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动的音符

2020-07-04靳雪欢

戏剧之家 2020年18期

靳雪欢

【摘 要】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是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音乐的重要环节。因此,文章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利用科尔文手势和图形谱提升音准能力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科尔文手势;图形谱;音准能力;音乐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8-0088-01

科尔文手势与图形谱都是十分常见的音乐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提升音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科尔文手势融入音乐训练

(一)基于科尔文手势,构建音高概念

训练小学生音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与理解音高概念,进而可以在行动与感知上掌控音高,从而提升歌唱准确性。丰富准确的音高经历和经验,可以提升音准训练效率,而丰富的经验与经历同唱和听关系密切。所以,老师需要从唱和听的角度,通过科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将音高概念树立起来。比如,训练《我愿住在童话里》这首歌的音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准概念,利用“楼梯台阶”“树木”“长颈鹿”等图片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认知“高低”的概念;利用“小号与大号”“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声音识别,引导他们对高低声音进行识别。并且把科尔文手势引入其中,利用歌谣的方法,引导他们对唱名进行学习。

(二)运用科尔文手势,强化音准感知

可以利用比较法对学生音准进行训练,这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音准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对《母鸡咯咯叫》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轮唱训练,首先锻炼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其次,把音准训练参考标准建立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清晰地认识音准,进而有助于音准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科尔文手势,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是重要内容,而且,小学音乐教学以合唱能力培养为重要目标。为了更加标准地进行合唱,应该提高对学生的音准训练。在此期间,通过科尔文手势,可以把歌曲合唱难度降低,让学生感受多声部演唱的魅力。比如,在对《嘹亮歌声》的合唱教学中,老师通过科尔文手势分开训练声部,分别通过左右手进行声部内容演示,而且在合唱时,通过左右手的指挥,让学生完美展示不同的旋律,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控音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图形谱走进音乐学习

(一)眼到,通过图形谱进行歌曲结构的梳理

音乐是实践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它不像美术作品、文学作品能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能供人们对比、品味和分析。在授课过程中,笔者觉察到,通过图形谱的应用,能够形象、清晰地幫助学生认识音乐,进行段落划分,让学生轻松把握音乐结构。

案例分析:歌曲《郊游》,它的旋律在一个八度之内,并且运用了动机重复、同音重复的手法,歌曲较短,但有很多变化存在,聆听时给人一种杂而乱的感觉。此时,笔者通过图形谱,把歌曲的基本结构直观呈现给学生,如图1所示。

(二)心到,通过图形谱让学生把握音准旋律

音乐细微的变化被学生感受到后,需要教会学生感受细腻的音乐旋律。通过图形谱进行音乐教学,我们需要控制好旋律、音高、句式长短的走向,特别是歌唱教学中,把视唱环节安排到课堂中,把歌曲的唱名在图形谱上适当标注出来,这对模仿唱名带来很大帮助,并且为培养小学生识谱能力奠定了基础。

案例分析:歌曲《时间像小马》,节奏富有规律性,对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进行模仿。在学生熟悉了歌曲之后,将律动转化为图形谱,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跟着律动聆听完歌曲的第一部分,用一个小点标记在了马蹄印5(sol)、马蹄印6(la)、马蹄印7(si)的下方。马蹄印越向上,声音越高;如果马蹄印向下,就是低音。在感受了这些细微的变化后,对于图形谱的直观呈现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的注意力会转向音高变化以及旋律的走向。

应该注意的是,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利用图形谱教会学生把握基本旋律,再将律动转化为图形谱。老师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律动时,需要向学生暗示那些细微的变化,让他们更好地感受。

三、结语

科尔文手势和图形谱是培养小学生音准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寻找好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特征,通过科尔文手势以及图形谱进行音准的训练,把握两种方法的应用时机,科学开展训练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音准的趣味性训练中,感受音和音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强化他们对音乐节奏、情感、旋律等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顾粟.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J].黄河之声,2019,(12):127.

[2]邱若伊.浅谈旋律图形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天地,2019,(04):28-30.

[3]谢燕真.探究图形谱对小学低段音乐能力的培养作用[J].北方音乐,2019,39(07):112-113+141.

[4]王敏.基于音乐核心素养下的科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黄河之声,2019,(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