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发展思考
2020-07-04储伶丽郭江
储伶丽 郭江
[摘 要]中国和东盟在老龄化问题上存在着相似的特征,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也具备开展老龄服务贸易与合作的基础。从中国、东盟老龄服务业的发展政策和现状出发,探讨了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的可行性,论述了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的路径与合作前景。
[关键词]服务贸易;老龄;中国;东盟
[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章标识] A [文章编号] 2095-3823(2020)06-0019-04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Aged Service Trade
Chu Lingli1 Guo Jiang2
(1.Business School, Xi'an Translatio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05;
2.School of Economics,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Shaanxi 710100)
Abstract: China and ASEAN shar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issue of aging, face common challenges, and also have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services and cooperation in aging servi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China-ASEAN's aging service trade, and discusses the path and cooperation prospects of China-ASEAN's aging service trade.
Key Words: Service Trade; Aging; China; ASEAN
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显示[1],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仍在继续加深,东亚和东南亚65岁或以上人口的百分比将从2019年的11%增加到2050年的24%,老龄化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虽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老龄化进程各有不同,但老龄化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能否在人口结构快速转变的过程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探讨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服务业合作与贸易的可行性,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老龄服务贸易提供文献参考。
一、中国老龄服务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一)中国老龄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随后政府部门密集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与文件,涵盖了财税政策、投融资、就业等多方面。2015年民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78号),提出推动形成“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养老服务发展体制机制。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3号),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连续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国办发〔201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59号)等文件,对老龄照抚服务和老龄保险服务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项部署。
《2019年國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业,对老龄服务机构给予相应扶持,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3月29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具体部署了支持老龄服务业发展措施建议。2019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该规划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决心,提出坚持积极应对、共建共享、量力适度和创新开放的基本原则。以上政策文件为老龄服务业的发展指出了具体的方向和范围,也为老龄服务业的国际开放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中国老龄服务业发展现状
1.多元投资格局已经形成,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自《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颁布以来,中国的老龄服务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政策的积极鼓励下,老龄服务业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强烈关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已经从1978年的8000多家服务机构,扩大到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型养老设施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5万个。一些国外投资机构已经非常关注中国的养老机构投资,如富达国际明确表示看好中国养老投资前景,为中国的养老投资机遇而来;美国一家擅长养老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机构有望入股境内一家养老相关投资机构,预计入股10%,最终交易有待监管部门批准。一些相对成熟的国际老龄服务机构,也已经开始投资中国老龄服务市场。如Cherish Yearn 公司在上海投资建设养老公寓,日本最大养老服务企业“日医学馆”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美国最大规模养老机构Fortress Investment针对中国老龄服务市场投资规模高达10亿美元,法国健康产业联盟推出了2018年版“中法携手共同为老人服务”养老产业手册。另外,美国养老服务连锁机构的管理经营规模理念也被引入到大型外资养老项目中使用,如镇海LR高端养老项目等。除此之外,中国老龄服务市场也纷纷引入了来自于日本、英国等多区域的老龄服务项目。
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中国已经建成了较为成熟的多元化的老龄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老龄服務供给市场。随着老龄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老龄服务业市场。
2.产业创新加快,智慧养老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北京市从2013年就开始推进的“智慧社区”建设,全国老龄办也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的智能化老龄服务示范基地等[2]。到2018年,全国共有238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其中79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130条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和29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这些都是以网络服务平台或研发技术为主要内容,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智能终端,有效实现针对老年群体需求信息相关的感知、传输、分步及整合等工作对应资源的共享,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智能化老龄服务业项目和“互联网+老龄服务业”的深度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养老成为中国老龄服务业的发展新路径。为了进一步鼓励智慧养老的发展,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2017〕25号),为进一步智慧化老龄服务质量提供了指导性文件,有效地推动了智慧化老龄服务的发展。据测算,2019年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二、东盟国家老龄服务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东盟国家的老龄人口增长率已经位居亚洲第二,老龄化发展步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加坡和泰国为较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据新加坡政府统计,2018年,65岁以上居民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为13.7%,预计2030年将达到23%。截至2016年年底,泰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了15.63%,预计到2040年,泰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700万,超过该国家总人口的25%,成为东盟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3]。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南和马来西亚也将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的转型。为此,东盟国家政府纷纷制定了各项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
新加坡政府为了弥补中央公积金(CPF)制度的漏洞,推出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CPF LIFE)。在养老设施方面,新加坡政府出版了《不要摔倒》小册子、居家老人智慧警报系统、乐龄公寓等。新家坡的退休制度改革也在积极推进,目前正在探讨将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2岁提高到65岁,重新雇佣年龄从67岁提高到70岁。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以及癌症治疗方面的领先优势,使得新加坡医疗旅游逐步成为市场热点。新加坡的老龄服务企业在发展初期就将视野投向广阔的亚太甚至全球市场,这些企业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抢先布局,获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泰国政府积极出台了老龄人口再就业、延长退休年限和设立退休人员养老基金等措施,专门设立解决老年人就业和相关问题的部门。泰国的医药行业和医疗保健行业蓬勃发展,老龄房地产业、老龄健康旅居也独树一帜,成为老龄服务业中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部门。泰国的智能化产业、房地产业也非常重视新兴老龄服务业的发展,积极研发创新性的老龄服务产品,如护理机器人、定制化老龄住房等。在国际老龄服务方面,泰国政府于2016年11月22日推出了“十年养老签证”,试图通过泰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国家老年人来泰国养老。
越南、马来西亚政府在养老基础设施、医疗等方面也制定了很多政策与方案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些大城市正加快老年就医、住房、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在国际老龄服务方面,马来西亚政府推出“第二家园计划”,吸引了大量中国老年人到马来西亚定居。
总体来看,东盟多数国家在老龄化的应对方面都采取了相当有效的措施,并以积极的方式建立了东盟国家老龄服务业的大市场,很多产业也已经形成了优势鲜明的国际竞争力,这为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的可行性
(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框架为开展老龄服务贸易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影响力、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2007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为加速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2019年11月4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会议签署的联合声明,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合作关系。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框架的建立以及贸易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区域内国家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已连续10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表示中国—东盟双方产业承接的梯次性和互补性不断增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 等新领域合作步入快车道。
由此可见,中国—东盟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合作框架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果,在该合作框架和制度安排下,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将会实现快速发展。
(二)中国—东盟各国在老龄服务业发展中存在比较优势,为老龄服务贸易奠定了市场基础
中国同东盟国家地缘相近,海陆相连,文化交流密切。东盟各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港口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是“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关键区域,这些为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老龄服务业的发展上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存在区位和资源的优势互补,非常有利于相互合作和贸易。例如,新加坡在老龄照抚、老龄金融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正在积极开展老龄照抚和老龄金融的对外投资业务,在中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泰国在老龄旅居产业和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中优势明显,已经形成了服务水平高、特色明显、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而中国地域广阔,老龄人口基数庞大,老龄服务市场非常巨大,整体营商环境具有比较优势,与东盟国家形成了较强的互补性差异[5]。由于东盟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存在差异性,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也各有特点,可以通过开展老龄服务贸易,进行老龄服务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迁移,更好地挖掘人力资源潜在价值,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输出输入国的经济持续增长。
(三)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与合作是应对国际老龄服务业竞争的有效途径
在全球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老龄服务业将成为具有巨大消费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6]。到2025年,东盟多数国家也就会面临人口逐渐老龄化的威胁。但是,同发达的老龄化国家相比,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国家,在老龄服务业领域都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唯有中国—东盟国家联起手来,进行紧密合作,在区域范围内培育老龄服务优势产业,方能应对国际老龄服务业的竞争,实现本国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
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2019年10月22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将进一步释放自贸区红利,在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领域将全面惠及自贸区所有协定成员的企业和人民。因此,借助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着力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推动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与合作的发展,是应对国际老龄服务业竞争的有效途径。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的合作具备发展条件,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经济贸易基础,并且各国在老龄服务业的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拥有开展国际贸易的良好条件。通过中国—东盟的合作和贸易,还可以快速促进本国的老龄服务业的发展与成熟,共同面向未来的老龄化社会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已经拥有了充分的发展条件。
四、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开展路径与合作前景
(一)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开展路径
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充分发挥各自在老龄服务方面的比较优势,利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为老龄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开展老龄服务合作与贸易,努力建立深入而持续的老龄服务贸易合作开发关系。
1.促进老龄服务企业的跨国投资合作与贸易
老龄服务企业是老龄服务业的具体运行主体。要促进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的开展,就要以平等开放的理念促进老龄服务企业在区域内顺畅地进行跨国合作、投资与贸易。第一,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运用多元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合理分工形成有竞争能力和国际运营能力的规模化老龄服务企业集团。第二,积极发挥各国企业的比较优势,重视优势龙头企业的国际投资与合作。引导老齡服务企业通过入股、重组、兼并等多种手段,在区域内进行跨国投资合作与贸易。第三,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对各类企业的国际化需求提供差别化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以经营理念、产品服务等要素开展跨国联合与合作。
2.促进老龄服务人员的跨国流动
老龄服务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要促进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的深入发展,就要通过配套制度的建立,保障老龄服务的提供人员及老龄技术交流培训人员更为自由的跨国流动。一方面,通过老龄服务人员的跨国流动,充分激发区域内各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带动老龄服务技术的区域流动。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老龄服务贸易,相互引进先进的老龄服务与技术以及先进的经营模式与管理经验,挖掘各国人力资源优势,培养更多的专业化老龄技术服务人员,使各国独特的老龄服务优势得以更好地发挥出来。通过老龄服务人员的跨国流动,带动老龄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通过国际贸易均等化效应,进而最终提高中国和东盟国家老龄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
3.推进老龄服务贸易的融合发展
老龄服务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很多产业部门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的发展都要依托于基本服务部门的发展,并且相互影响与融合。因此,在进行老龄服务贸易过程中,各国可以发挥服务贸易中的优势产业效应,开发出多元化的老龄服务项目,并进行融合式发展。如新加坡可以利用自身成熟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开发集老龄照抚、老龄地产、老龄金融及老龄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老龄服务项目,吸引国际投资与贸易;泰国建立起了国际化的健康医疗旅游服务贸易产业链,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产业打造老龄健康旅居服务贸易优势产业。中国在整体营商环境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综合发展老龄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老龄服务贸易,并集中优势发展老龄智能服务产业、“互联网+”老龄服务业等。
(二)中国—东盟老龄服务贸易发展前景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巨大社会转变中,中国与东盟作为最亲密的经济合作伙伴,必须要携起手来,共同迎接挑战,共享机遇。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东盟将会成为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老龄服务市场。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按照目前60岁以上老人2.4亿计算,假设所有老人基础消费500元/月,医疗服务费500元/月,失能失智老人占比达20%,护理费用1500元/月,则静态养老市场空间近4万亿,加上重病、居住、休闲娱乐等费用,市场空间约在4.5万亿左右。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这一数字将随之成倍增长。因此,中国—东盟老龄服务业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从需求层面来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老龄人群消费能力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和政府政策的扶持而进一步提升,未来的老龄服务需求有可能会比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老龄服务需求的加速增长将对老龄服务市场供给带来挑战。如何能够减缓老龄服务市场的供需矛盾,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惟有更好的促进中国—东盟开展老龄服务贸易,加强中国—东盟老龄服务业开发与合作,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老龄化社会。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R]. New York, 2019.
[2]王莉莉,杨晓奇.我国老龄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5(7):6-17.
[3]杨立雄.中国老龄服务产业发展研究[J]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69-76.
[4]马勇幼.泰国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 东盟国家中最严重[N].光明日报,2016-09-21.
[5]张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东盟营商环境差异与协同构建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7(2):27-32.
[6] 吴玉韶,党俊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郭丽春 曹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