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析理论在电影解读方面的运用

2020-07-04王秀平

戏剧之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小丑潜意识

王秀平

【摘 要】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理论,也对电影艺术的创作和电影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说就已渗透到电影艺术中,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将以影片《小丑》为例,立足于电影精神分析理论的“潜意识”“人格结构”“性欲说”等要素对其进行解读,探索电影背后“关于人的部分”。

【关键词】电影精神分析学;潜意识;人格结构;性欲说;《小丑》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8-0111-02

20世纪60年代之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就已经被引入电影创作实践中,而利用精神分析学阐述电影理论的著作则出现在60年代以后。伴随着一大批优秀的心理影片的创作,电影精神分析学不仅在实践中得以论证,而且,在此基础上对电影精神分析理论的总结归纳和电影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经典影片为蓝本的精神理论分析学说不仅为电影艺术的创作提供理论基础,还促进了新的优秀的电影作品的创作。探究精神分析理论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展现形式和内容,在新的时代内容下为电影精神分析理论赋予新的内涵,为现代电影艺术的理论探究和创新实践提供支持和帮助[1]。

一、理论背景

(一)电影精神分析理论

电影精神最早由法国先锋派代表,杰出的电影导演和理论家路易·德吕克、杰尔曼·杜拉等人提出,他们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论证了电影的特殊性在于情感上的自我表现形式,把受到现实压抑的欲望转化为幻想中的形象[2]。

(二)潜意识与人格结构

在弗洛伊德构建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潜意识理论,他早年间提出心理地形学,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面,第一层的意识系统是最外层的,第二层的前意识系统起到“调节”作用,第三层的潜意识是人一切冲动和欲望的本源,外在的意识显露出冰山一角,而内在的潜意识则是水下的冰山主体。晚年后他在自己书中又对早期的理论进行修正,在心理地形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分别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表示意识的三个层次。

(三)性本能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本我代表本能的冲动,本能冲动的核心词为“性冲动”,它所引起的内驱力受到自我和超我的壓抑[3]。性本能冲动是潜意识里最原始的欲望,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这一欲望受到意识的压抑。研究表明,原始人类和个体儿童都具有乱伦倾向,这种被压抑的性本能即形成俄狄浦斯情结,和其他被压抑的本能一起潜藏在潜意识里,成为个体某些行动的心理动力根源[4]。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电影《小丑》分析方面的运用

(一)潜意识人格结构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本能,它是潜意识的,非理智的,不受道德法律约束的;自我位于人格结构中层,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处理现实事务,调节本我,受超我约束,平衡两者间的矛盾;超我是良知和道德判断,追求完美,是道德化的自我。影片中小丑亚瑟所展现的人物形象经历了多层次的转变,这也是其本我与超我贯穿影片始终的激烈的对抗与挣扎。被压抑的本我——影片中,亚瑟在地铁愤怒地杀死了三个嘲笑他的华尔街精英后,第一反应是惊慌和恐惧,他慌不择路冲进卫生间。当关上门的那一刹那,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在封闭的环境、幽暗的灯光下,怪悚的大提琴声缓缓响起,亚瑟的本我觉醒,脸上画着“小丑”的妆容,跳起诡异而兴奋的舞蹈,这是“小丑”诞生的前奏。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这是亚瑟长期被压抑的自我在一瞬间被释放的呈现。缺乏理性认识的自我——亚瑟并不能对现实和幻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在现实中无人倾听他的诉说,在幻想中有一个毫无保留、无条件支持他的情人;现实中的亚瑟毫无喜剧天赋,幻想中他出现在偶像莫瑞主持的节目里,受到观众的喜欢;现实中他的养父殴打虐待他,幻想中他从偶像莫瑞处得到父亲般的关怀。无法达到的超我——亚瑟的母亲为他设定了一个超我的目标“To bring laughter and joy to the world”,亚瑟显然把这句话当作人生信条,然而,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喜剧天赋,讲的笑话十分蹩脚,被偶像莫瑞公然嘲讽,亚瑟从未从超我的人格目标中获得自我认可和快乐。

当本我释放的快感与超我对“快乐原则”的压抑相违背时,亚瑟表现出灵魂与肉体的割裂状态,他无法脱离幻想营造出的美好,在幻想中寻找自我认同感,无力微笑,却不得不用手撑起嘴角做出笑的表情。“失控的笑”成为他无法掌控自我意识的隐喻,他所展现的自我不能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只能活在一个“假自我”中。因此,初期的亚瑟孤独、迟钝、麻木、懦弱,与身边一切都格格不入,显得无序而混乱,当后期释放本我时,他开始变得自信、协调、敏捷,富有攻击性。

(二)性本能与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来源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由弗洛伊德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理论的性器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往往会把自己的父母当成性爱对象,而对同性的父亲或母亲产生嫉妒、厌恶等情节。俄狄浦斯情结并不直接表现在生活中,而是深藏于潜意识里,以伪装、隐藏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艺术中。在现实生活中,深藏于潜意识里的俄狄浦斯情结违背道德伦理,而在影视作品中,俄狄浦斯情结可以被用来探索人的精神世界,解释人的一些超乎寻常的行为。

在影片中,亚瑟成年后依旧与母亲同居,无论是从道德、法律、现实(年迈病弱的母亲无法独自生活)层面,还是从心理“依赖”层面(母亲象征着亚瑟超我目标)上看,亚瑟都无法摆脱母亲,两人只能在逼仄的空间里维持“不正常的共生关系”——亚瑟成年后,他和母亲依旧睡在一张双人床上,帮助母亲洗澡,跟幻想的情人约会后带着香水味和母亲一起跳舞,很多细节都显示了两人的关系超乎寻常,超过了安全距离,这在美国的文化语境中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弗洛伊德解释说:“超我保留了父亲的性格,同时俄狄浦斯情结约束越强大,它屈服于压抑就越快(在权威、宗教、教育、阅读的影响之下),接着,超我支配自我会更严格,超我是带有强迫性质的专制命令,亚瑟身上的俄狄浦斯情结越是强大,本我和超我的抗争越是激烈。”[5]母亲所代表的超我与亚瑟的本我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亚瑟得知童年的悲惨真相后,意识到母亲所代表的“为他人带来快乐”的超我目标不过是谎言,自己人生本就是悲剧,本我意识战胜超我意识,亚瑟毫无犹豫地解除了双方的“共生”关系,将母亲杀死。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影片《小丑》主人公亚瑟的一系列行为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其怪诞行为背后隐藏的本我超我冲突和俄狄浦斯情结,在电影背后是精神分析领域下对人的个体精神世界的深刻认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此类心理影片的实践创作还是理论创新,都需要继续加深对电影精神分析学说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韩振璐.从经典到现代:精神分析电影美学发展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

[2]夏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吕丽霞.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美国心理影片解读[M].电影文学,2016.

[4]孟丽秋.人类心灵的深层探索——潜意识的生成及其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

[5][奥]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林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小丑潜意识
幽默的小丑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勇敢的小丑
我像一个小丑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