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0-07-04王秋云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方法策略道德与法治

王秋云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科目,做好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即教育,将教育生活化,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育 方法策略

目前,尚有许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快速汲取知识,但缺少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极难学以致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修行式的课程,它应该深达学生心灵,体现于学生的举手投足。因此,老旧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这门课程,教师应该格外重视教学方法,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知识尽可能地归于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道德,在生活中适应法制,如鱼适水。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才有趣、有道、有智,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生活化,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现学以致用的同时,还可以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知识汲取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活场景或社会事件,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拓宽眼界,使其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推动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的侧重点更加倾向于语、数、外等应试科目,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处于边缘化地带。教师为了提高应试科目成绩,往往会压缩该科目的课时和教学资源配比,这导致其与新课程改革目标南辕北辙。生活化教学理念有利于打破当前的教育格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在决定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教学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想实现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教学目标生活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便是: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极联想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场景,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该内容的积极性,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教材的编排更加趋于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但由于教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完美,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出现了较大出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规避类似问题的发生,将教材上比较刻板的知识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相结合,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使学习内容更加生活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目的。

例如讲《不做“小马虎”》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马虎行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马虎行为,并对马虎行为做出相应反思;初步体会自己马虎给他人带来的不便;认真分析出现“马虎”行为的原因;积极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更加充分地理解。并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利于教师做出正面积极地引导,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健康的学习与成长。

2.教学方法生活化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授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因此“填鸭式教育”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情景教学法是指建立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感受,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种下“认真听讲”的种子,在接近真实的体验中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内容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学生来说,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知识与身边人和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模拟教学场景的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书本内容,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将教学内容从课本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需要格外重视。有趣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 曾笃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理导航》2019年第9期。

[2] 陈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探讨—回归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8期。

[3] 陈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考试周刊》2019年第44期。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育方法策略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以“生活”为眼,定格美好瞬间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