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高校作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04禹自颛
禹自颛
摘要:对当前音乐发展来说,计算机音乐制作对音乐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在这样的制作背景下,音乐的制作模式也随即开始全新的变革。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影响与改革模式下,高校的作曲教学逐渐出现了细节性的改变。本文就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高校作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计算机 音乐制作 高校 作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088-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音乐制作技術也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有了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大量的计算机音乐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计算机音乐能够直接影响到今后音乐艺术的推广与发展,也为音乐作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思路[1]。高校作曲教学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需要从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推进音乐的创新发展,以这样方式来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想要有计算机音乐制作方面的能力,就需要加强对计算机音乐制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开拓音乐作曲的全新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创作,实现音乐教学现代化的最终目的[2]。
一、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音乐制作本身就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水准高等诸多特点,计算机音乐制作的出现对传统音乐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对比传统的人工现场制作乐谱、配乐、配器,电脑音乐制作通过电脑完成诸多步骤,只要掌握相关的软件就能够顺利完成音乐制作,更好地让音乐创作人通过电脑软件进行音乐的制作[3]。并且,电脑音乐制作的软件能够更好地丰富本身的音乐资源,自由的配乐、配器产生出更加多样的音乐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激发音乐创作的灵感[4]。
在高校音乐教育方面,教师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没有办法进行实际的应用。在音乐制作技术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也只是通过乐谱、文字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记忆,再加上本身作曲的理论知识就比较抽象,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直接影响到最终教学效果[5]。使用计算机音乐的教学模式,现有的问题就会有所改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课程的内容讲解,随时播放音频,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教师讲解的同时,还能够重复听到音响效果,通过相关软件的帮助,教师能够及时讲解学生遇到的诸多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高校作曲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学内容也在这样的趋势下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在高校的作曲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于音乐创作人才的要求,需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以更好的模式来推进高校作曲教学今后的发展[6]。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科技发展中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各个行业的独特发展模式下,计算机技术按照实际的要求细化。高校作曲教学中融合计算机技术能够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问题,按照全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也能够不断吸收全新的知识模式,进一步使学生吸收作曲知识,将教学效果逐步提高[7]。
计算机音乐在现有的发展趋势下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在音乐教学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计算机音乐都能够提供很多崭新的音乐素材,不断扩展学生的技法创作空间[8]。计算机音乐创作不仅需要有传统的模式继承,还要有原则性的发展落实,在这样的共性下还有差异性的展现。
计算机音乐制作能够更加广泛的展现出高校的系统化作曲教学,让教师与学生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在这样实践的背景下,将理论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应用。教师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对于作曲知识的诉求,将课程的重心放在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方面,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程度,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查找自己的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地提升最终教学效果[9]。
三、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高校作曲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音乐制作就是以电脑为控制中心,数字音频技术为手段,将音源、采集器、合成器为代表的数字化设备为音频重点的现代音乐制作方式。计算机音乐能够给音乐制作模式带来全新的改革与创新,这样的全新技术改变了音乐行业的创作思想与理念,不断拓展音乐制作的领域[10]。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高校音乐教学方面的应用,能够改变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缺点,将教育与知识的学习整体优化升级,高校教师将计算机音乐应用技术有效地融合到高校的作曲教学中,更加有效地推进今后高校作曲的发展[11]。针对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高校作曲教学的应用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高校和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具体的教学环节需要将试听进行科学有效的集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样的教学目的,也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想要更好地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就需要有现代化的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辅助当前的作曲教学活动,以这样的方式更好地细化今后的教学效果[12]。本身和声的课程知识就容易缺乏实践性的课程内容,采用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规避该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升了最终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整体学习构建做出保证。
在和声教学内容中,乐器的使用以及概念性的讲解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内容,将理论的内容局限于曲谱方面,虽然其中会加入一些钢琴示范的演奏内容,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实践经验不足,很难让学生掌握到其中的精髓,也没有办法得到深层次的感悟与体会[13]。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和声教学很难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到实践的内容,造成哑巴和声的情况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办法更好地辨析本身的音响情况,这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和声思维的培养,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14]。
(二)计算机音乐制作在复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复调课程是高校作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块也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复调课程的教学没有创新性的内容展现,课程的实践性难度也比较大,从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很难让学生深层次的掌握不同的声部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复调综合知识与综合技能的掌握[15]。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模式引入到复调教学课程中,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能够从实际的教学方面对同一谱例进行多样性的音色变化,给学生呈现一种差异性的复调音响模式,以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以及音乐本身的学习体验[16]。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呈现不同的声部特征,在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技术下将不同的声部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就播放模式来说,各个声部之间的内容有效的连接不仅仅可以将知识体系进行积累,还能够交该课程的知识难度进行调整[17]。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课程的知识内容,为复调课程搭建比较扎实的基础,让学生能够从基础入手逐步进行实践的巩固,为今后的学习进行创新的模式构建,也能够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三)计算机音乐制作在曲式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是高校音乐作曲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同时也是高校作曲教学的重点知识。曲式分析本身就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音乐质量与视听效果,在音乐制作的学习中,曲式分析的内容必不可少,学生只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够在作曲创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才会有更加全面、整体的创作。在曲式分析课程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一边看谱例,一边听教师进行内容方面的讲解,这样的单一教育模式,再加上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使得学生没有办法激发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除此以外,高校的影响设备以及音乐教学手段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这样的局限性就会使得学生只能够片面的获得音响效果,没有办法整体性的感受音乐内容的体验,更无法让学生掌握对照分析的方法[18]。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进现阶段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专门的进行曲式的倾听与分析,不管作品怎么复杂,都能够通过简单哑音的方式进行其中声部的分离,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曲式学习[19]。同时,使用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方法能够对整个作品的速度、节拍等诸多内容进行内容方面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提升课程的灵活性。
(四)计算机音乐制作在配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本身配乐配器就是作曲知识中的关键部分,在课程教学方面,知识的比重也比较突出,在实际的教学阶段,采用传统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概念教学,学生对于实践也没有进一步的理解,配器的知识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作品创作与知识积累,假如在该部分学习方面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偏差,影响到整体的学习效果。
所以,将计算机音乐制作中的优势融合到实际的配乐中,学生需要从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积累,更好地调整课程的氛围,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更大程度的提升,也能够更好地展现计算机本身的优势。总之,计算机的流程操作会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让教师在有限的课程安排中不断提升课程的知识体系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作曲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计算机音乐技术虽然发展的时间还不算长,但是在音乐创作方面产生的影响意义与作用范围十分巨大,可以说计算机音乐制作与我国的音乐创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计算机音乐制作的研究工作在现有的音乐创作背景下不斷深入与提升,在高校的作曲教学中也有了进一步的渗透,逐渐开始朝着灵活的方向发展,变成作曲创作中十分关键的技术手段。教师在现有的模式上还需要不断加强对于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重视程度,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更好地进行系统化的内容调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就掌握音乐制作方面的基础内容,逐步进行知识的细化与完善,了解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技术模式,并科学合理的进行该项技术的应用,有效推进作曲的现代化教学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冰.作曲教学中河南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应用研究[J].北极光,2019,(11).
[2]黄宗权.落其实者思其树 饮其流者思其源——“第二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暨弗兰克尔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2019,(06).
[3]谭天红.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学生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钢琴教学的步骤与意义[J].北方音乐,2019,(17).
[4]郭栋.作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评《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9,(02).
[5]钟毅.推进学科建设发展愿景 擘画理论作曲教学新篇——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述评[J].人民音乐,2019,(03).
[6]王斌.作曲理论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索——评《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
[7]郑巧,郑弘.音乐创作与技法分析的音乐本体探究——评《作曲的基础训练》[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
[8]左佳.艺术院校作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集创作、表演、鉴赏于一体的教学设计[J].音乐创作,2018,(10).
[9]康炜.综合艺术院校作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8,(13).
[10]耿仁甫.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刍议[J].北方音乐,2018,(11).
[11]吕军辉.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教学工作坊的构建及策略[J].北方音乐,2018,(04).
[12]吕钰秀.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从“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议题说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04).
[13]龚晓婷.民族多声思维在作曲教学中的重要性——兼谈复调课教学中的相关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04).
[14]贾达群.音乐分析是音乐理论教学中学科转型和创新的标志——兼谈音乐学院作曲教学的创新[J].音乐研究,2017,(06).
[15]胡佳.作曲技术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复调音乐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17,(13).
[16]王正罡.应重视补齐音乐作曲教学中的这块短板——浅议作曲技术与理论教学中应加强中国古代作曲技术及理论的教学内容[J].市场论坛,2017,(06).
[17]曲笛,曲广利.作曲教学中音乐创作能力训练的思考——评《作曲的基础训练》[J].新闻与写作,2017,(06).
[18]于巧.立足教材,零起点走进作曲教学——小学音乐课堂作曲教学的策略探微[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05).
[19]周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与艺术教学实践[J].音乐创作,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