论上的升华,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面向未来,为了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使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人民在经济上的主体地位

人们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是由经济上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我国人民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在全面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基本经济制度有了新表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基础,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鲜明特色---以公有制为主体。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经济体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同时,从根本上保障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我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对共同富裕作了规划:2020年---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能够提出共同富裕的国家不多,中国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国有基本经济制度作物资保障。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我国的主人,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由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具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等。人民政府、监察委、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这样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与权利。

面向未来,必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必须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必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必须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

四、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文化制度筑牢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之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这一观点清楚表明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表明是绝大多数人的理论,是为绝大多数人的理论,人民性是其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党性与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能够自觉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思想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设出问题将是颠覆性问题,为此,全党上下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必须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治理中的指导地位,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统领社会思想,尤其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确立其指导地位,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其强大的影响力,不断运用这一理论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在斗争中增强其真理的伟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摆在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广大干部更应该带头学,往深里走、实里走,做学懂弄通做实的典范;要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话语体系,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文学、艺术与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新时代的主旋律,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思想,凝聚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磅礴力量;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校教育,保证教育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保证学生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基层社会治理,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认识真理、坚持真理,让新思想能够内化于群众的心、外化于群众的行。总之,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种地位越巩固,“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才能越巩固。

五、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社会治理制度夯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理所当然也应该是社会治理的实践主体。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应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群众学习,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的建设与治理;二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享有社会价值的主体,社会治理的成果应该由人民群众享有。为此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确保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坚持和完善黨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军事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

军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为谁服务体现了其性质。我国的军队从建立之日起就深深烙上“人民”的印记,是一支既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的队伍,人民性是其本色。我国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与掌握,而且这种领导是绝对领导,也就是说这种领导是无条件的。党的绝对领导是保证军队不变色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一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由党带领人民创建的军队,只有由党来绝对领导才能确保其“不变色”,保证绝对忠诚于人民;党的绝对领导是军队“打得赢”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能够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深刻的自我革命,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由这样的党来领导军队,一定能够做到政治建军、依法治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拱卫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军队作为一种重要工具,从来是为领导阶级服务的。中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军队当然要牢牢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否则人民的领导地位就会落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会落空。

以上这些根本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这些制度在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

李华章(1974--)男,湖北洪湖人,任职于中共武汉市汉南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及基层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