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背景下服饰文化翻译策略

2020-07-04王琛意蔺云

现代交际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文化传播翻译

王琛意 蔺云

摘要: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而翻译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播的环境下,服饰文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异化法、音译法、省译法等,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服饰文化的内容与选择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目的。

关键词:文化传播 服饰文化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069-02

我国素来有“衣冠上国”“锦绣中华”的美称,历朝历代服饰文化承载了各时期独特的人文风俗、民族智慧以及传统观念。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并非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融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因此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1]。传统服饰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时代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因此,实现对具有独特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进行有效、传播,使外国受众充分领会其中的深厚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广大翻译人员所需完成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文化翻译的传播内涵

本质上而言,翻译即为信息传播,是跨语际传播的一项重要手段。从传播学角度说,翻译活动中包含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等一系列传播要素,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各个领域信息的翻译研究也应当多方面着手,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翻译人员要全面研究原语传达内容、原语符号系统、译语传达内容等一系列影响因素。文化翻译为不同语际的文化信息搭建起连接的桥梁。“语际”差异,反映了翻译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文化翻译作为一项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传播活动,要求翻译人员结合目的语特征对源文化信息重新整合,与此同时要求通过重新整合原语符号实现对原语意义的还原,进而使目的语受众实现对原语表层含义与文化信息的有效接收。文化信息翻译有着较强的综合性,不仅需要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还需要做到对源文化的有效理解以及对目的语文化思维习惯的有效掌握。基于此,文化翻译需要在文化传播与交际效果间建立有效平衡,即一方面要求翻译人员尽量准确传达源文化信息中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在尽量准确传播源文化信息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做到紧紧围绕目的语受众,确保译文合乎受众的语用习惯,进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2]。

在传统文化翻译工作中,合理运用翻译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传统文化翻译传播会遭遇不小的困境,不仅要确保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形态与信息的有效传达,还要在翻译工作中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可读性。传统文化翻译和传播各式各样的影响因素,在翻译工作中表现为词汇不当、语法错误及语意传达不准确等问题,而本国与他国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在全面打破传播翻译原文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这一理论指出,翻译活动实则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人类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同时,从翻译目的法则的理念分析得出,翻译者在进行翻译中应用的策略需要基于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翻译目的论为文化传播下服饰文化翻译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色彩、款式、面料是服饰的三要素,先从服饰色彩、服饰款式以及服饰面料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展开分析。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转变与历朝历代的帝王、信仰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重要揭示了其中色彩崇拜的观念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不仅是一种自然颜色,还是皇权、尊严的象征;红色作为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喜庆、祥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社会上层、富人多穿颜色浓郁的绸缎服饰,而社会底层穷人则普遍穿着颜色灰暗的麻布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显著的尊卑等级之分,有冠类、饰品类等不同款式。例如,秦朝的冠式与官员品职相对应;隋唐官员朝服为朝参时的服饰;宋朝官员服饰承袭唐代制度;明朝冠冕只允许皇室一族在特殊时期穿戴;清朝冠式承袭满族旗服。另外,中国古代帝王服饰包含朝服和公服。例如,唐朝官服为圆领袍衫,宋朝官服为罗袍裙,明朝官服增添了“补子”;这也是不同官职的标志。清朝官服沿袭了明朝的补子,另外还设置有花翎。

三、文化传播中的服饰文化翻译策略

(一)异化法

异化法,是指结合既定的语法规则,依据原文的外在含义进行翻译,是译文的句法形式、语言表述尽量与原文相同的翻译策略。这是文化传播中服饰文化翻译较为适宜的翻译策略。在我国服饰文化翻译工作中,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存在一些共通性,如一致或相似的词汇、句式,为了实现对原文含义的准确传达,因此可运用异化法对我国服饰文化开展翻译[4]。一般而言,异化法可分成完全异化法、异化注释法等。

1.完全异化法

完全异化法,是指运用直译法对原文进行翻译。例如,将古代皇帝穿着的“龙袍”翻译为“dragon robe”,龙作为我国独特的服饰元素,随着我国服饰文化不断向全球各国渗透,当前国外群众对我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吉祥寓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传统服饰文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適当应用完全异化策略开展翻译。又如,还可将“马褂”翻译为“mandarin jacket”,将“蓑衣”翻译为“alpine rushes”,将“毡帽”翻译为“a flet cap”等。

2.异化注释法

异化注释法,是指英文直译与英文注释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例如,“长袖”是藏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其直译为“long sleeves”,则会使目的语受众误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着的长袖服饰。事实上,藏族服饰的长袖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长袖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前者通常要更长多,这是藏族人民所处的生态环境决定的。因而,为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性,翻译时可在译文中做适当补充,“long sleeves but which is much longer than our usual size for protecting against the cold”,以此让目的语受众准确了解藏族长袖的含义,认识其所能实现的特殊功效。又如,还可将“穿腰束腰”翻译为“upper garments with pieced fronts”,将“凤凰王冠”翻译为“phoenix cornet for a woman of noble rank”,将“品官朝冠”翻译为“offcials court hat with different top decoration and feather streamer diverstified according to the rank”等。

(二)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运用拼音等相同或近似的语言形式来传达词义的翻译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音译法可确保受众接触最接近原文的内容,传达全面准确的信息,在尽量保留原文表述方式的基础上表现其文化底蕴。音译法有完全音译法与音译直译法等。

1.完全音译法

完全音译法就是使用拼音来对原文进行翻译。例如,将战国时期的“深衣”翻译为“Shenyi”,将民国时期的“旗袍”翻译为“Qipao”。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与名称来看,完全音译法相对于其他翻译法可充分地实现对我国服饰文化信息的有效传达。

2.音译直译法

音译直译法即为用拼音与英文直译搭配的方式翻译。例如,将“包头巾”翻译为“Baotou head towels”,将“百子图”翻译为“one hundred children to indicate fertility”,将“中山服”翻译为“Zhongshan suit”等。对于字数相对多的服饰类型,运用音译直译法可帮助目的语受众更好地理解接受我国的服饰文化。

(三)省译法

省译法,指的是在翻译工作中为确保译文的流程通顺,在保证原文含义有效表达的前提下,对原文词语某些省略不译或一笔带过的翻译策略。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提到的省略并非对原文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因此不会破坏原文的基本含义。例如,过去女性常用的风帽“观音兜”,可省译为“cape”;过去用棠木制成的一种木屐“沙棠屐”,可省译为“patterns”。对此类“可有可无”的修饰词强行逐一翻译,势必会加大目的语受众的理解难度。在这过程中,可秉持服饰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在保证能够大体准确地对服饰文化特点进行描述的前提下,利用省译法来翻译。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的不断交融,在文化传播下,对我国服饰文化进行翻译,不仅要正视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还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不断将我国各时期独特的服饰文化,运用异化法、音译法、省译法等翻译策略,以更易于为广大目的语受众所能接受的形式传播到其他地区、国家,冲破不同文化差异之间的沟通理解障碍,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服饰文化,推动我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国际接轨,为我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獻:

[1]沈琳琳.传统服饰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策略选择与翻译原则[J].职教通讯,2015,9(21):32-34.

[2]张玉玲.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国服饰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8,153(37):98-99.

[3]沈琳琳,徐优明.中国传统纺织服装文化传播中外译策略与技巧[J].丝绸,2016,17(12):199-200.

[4]李金燕,隋丹婷.传统美学观照下的服饰文化翻译策略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15(6):154-155.

责任编辑:赵世鹏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文化传播翻译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