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童谣数字化传承研究与应用

2020-07-04杨久俊时圆赵亚楠

艺术评鉴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微视频文化遗产动画

杨久俊 时圆 赵亚楠

摘要:苏州童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苏州童谣文化内涵的研究,了解吴地风俗、风土人情、地理面貌、建筑风格、民间体育活动、儿童游戏等。分析了苏州童谣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方法,应用动画微视频的形式赋予了苏州童谣新的生命,开创新时代童谣传承的数字化之路。

关键词:苏州童谣   吴歌   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承   动画   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015-03

一、童谣与苏州童谣的历史与现状

童谣,是儿童中长期流传的歌谣,也称儿歌。《现代汉语字典》中童谣有两种解释:其一“有韵的诗歌形式的儿童故事,另一解为“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中国童谣的历史十分悠久,《左传·僖公五年》有:“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列子·仲尼》有:“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 ‘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 ‘古诗也。”。

童谣蕴含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特征的文化特性,通过童谣做出了形象、逼真的描述。吴歌是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吴歌类型大致有:引歌、劳动歌、情歌、生活风俗仪式歌、儿歌、长篇叙事歌等。吴地童谣是吴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苏州童谣是吴地童谣的代表。传承和保护苏州童谣首先需要对苏州童谣收集、整理、归类,进行“固化”保护,科学合理地进行还原、修复与改造,保存童谣的“原真性”,避免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变,让其得以文字的形式原貌流传下去。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顾颉刚所著《吴歌甲集》就收录了许多今天人们仍然耳熟能详的苏州童谣。之后多部介绍苏州童谣的书籍相继出版。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金煦主编的《苏州歌谣谚语》。作为歌谣的一部分,书中收集儿歌29首。2015年车科编著《苏州童谣》,收集了年俗童谣、快乐童谣、动物童谣、游戏绕口令谣、猜谜谣等六类童谣,共139首。朱光磊对苏州童谣整理收集,2018年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苏州话童谣》。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的《陆志明苏州童谣体育游戏画集》以童谣配图的形式,介绍了多种与苏州童谣相伴的儿童游戏,是童谣传承的一种新的尝试。

目前对于苏州童谣保护传承大多仅局限于采集,多以书面或音频形式记录下来,缺少对其文化价值及内涵的研究,更缺乏利用数字化手段与现代化方式对苏州童谣传承与发扬。周作人指出,收集和研究歌谣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文艺的”,即文学审美意义;另一方面则是“历史的”——— “大抵是属于民俗学的”的意义。面对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的形式将会产生重大转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智慧正在网络语言和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任何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弘扬。童谣传承的研究视域也由“口传书写”的探讨转向“口头传承——书写——多媒介”的传承研究。

因此,本文以上述文献中所收集的童谣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民俗文化内涵和审美教育功能,并尝试用数字化和科技手段对苏州童谣进行保护、传承和发扬。

二、苏州童谣的文化内涵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文坛贤能辈出,绘画、书法、篆刻、诗文流派呈现。苏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苏州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根基。想要深入认识和研究苏州历史和文化,不能忽视苏州童谣文化内涵的研究。苏州童谣的种类很多,反映了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首来阐述。

(一)苏州童谣与吴地风俗、风土人情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童谣与民众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浓缩了生活中的市井百态,夹裹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童谣,作为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纷纭的民俗事象,是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苏州童谣亦反映了儿童生存的那个社会的历史、民俗的内涵,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吴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貌,传达了苏州地方民俗文化传统。

童谣《十二月风俗山歌(一)》讲述十二个月里苏州地区的风俗,“……四月十四白相神仙庙,神仙花,神仙猫,神仙乌龟神仙糕;五月端阳龙船闹,七里山塘闹滔滔;六月里白相赤脚荷花荡……看会要到十月朝……”。苏州阊门内下塘街,奉祀“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农历四月十四是吕纯阳的生日,传说当天吕纯阳要化身乞丐、小贩,混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因而逢此盛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扎神仙”的风俗至今仍是苏州一盛事。六月苏州百姓多坐船在水上纳凉,有“荷花荡赏荷”之雅事,“六月二十四畫船箫鼓竞于荷花荡”。更有“白公藕”的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乃吴地荷花生日,当时苏州太守白居易得友人赠荷花,梦中荷花仙子赐白莲子,山塘地区下莲子雨,苏州始有白莲花。现今“荷花荡赏荷”的风俗已不见,只能从童谣吟唱来想象当时的“白相赤脚”景象,“白公藕”传说也几近无人知晓。

“正月初一吃圆子,二月里放鸽子,三月清明去买青团子,四月蚕宝宝上山结茧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里摇扇子,七月莆扇拍蚊子,八月中秋剥剥西瓜子,九月登高去打梧桐子,十月剥开枣红小桔子,十一月太阳头里踢毽子,十二月年底搓圆子。” 童谣《十二月》描述了苏州十二个月中具有代表性的风俗、饮食与季节变迁。每句以“子”字结尾,又名“十二子”。苏州人在正月初一、上元节吃圆子,范成大《上元记吴下节物》有写“撚粉团圆意”讲述了苏州人吃圆子,取新年伊始全家团圆之意。青团子是吴地一带的传统小吃,用艾草汁拌入糯米粉,再包裹进豆沙馅儿,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苏州养蚕缫丝织绢帛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吴江梅堰出土了丝绞花纹和陶蚕为证。秋季“打梧桐子”的情景现在已经难觅,梧桐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是旧时吴地儿童参与劳作的写照。苏州东、西山出产橘子,唐代就作为贡品,“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红橘绿时”。东、西山橘子红时,是苏州的一景。

(二)苏州童谣与苏州地理面貌、建筑风格

童谣《苏州七堰八城门》“苏州七堰八城门,三横四直泊舟航,三宫九观廿四坊,七塔八幢九馒头。”描述了苏州古城的旧貌。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有诗云:“半酣凭槛起四望,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对“七堰”有不同的解释,或认为是苏州城外七道防汛的挡水堤:李公堤,山塘街白公堤,太湖西堤,元和塘居家堰,吴江塘梅堰,斜塘支家堰,沈家浜钱家堰。或认为七堰是水城门,“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原本陆门、水门各八,后水门淤塞,‘堰为水城门。” “三横四直”指古苏州城的主要河道有三条横向、四条纵向。现今河道做了调整,已非旧貌。

童谣《苏州好》“苏州好,苏州妙,苏州各园林佼佼归,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西园虎丘山,这大地的风景真个灵,真个灵!”“佼佼归”意指非常好,童谣简单列举了苏州园林中有代表性的几处,让儿童记住家乡地名。

数字童谣是各地童谣中都有的一类,苏州童谣《数字歌》“一人弄,二門口,三茅观巷,司(四)前街;吴(五)趋坊,陆(六)家巷,戚(七)姬庙弄,北(八)街上;九胜巷,十全街。”将数字与苏州地名巧妙融于一体。幼儿学习数数同时也记住了地名。

(三)苏州童谣与民间体育活动、儿童游戏等

童谣有明显的寓教于乐的功能,既能启发儿童的智慧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品德和增长知识,又能使游戏中的儿童在唱诵时协调动作、训练儿童的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可以说童谣是大人对儿童进行的最早的启蒙教育手段,也是儿童最初认知世界的途径之一。

《绢踢踢出癞花头》“天浪一颗星,地浪一个人,一个癞痢头,绢踢踢出癞花头,跳、荡、跪、箭,花样经。嘭啊!一箭一脚,绢踢踢到仔盘门城门角落头。”吴地“绢踢”就是常说的“毽子”,踢毽子是苏州民间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游戏之一,童谣《十二月》有“十一月太阳头里踢毽子”,“跳、荡、跪、箭”是毽子的四种踢法。《我伲捉七子》“端台小台子,我伲捉七子,头把一手抓,两把蹚河泥,三把跳高山,四把拆羊屎。顺利做一遍,一局就胜利。”抛七子的游戏类似与现代的抛沙包游戏,幼儿学习计数同时也锻炼了手眼的灵活。还有幼儿拍掌游戏时念的《黄瓜开花拍大麦》“一箩麦,两箩麦,三手拍大麦,劈劈啪,劈劈啪,大麦熟,大麦香,磨面做馒头,馒头熟,馒头香,雪白馒头请先生。”

三、苏州童谣数字化传承与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及相关传播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及利用。贾秀清教授在《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领域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有数字化复制存储、数字化建模再现及数字化虚拟漫游和 4D 影像体验等几种应用形式。王小根在《吴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及其教育传承》一书中列举了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方法,有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微视频、数字故事、虚拟现实、体感技术及3D打印技术等等。

车科的《苏州童谣》附录了书中童谣音频光盘,朱光磊的《苏州话童谣》将童谣音频文件发布到微信,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可以在微信中听到童谣音频。目前对于童谣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仅局限于文字采集和音频录制这两种形式。不识字的幼儿,需要成人读童谣,解释童谣含义。童谣音频能让幼儿在不识字、没有长辈读童谣的情况下也能听到地道的苏州方言朗读的童谣。

相比传统的文字、口述等形式,童谣的传承可以借鉴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如采用微视频形式,或拍摄真人吟诵视频,或制作动画微视频等形式。苏州童谣的数字化和传承采用动画微视频的形式,经过精心设计的故事,不仅仅是吟唱童谣,而将苏州历史古迹、文化传说、传统民俗融入了童谣的传颂中。笔者近年一直积极从事苏州童谣本土风格的动画微视频创作,取材童谣《十二月风俗山歌(一)》“六月里白相赤脚荷花荡”及“白公藕传说”制作完成了三维水墨动画短片《白公藕》,再现了荷花荡赏荷花的盛景。取材自童谣《十二月》的二维动画短片《苏季》,短片开篇童音用苏州方言吟唱童谣,短片中的配音分别使用普通话和苏州话制作两个不同版本,即便是不懂苏州方言的人也能通过丰富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来了解苏州的传统风俗与饮食习惯。短片场景取材自苏州山塘街、平江路、木渎古镇,观者能领略苏州园林、古镇、古街的风貌。这种动画微视频是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创新性的完整结合,它赋予了苏州童谣新的生命,加深了人们对童谣的理解,激发观者灵魂深处的情感,启发人们的深入思考,更有助于童谣的传承与弘扬。

结合文字、音频、视频、交互设计等多种数字化手段,制作苏州童谣的微信小程序、移动应用程序、专题网站、教育游戏,将是苏州童谣的数字化传承与弘扬的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四、结语

当亘古而又常新的苏州童谣与现代科技相遇时,研究者们必将探索出一条新的童谣的数字化传承之路。探索有效的模式和途径对苏州童谣进行数字化传承,是民族文学、民俗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苏州童谣是童谣的典型代表之一,苏州童谣的数字化传承方式可以被其他地方童谣、谚语等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小根.吴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及其教育传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周国荣.泱泱老苏州[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

[3]王稼句.三生花草梦苏州[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刘旭青.吴越歌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车科.苏州童谣[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

[6]鲍东东.陆志明苏州童谣体育游戏画集[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16.

[7]朱光磊.苏州话童谣[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8.

[8]李扬.周作人早期歌谣活动及理论[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4,(04).

[9]贾秀清,王珏.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2).

[10]毕海,陈晖.北京童谣的文化教育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2015,(06).

[11]黄招扬.民间谚语的数字化时代传承[J].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

猜你喜欢

微视频文化遗产动画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动画迷,变身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