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在线教学的策略设计与实践探索
2020-07-04肖宇吴访升蒋小明
肖宇 吴访升 蒋小明
【摘 要】教育部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出“停课不停学”开展在线教学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教育机构、教育平台和内容服务提供商全力以赴,为全国超2亿学生线上学习提供各类保障。职业教育实现在线教学的效益,需要在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方法和策略,使教师开展有效的在线混合式教学,打造高质量的线上“金课”。
【关键词】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8-0012-07
【作者简介】1.肖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职业教育教学;2.吴访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职业技术教育管理;3.蒋小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教师,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国大中小学延期开学。同时,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录播、直播等各种方式的线上教育。如何组织优质有效的在线教学,加速推进在线教学的教育改革,开展全国性教学创新实验,打赢“学习革命”之战,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一、在线教学的特点及其局限
在线教育堪称互联网的鼻祖级业务,时称远程教育。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形成多种在线教育模式:以学而思、好未来为代表的,通过平台开发课程打包给学员的B2C自营类模式;以YY教育为代表的,由教师基于平台提供教育的B2C开放类模式;以学尔森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相混合的O2O类模式;以腾讯QQ教育为代表的,个人对个人的互动式C2C类模式;以沪江旗下的CCtalk为代表的,通过和线下教育机构合作,让教师个人入驻平台向学习者提供课程资源的B2B2C模式;基于大型课程在线网络平台的MOOC类模式等。[1]在线教育高效便捷,具有如下特点:[2]
一是打破传统时空局限,服务更多教育对象。传统学校真实教学空间与日常生活虚拟教学空间联通汇聚,为学习者创造便捷灵活、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学习空间,突破了时间局限、物理环境束缚、年龄限制等,他们可以更加轻松自由的状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是放大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均衡高质量教育。在线教育汇聚并充分挖掘各类环境、资源、技术促进学习发展的价值,利用回放、重播等功能,使学习者反复学习、演练直至熟练掌握,提高了优质资源内容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提供新颖先进的教学技术,符合新生代口味。在线教育借助手机、Pad、电脑等终端,综合音频、视频、交互等多种数字媒体技术展示方式。对“网络原住民”来说,他们接受在线教育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反而感到教学吸引力增强了,激发了进行教学互动交流的兴趣。[3]
四是支持个性多元教学策略,顺应适切教育原则。在线教育功能丰富、方式灵活,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教学平台、工具、内容及资源。大部分线上平台提供学习支持系统,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跟踪采集,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建议,全面客观的评价也方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无须回避的是,由于在线教学时师生存在时空的隔离、网络传输和平台技术限制、学生学习秩序和状态难以把握、师生無法开展深度情感交流等原因,线上教学活动难以完全替代线下教学那样流畅、完善、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双向互动过程。为此,特别需要教师具备在线教学策略重构、数字化资源整合创作、平台和工具熟练使用、在线情景下的教学语言提炼及在线学习效果的适时评价等能力,并正视当下在线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持续性需要高度关注。虽然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自我约束力不够。平台对学习者的过程管理相对宽松,导致学习者难以持续学习,中断学习的较多,学习者流失问题较为严重。[4]
二是平台支持师生实时交流的功能参差不齐。在线教学平台大多通过留言板、讨论区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即使通过语音、视频交互也难以达到传统课堂教学中即时同步的效果。虽然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学习者的评价支持服务,但由于评价模型和方式的局限,评价反馈不尽科学、完备。
三是难以培养学生基于真实情景的职业素养。职业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真实生产情景,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而这个目标仅靠在线教学展示性、示范性的视频演示和讲解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在实践训练中逐步形成的团队精神、劳模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操作技艺等也难以养成。[5]仿真操作技能训练固然可以综合应用沉浸式VR/AR技术等实现,但此类课程资源匮乏,教学平台和终端也较少具备支持该类资源教学实施的条件,无法满足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
四是教师教学信息化素养亟待提高。在线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在线教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分布式的特点和教学形式,还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技术平台和数字化教学工具,才能合理运用实景加动画、图形加文字等技术手段来重构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设计,实现在线教学、互动交流、测试评价。尤其要杜绝一些教师对教学信息化理解粗浅,技术使用浮于表面,片面追求形式而不重效果的现象。[6]
二、有效在线教学如何实现模式创新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线教学的传播模式不同,在课堂构建、教学互动、教学效果评测、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快速组课备课,实现流畅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教学。
(一)MOOC+SPOC+在线直播模式
目前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学堂在线、智慧树网、凤凰职教、微知库、好大学在线、优课联盟、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等20多家MOOC平台都开启了在线服务模式,提供免费课程资源和在线教学功能,拥有2万余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可遴选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利用MOOC平台提供的自建SPOC模式和本校学生组建班级。SPOC与MOOC平台的课程教学进度安排无须同步,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对象、课程目标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进度,再以在线直播形式弥补MOOC交互不足的问题,通过线上交流互动引导达成教学目标。
(二)校本云平台+校本资源+在线直播模式
近年来不少学校自建了教学云平台,并与教务系统同步用户数据。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录制教学视频并上传,利用校本云平台和在线直播与学生交流互动,尽可能还原课堂真实感,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管应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师都需要熟悉在线教学平台和直播工具的操作方法;还需要根据网络媒体的特点,合理筛选编辑线上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互动交流形式,同步构建在线习题库,重构学业评价要素,实现线上教学模式改革。[7]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在线直播课的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1)。
课前: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基于MOOC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包、进行课前测试、直播课程预告,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关注教学平台上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进度和测试的数据,及时调整上课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登录平台学习课程资源,完成课前测试,对有疑问的内容通过QQ群、微信群或讨论区等方式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
课中:教师采用研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形式设计在线直播课的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区、展示墙和上麦等功能开展师生互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加以详解,开展多样考核。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互动,交流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完成考核内容和习题。
课后:教师综合平台反馈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直播课学生学习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为再次授课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对个别未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学生进行沟通辅导。学生存在疑惑或因特殊情况未参与直播学习的,可利用课余时间回放直播课进行“复盘”,完成课后作业,有疑问的地方与教师、同学交流。
三、有效在线教学的教学策略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双向互动交流方面强化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提高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完善教学评价和诊改,充分发挥教学功效。
(一)团队协作创新
课程教学团队和技术人员深度合作开展教研活动,通过问题研讨、任务分担、资源共建共享等策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思维,群策群力优化在线教学设计方案,实现资源整合。团队对有技术障碍的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专业和技术优势,完成教研和集体备课。
(二)教学内容结构化重组
教师要统筹考虑学生线上学习和复课后线下学习的衔接,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重构整合,调整教学内容的序列,对基础性、理论性知识等适合线上教学的内容进行集中教学;也可以结合公共卫生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每次线上教学活动的知识容量、难度进度、组织形式等。
(三)学习资源甄选完善
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是在线教学的优势之一,但是资源太过广泛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迷茫。教师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适切使用、匹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筛选和推荐。选择条件首先是展示形式尽可能形象直观,比如用二维或三维动画来描述概念或原理,以弥补网上课程内容呈现的单调性;再者在内容上区分层次,以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搜索部分学习资源,教师做好指引,以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还可以推荐具有前沿性、使用不同观点或技术解决方案的资源供学生拓展学习。各个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进度等不尽相同,课程教学团队需要对搜集到的网络资源加以校本化整合改造,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发和补充个性化教学资源。
(四)教学活动优化设计
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以“活动为中心”设计在线教学,将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学习、交流讨论、课前测试、章节测试、在线互评等多种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起到倡导、指引、辅导、监控和评价等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定位,确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计划,开展持续深入的学习。
(五)师生互动双向交流
在线直播的即时性、现场感、同步交互性等特征,可以很好地弥补在线教学过程中实时交互不足的问题。
1.互动双向交流设计是提高在线直播课程有效性的关键。
在直播课前,教师要做好直播的需求分析、活动设计、资源制作,并提前推送有艺术感的直播海报。[8]直播课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结果评价方案,让学生有学习获得感;以探究、体验、游戏等方式组织教学,调控信息传递的节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深层次的认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将课程答疑、师生互动、分享交流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设计成直播的主要内容,开展有效、顺畅的在线交互,在为学生解决疑惑的同时消除学生在线学习的孤独感;提炼网络课堂语言,用更有用有趣的教学语言构建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學习兴趣;及时点评展示作业,形成学生间的隐性PK环境,促进相互学习,给予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2.选择好网络直播工具是提高在线直播课程黏性的基础。
与线下授课不同的是,教师在直播授课前需要多次演练直播平台的操作方法,对直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要有预案,一旦遇到问题就能迅速应对,以保证直播教学过程的顺畅。值得推荐的适合网络直播的教学工具主要有:钉钉、腾讯课堂、QQ、微信、抖音、CCtalk、ZOOM等。为应对因疫情而突来的峰值流量,这些工具平台已经连续多次扩容,性能相对稳定可靠。[9]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直播工具提供的屏幕分享、PPT分享、白板板书、多媒体教学、随堂测试、举手上麦等功能进行知识讲解和师生互动。学生课后还可利用直播课的录播功能对课程进行复盘,查漏补缺。建议教师尽量选择一款固定的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工具,避免直播过程中因在不同直播平台之间反复切换带给学生的顿挫感和疲惫感。
3.教学评价便捷有效是在线教学实现目标的保障。
因为在线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控制难度大,直播课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尤其重要。教师要以形式多样的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客观性作业可采用平台自动批阅、随后提供正确答案的方式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观性作业可通过学生拍照上传、教师批阅及师生线上交流讨论、评价的方式体现学生的进步。平台通过技术手段跟踪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时长、访问次数、讨论频率、测试成绩等相关数据,便于教师综合学生直播课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形成教学评价,[10]从而及时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问题学生开展辅导,避免学生掉队。
4.教学过程诊断改进以使在线教学效益持续提升
课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将课前预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进行对比,总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对自身教学方法、手段、重难点的把握进行诊断和改进,动态调整优化组织方式和实施策略,形成包括教学设计、课前预习、课中互动交流、课后评价反思、教学诊断改进的运行闭环,提升在线教学实效。
四、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效在線教学的实践探索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部署,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2020年2月17日开始启动在线教学。截至3月8日,共开设线上必修课程422门,选修课程75门,占全院本学期应开课程的86.2%,覆盖全校45个专业、11000余名学生。线上教学开展以来运行平稳,效益得到师生肯定。
(一)统筹规划,全面制订在线教学实施方案
由教学工作部牵头,各二级学院组织课程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讨,研究各课程的特点。不宜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保留到复学后上课,可以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重新规划线上、线下讲授的教学内容并集中安排。各课程团队根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实施可行、教学过程可控”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确定课程的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各二级学院同步组织教学督导团队全面掌握在线教学情况,确保顺利推进和教学质量。
(二)加强培训,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实施
针对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时普遍面临平台使用和技术问题,学院组织开展线上学习视频培训,推介线上教学经验,推广优秀线上学习案例,建立交流QQ群为教师答疑解惑。学院自主研发的“常工程教学云平台”具有资源发布、随堂测试、课堂问答、展示墙、作业提交等丰富功能,使课堂变得智能、可控、可诊断,对学生签到、直播视频、教学资料等进行全程记录。教师在该在线平台上的开课率达到了82.56%。
设计艺术学院王亚萍老师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作为校级资源库课程,前期制作完成了微课、视频、PPT、习题、教学素材、图片等600余条资源。本次在线教学时她运用这些课程模块进行建课备课,推送任务给学生预习,同时推荐B站和虎课网的相关课程资源作为学生的拓展内容;使用腾讯极速课堂开展直播教学、在线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后通过云平台的在线测试、实践作业来巩固教学效果。平台自动记录学生作业提交、教师辅导答疑和作业批阅等情况,实现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过程监测,并将学生考勤、学习目标达成度、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等情况制作成课堂教学报告推送给授课教师;教师根据平台反馈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作品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完善教学。学生反馈良好,教师教学直播“网红”的体验度和积极性都很高。
(三)物质保障充分,指引学生有效开展在线学习
学院高度重视线上学习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对学生的挑战,要求任课教师向学生明确课程线上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平台等,对线上学习工具的使用、平台讨论规则、作业提交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统一指导。学院通过调查问卷、一对一电话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准备情况,对在电脑使用、带宽网速、手机流量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定点帮扶。
(四)规范纪律,保证学生在线学习效果
为规范在线教学纪律,确保学生在没有教师现场监督的情况下始终认真听课,学院教师一方面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通过精彩的课程内容等“软手段”吸引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平台签到、点名、上麦、测试等“硬手段”来监督学生上课纪律,班主任也配合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出勤和学习状态,避免学生新鲜感消失后产生学习倦怠,保证在线教学效果。
(五)评估学情,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学生出于居家学习、网络环境等客观条件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线学习效果肯定会与课堂教学有差别。开学后,学院将统一对延迟开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诊断评估,精准分析学情,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班级内部以强带弱、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方式,对部分有需求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减轻学生复课后的学习压力。
(六)质量为先,组建覆盖全院的线上督导力量
为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学院出台《教师线上教学行为准则》,各教学单位成立线上教学督导组,通过查看教学云平台、加入班级QQ群等方式,对学生出勤情况、直播授课、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交流效果、作业批改情况进行过程监控,定期反馈相关意见。
五、在线教学既是当前危机的即时应对,更是未来职业教育的有效补充
对职业教育来说,在线教学仍有局限性,特别是实验实训类课程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线教学只能将原理性理论知识、操作规范和操作步骤进行讲解演示,技术技能掌握以及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培养,仍然无法脱离线下的师生面对面真实场景中的实战训练。再如人文类课程面授讨论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些人文关怀是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中感受不到的,线上的课程资源只能是线下课程的补充或拓展。
在线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但师生终究要回归线下课堂。通过教师们的全面深度体验和创新实践,发掘了在线教学所拥有的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和魅力:精美的线上视听资源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海量的优质资源也让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刻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在线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依托在线教学和教学大数据评价分析,可以科学甄别优质资源、优质课程和遴选教学名师;而且進一步提高了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加速教师知识和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使其顺应教育新技术、新平台、新工具的要求同步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实践。在线教学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新形式、课堂新形态,对有的专业如经济管理来说,甚至可以发展成办学新空间。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必成为不可阻挡的教育趋势。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4在线教育研究报告[R/OL].[2017-12-22].https://wenku.baidu.com/view/2824ad6cb207e87101f69e3 143323968011cf47f.html.
[2]沈继伟.基于“互联网+教育”O2O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7(16):161-162.
[3]张益祥.慕课平台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应用探究——以中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2018(4):63-64.
[4]许江波,余洋林,包含,等.“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改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36):79-80.
[5]于柏.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中的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127-128.
[6]徐震宇,陈芷村.基于慕课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如何提高信息化素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98-99.
[7]杨姗姗,龙秋菊.基于在线直播课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9(32):135-140.
[8]林晓凡,刘思琪.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直播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9(3):99-105.
[9]崔裕静,马宗兵,马凡.网络直播作为慕课学习支持服务的模式及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9(12):110-112.
[10]魏敏.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系统评价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1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