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专业及其课程建设

2020-07-04翁则华翁华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才农村专业

翁则华 翁华君

摘  要 通过回顾“三农”问题的历史及其与人才的关系,分析当前地方高校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习惯观念、市场影响和评估产生的异化等问题,以及地方高校在为乡村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技支持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在反思和解决习惯观念和克服功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开设新专业、完善课程设置、开设农情通识课和农村创业就业教育等方法开展专业及其课程建设,逐渐建构起适合城乡融合的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及其课程建设的模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农情教育通识课;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6-0001-06

1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是在废除农业税,通过新农村建设完成若干农村系统性工程和农业农村三产初步得到探索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因此,实施该战略既是当前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然产物,也是突破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发展质量的困局的必由路径,是一次关于国家发展的重大理念的转型。报告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将解决“三农问题”提到极高的战略地位。后在此基础之上编制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中,专门提出要“强化振兴人才支撑”,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然而,由于受发展观念和理念的影响,地方鲜有独立建立涉农院校的,新中国成立后建起的一些地方中等农业学校,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带来的竞争,在改革开放后基本改为非农业院校。

乡村振兴不仅指农业的振兴,而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村三产协同发展、农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因此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既需要纯农人才,也需要能够贯通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通用型人才。但已改非农的地方院校退回去或新建设涉农院校皆不必要:对于前者,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地方的需要建设涉农专业;对于后者,地方院校可以通过专业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人才。本文拟在分析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及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及其服务提供参考。

2 从“三农”问题到乡村振兴看乡村发展的人才需求

任何关于发展的工作,人才总是第一需要的,所以企业与企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才有人才之争。农村发展自然也需要人才,但是由于“人往高处走”的本性使然,在一个国家的任何发展阶段,农村的人才总是处在流失状态。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人才原本就不足,再加流失,使其人才无结构可言,呈捉襟见肘之状。我国的“三农”问题虽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但其实由来已久,只是由于古代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自我满足于中央大国的小农经济而视之不见而已。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把国门打开,国人幡然发觉国家科学技术已落后于国际,开始兴建民族工商业等改造社会之举,随之渐有目光投向我国广阔而落后的农村。自此,历史拉开有识之士陆续登台演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序幕,而其中的“戏”正是從改变“人”开始的。

民国时期的农村“文化改造”与费孝通方案  我国近代受西方国家侵略的冲击,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乡村“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面临崩溃,乡村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激烈,从而造成当时的乡村经济萧条、治理失控、人才流失。民国时期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已有相当的认识,他们虽势单力薄,却义无反顾地投入重建乡村运动中,梁漱溟、晏阳初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通过争取到当时政府的有限支持,他们得以在五个实验县实行“乡建”行动。当时知识分子的“乡建”实验,大致有两种线路:一种可称为梁漱溟线路,该线路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价值取向,意图通过对传统社会组织稍加改造来促使当时乡村的现代化;一种可称为晏阳初线路,该线路有着鲜明的西方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意图通过“新民”的方式,实现当时乡村的现代化。尽管线路不同,但二者都看到了当时乡村的人的问题,通过对人的教化和知识武装着手实施。因此,他们开展了诸如“识字运动”“职教运动”等传播知识的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试验了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应对传统分散的小农经济缺乏资源支持、交易成本过高的难题,同时进一步组织人才到农村和培养当地的人才。这些尝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验地区农民的收入,但“乡建”者更多将此视作文化层面的改造,作为一种在当局管控下的有限自主范围内的民间行为,没有得到乡村的主体——农民的广泛理解和响应,一些典型也未得到推广,因此,两种线路同归于失败。

有别于“乡建”者以“文化改造”为基础重建社会构造的途径,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以经济建设方向为主的农村改造方案,该方案主要反映在其所著的《江村经济》一书中。该书基于社会学的调查和研究方法,对江苏开弦弓村进行了长期研究,因此,相对当时其他的“乡建”线路,该书提出的“乡建”方案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可惜该书当时以英文出版,再加国内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该书得到国内关注已是几十年之后,因此其学术价值远大于实践价值,但是其提出的乡村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期望通过以农民合作为基础,实现农村的工业化,以复原中国乡土社会的完整结构,实现农村现代化等,还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该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可以从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的发展中看到些许影子,而从当时乡镇企业到大城市和高校聘用退休企业家和专业人士的盛况不难推测,若实践他的方案,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才问题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文革”期间的农村改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直对“三农”问题保持高度关注。革命时期,毛泽东从阶级矛盾的角度分析认为,当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这是农民支持革命胜利的关键。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帮助部分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进而通过农会组织识字班和夜校等对农民进行文化和思想教育,从而争取到占绝大多数人口比重的农民的政治支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直至1953年春,农村土地基本实现私有化。这一进程的推动彻底打破了封建社会农村原有的所有制关系,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后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铺开道路。而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阵营紧张对峙的国际环境下,在苏联的影响下,出于稳定社会主义政权的考量,我国发展重工业意愿日益迫切。不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而要发展重工业,需要一定的资本原始积累。面对这样的窘境,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仿效苏联模式,采取一定程度上削减农民的利益以换取工业发展的“第一桶金”,农村支援城市建设,农业哺育工业的发展模式,并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设计将此模式固化。如针对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化”,限定只能由政府指定职能部门集中收购和销售。这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政府控制农产品价格,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获取农业剩余价值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95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式设立,控制农民不向城市自由流动,农民被捆绑在农村的土地上。同时,为繁荣农业发展,破解传统“小农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农村开始土地集体化改革,开始建立合作社,农民被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化生产,后续农村合作社通过运动演变成国家对农村经济高度控制的人民公社制度。

通过上述这一系列的制度设计,确实为我国的工业基础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农业发展方面也取得成绩;但因其长期忽视农村生产力低下的现实,遏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遗留下诸如农村人才追逐“城市户口”、不断外流的“后遗症”。

尽管如此,在这一时期,国家仍较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农村的改造,人的教育及其人才的重要性,通过设立农机站、农资经销部和农科所等单位,为农村提供了物资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批准和指派赤脚医生,基本构建了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同时在农村设立中小学培养农民之弟,直到“文革”期间提出“学校办在家门口”达到顶峰,而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又是当时培养“三农”人才的有力途径。当然,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教育规律以及各种运动对正常教育秩序的破坏,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的,这阶段的农村改造也以失败告终。

改革开放之后新“三农”问题及农村发展  改革开放为在“文革”时期遭破坏的农业生产注入复苏的活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建设等政策的出台落实,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整体以城市为偏向的发展战略中,“三农”问题在此过程中以新形态凸显。农民仍通过缴纳农业税,农产品和城市生产的商品间的非等价交换,持续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注入发展资金,从而造成农民不堪重负,农村干群关系严重紧张,不断有农民因此而抛荒离开农田,改革开放初期自发的城市人才向乡镇企业单位流动的现象发生逆转,乡镇企业也随城市化的加快而逐渐萎缩。

1996年,学者温铁军正式刊发文章提出“三农”问题;2000年,时任农村干部的李昌平撰文《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上书国务院,道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严峻“三农”形势。而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提高到重要的战略层面,“三农”主题在此后连续占据中央一号文件16年。在这16次聚焦过程中,一系列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不断制定出台,农业粮食产量上来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三农问题”得到诸多改善。但回顾这一时期的对农政策,重点关注的主要是农村的建设规划或农业的产业规划,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三农”问题的覆盖不够全面,政策的系统性、体系化不强的问题。截至目前,国家的“三农”问题仍未彻底解决,甚至有更多新的“三农”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出现,比如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

为此,涉农各方面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反思:为什么国家花大力气投入巨大,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新的问题仍以各种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呢?直至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才逐渐清楚起来。随着国家进入新时期,“三农”问题也同样进入新的时期,主要特征是其已不是单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问题,运用部分手段就能加以解决,而是具有综合性,需要设计整体的解决方案,然后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迭代,以推动农村全方位的系统改造。为此,从国家层面及时地制定了前文提到的《规划》,以期整体推进,创造性地解决“三农”问题,如此对人才的需求就不仅仅是量和质的问题,还需要有良好的结构,《规划》中也专门提出要以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问题及农村发展是一波三折,起始于人的教化与培养的农村改造运动,因为战争、决策失误、政治运动和发展观念偏颇等问题,使得“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没有形成长期的计划与机制,专业建设也付之阙如。尽管新“三农”问题出现后,国家从政策、财政和组织等诸方面入手扶持农业,直到免除农业税和开展新农村建设后,农村有了很大的发展,面貌也出现较大的改变,有些因地利等因素在现代农业体系构建及三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但农村非农化、空心化、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重要问题仍然凸显,个中原因正是由于人才问题使政策得不到较好的贯彻,资金得不到正确的使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出现瓶颈,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而此时的地方高校关注的重心仍旧是城市和工业,无暇顾及面向乡村的专业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在政策、资金等诸方面支持体系更加健全的同时,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是其生生不息的发展要素,应成为重中之重,地方高校理应通过专业建设,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3 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农村的关系分析

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当地城乡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的人才,然而改革开放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原因,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中对当前依然广大的农村有所忽视,甚至视而不见。地方高校主要关心其与企业单位的关系,而忽视其与广大农村的关系。

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  根据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中央部委直属高校100多所,其余均为地方高校。无论从地方高校的数量还是其在校学生数来看,地方高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占有基础性地位。事实上,恢复高考以来,地方高校为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40多年来国家和地方的高速发展,地方高校功不可没。

从地方高校的区域性而言,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与地方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承担着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可用人才的重任,为区域城乡发展提供智力服务是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好高骛远的现象,他們参照甚至照搬国内外一些研究性大学的方式进行改革,追求专业设置的多而全、科研成果的高大上,忽略了专业建设的地方性,结果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成绩乏善可陈,也失去了本应有的鲜明特色。

因此,地方高校要坚持自己办学的基本任务,还要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明确特殊性包含一般性,要坚持地方特色的办学方向,避免盲目跟随,从而真正把为区域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与技术和为地方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要务,进而因地制宜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地方高校对农村发展应起到的作用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地方高校应响应时代呼唤,从城乡均衡发展的角度,为乡村发展投放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高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维功能去看,地方高校应与当地农村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地方高校应成为农村各种人才培养的基地。现阶段乡村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像以前那样以单一农业人才为主,而是更需要懂经济、会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通过实践,在社会这个大学中学习,如农村出来打工的人员自学成才,回乡创业或成为村干部;也可以通过学校培养,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培养。但前者是个别的、无持续性的,而后者则是成批的、较可持续的。因此,要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主要应依靠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

2)地方高校应为农村文化传承提供支持。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大部分时间在农耕文明中孕育,广阔乡村承载着厚重文化历史传承。而现状是,有些乡村正逐渐成为空心村,在这些乡村,文化的流失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一些发达起来的乡村,因为物质和观念的变化,乡土文化也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应有研究、甄别和保存乡土文化的紧迫感。对这些工作,社会各部门没有比地方高校更合适的,地方高校应自觉担负起这项工作,为农村文化传承提供支持。这项工作不仅有精神价值,也附有物质产品所不具备的经济价值,近年兴起的乡村旅游即是农村文化此种价值的体现。

3)地方高校应为农村的生产和管理现代化提供支撑。尽管现阶段的农业科技已有很大的发展,但与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起来,还有相当的滞后,因此在农村经常还能看到与现代科技水平不相称的劳动方式,如还用牛耕地,靠人力种田和管理等。这是因为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再加“分田到户”的耕地分配形式,农用机械的适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地方高校应自觉地为当地农村的生产和管理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开展地方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研究,以提高智能化水平为手段,提高农业设备和机械的适用性,从而在较高水平上实践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

基于上述三方面,地方高校应与当地的乡村有更紧密的联系与互动,像梁漱溟、晏阳初等老前辈那样,深入乡村、了解乡村,为乡村振兴把脉;以高校的智力优势,从乡俗层面到现代化层面,为乡村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咨询;开设讲堂,以开启民智;参加建设,以促进城乡的全方位融合。

当前地方高校专业及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要在人才和智力服务等方面对乡村提供支持,要通过专业及课程建设来落实。然而由于习惯的观念、学生就业、高校评估等多方面原因对乡村的忽视,使得地方高校当前在专业及课程建设中与农村若即若离,没有在培养农村人才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当前地方高校培养模式影响下的专业建设,甚至有意无意间将农民子弟带离乡村,推向城市。

1)地方高校办学的理念问题。西方高校原为培养神学人员、牧师和政府管理人员的博雅教育,自工业革命后,科技知识呈爆炸性增长,高校为适当工业和城市化需要,将科技知识引入高校,逐渐转向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各种人才,结果不仅专业细分、课程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办学的观念和目标发生重大改变,高校出现功利化趋势。我国现代高校的办学模式正是在西方发生这变化之后引进的,而后迫于局势,未有消化反思的时间,即进入追赶道路,基本是毫不犹豫地为工业化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苏联着手进行院系调整,更加强化了高校的这一办学目标。高校虽在“文革”时期发展有所停滞,但其后仍基本延续原先的办学目标。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西方高校的通识课模式,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至今地方高校在“培养人”的虚化目标之下,主流仍是面向城市和工业培养人才,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除了涉农专业和学校,仍将农村边缘化,甚至不予考虑。在高校就业率统计方面,统计就业的职位几无农村工作的,这更凸显高校的功利化倾向。由此可以猜测,如果没有对这一办学理念的反思,地方高校提出教育改革也罢、创一流也罢,仍会就原来的道路走下去。

2)地方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受市场的影响。在上述习惯观念之下,地方高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极易受市场的影响,难以摆脱功利化的窠臼,专业和课程的实用化倾向不可避免。由于新学科、新产业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地方高校的专业及课程建设只能被动而行,在跟随市场及模仿名校的过程中,专业同质化严重,课程开设的质量也难以保证。结果是学校规模增大,专业不断增加,课程数成倍增长,但受制于人财物的不足,随即出现教学资源紧张、管理困难,引发有限的师资及教学时间与庞大的课程量等矛盾,不得以为应付这些矛盾而出现注水课程,教学质量不升反降,高校教学评估也因此启动。市场驱动下的地方高校无法静心思考办学问题,不要说与当地乡村发展相联系,就是与当地的企业单位也难建立起深度的联系,对当地企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及其智力服务也很有限。

3)评估对地方高校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异化。高校评估是有关部门对高校人财物各因素在其教学活动中的影响进行价值评价,评价其效用并就其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的行为。由于评估的好坏关涉学校的声誉与领导的责任,因此,评估对高校的办学具有指导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尽管自2003年开始高校评估以来,高校评估指标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仍受“科学化”的影响,各种显性的可测量化的指标占据重要地位,而像专业开设的地方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难以测量的指标,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手段也相对较少,而对专业及其课程建设与乡村关系仍没有见诸地方高校的评估指标。因此,当前的高校评估对地方高校来说产生某种异化,他们追求评估指标的漂亮,而疏忽了高校的核心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更不能引导地方高校与乡村的人才及其发展建立联系。

4 基于乡村振兴的地方高校专业建设

乡村振兴的实质是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相应需要大量既能在城市工作,又能了解与适应农村的通才。一方面,因为现代农村的三产发展、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等方面与众多专业的课程有着互通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组织,将城乡的各种工作方法和职业技能贯通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建设,科学地设置课程及其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培养学生适应城乡生活,在城乡均能找到适合他们工作和发展的事业。如果专业建设科学恰当,不仅可以为农业农村培养人才,还为学生拓展了职业的空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地方高校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而且应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组成部分。然而要切实成为乡村振兴“力量”和“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就要将专业及其课程建设有效地与乡村振兴建立联系,有效地、可持续地为乡村培养人才。为此,地方高校要从解决习惯观念问题开始,逐渐建构起适合城乡融合的特色专业及其课程建设模式。

对专业及其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  前文已分析当前地方高校的专业及其课程建设忽略了乡村人才的培养及其对乡村发展诸方面的支持,其原因主要来自习惯观念、市场的影响和高校评估的异化。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的支持,如果不给予较好的解决,并时刻加以关注,即使因为形势的需要,地方高校会不自主地将专业及其课程建设与乡村振兴联系起来,也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非内源性的做法将会退去,其专业及其课程建设又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因此,地方高校要开展基于乡村振兴的专业及其课程建设,就要深刻反思这些做法的思想观念源头,去除习惯观念,克服受制于市场的功利主义思想,以及与评估结果相对应的眼前荣誉,以利于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及其课程建设上,实际是一次重大的办学范式的转变,因此难以一蹴而就,要有经受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曲折和不理解的思想准备。

地方高校专业及其课程建设的方法  基于当前乡村间的差异、乡村的不同发展水平、城乡之间的关系,以及政策和人们的城乡观念等,一刀切的专业及其课程建设是需要注意避免的。同时,在进行过程中应边实践、边总结,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适合城乡融合的专业及其课程建设模式。

1)增设乡村振兴所需的新专业。地方高校要根据乡村振兴需要以及学校的办学条件,在政府的支持下,开设一些涉农专业以及城乡融合的专业,比如园艺、茶学、果蔬和水牧业等专业,培养当地用得着的优势农水牧的种养殖人才,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水利工程等城乡规划人才,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方面的乡村治理人才,文化保育、古建筑保护方面的文化人才,金融、医疗、物流方面的农村服务人才,等等。地方高校基于地方在为学校构建合理的专业结构的同时,也为乡村构筑起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2)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在专业及其课程建设中,地方高校要重视专业的改造,而不轻易开设新专业。城乡发展到现在,已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和可通性,因此,通过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即可培养城乡通用型人才。比方金融方面,增加一些农村金融的知识;机械方面,增加一些农业机械方面的知识;化工方面,增加一些农药和化肥等方面的知识;电子商务方面,增加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等等。这些增加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度和多少等要素,既可以按单立的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设置,也可以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成一门新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打造新学科,提升支持乡村发展的科技水平。

3)加强农情教育。由于前文分析的习惯观念的原因,尽管我国有广大的农村,但地方高校很少或没有农情教育课程。因此,农村出来的学生对农村也只有对家乡的那点儿了解,城市学生对农村则基本不了解,他们对于农村大多不是诗意的了解,就是等同于落后的同名词。地方高校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与开设思政课等课程一样,在各专业设立农情教育通识课,让学生及早地了解当地农村,了解当地农村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生产产品,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尽可能在读书时就让他们树立起建设乡村的志向。

4)安排农村实践。中央各部委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也取得一些成果,但还不够深入和普遍。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农村,地方高校要将农村实践安排进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到农村实践,深入农村产供销的各个方面,并像到企业单位实践一样开展实践讨论和写农村调查报告。这样既为有心到乡村创业或就业的学生,或希望在城乡间创业和就业的学生做个准备,也为毕业一段时间后又想回到乡村创业和就业打下一基础。另外,要高质量、高层次地服务乡村,地方高校可以在乡村设立一些与专业和学科相关的基地,与乡村合作开展“产学研”工作,有些高校已開始这项工作,这样有些学生就可以到这些基地实践,通过基地的工作,了解乡村的需求,以期在毕业后能较快地在乡村进行创业或就业。

5)开展基于乡村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与传统农民相比,更有创新性和创造力的农村人才更能适应乡村建设需要。而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工具,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目前,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互联网往往只是作为一种教学的工具使用,并没有跟学生所学的专业内容有深度契合,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双创”活动的能力。在专业和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关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何引导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创新创业最新信息,并进一步学会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创新创业;如何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进一步有效解决理论习得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改善,将极大推进地方高校人才的培养效果和人才后期转化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国富.以地方高校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9):4-5.

[2]付洁.新时期乡村振兴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117-118.

[3]韩嵩,张宝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以辽宁省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5):116-120.

[4]严瑾.高校新农村服务基地培养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

2018(5):40-45,93-94.

[5]袁博.浅谈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J].新西部,2018(14):45-46.

[6]张伟平,李期.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责任担当[J].学理论,2018(5):159-160.

[7]钟海.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黑河学刊,2016(5):30-32.

[8]罗一华.高校加强农情教育初探[J].党史文苑,2015(6):44-46.

[9]何天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4.

[10]刘旺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现代化意义[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EB/OL].[2018-09-2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331958.htm.

[12]仝志輝,孙枭雄.新时代乡村治理新体系之“新”在何处:基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比较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3):1-6,37.

[13]甘阳.《江村经济》再认识[J].读书,1994(10):50.

[14]张霞.费孝通早期乡村经济思想评述:基于《江村经济》的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3):71-75.

[15]宋亚平.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透视[J].江汉论坛,2017(12):5-15.

[16]杜瑾.新中国三农出路的探寻历程与当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猜你喜欢

人才农村专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