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粮中添加红棕榈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改善研究

2020-07-04郝志磊

家禽科学 2020年5期

郝志磊

摘  要:本文研究蛋鸡日粮中添加的红棕榈油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蛋黄色度的影响。实验选在养殖条件优秀的全封闭鸡舍进行,挑选对象为47周龄的健康海兰褐蛋鸡40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5%豆油,为了使各组日粮能值一样,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采用0.5%、1%和1.5%红棕榈油替代等量豆油,设为0.5%、1%和1.5%三个试验组。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哈氏单位及蛋黄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中蛋黄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线性相关。试验组的蛋重随红棕榈油的添加量也呈线性相关,其中1%和1.5%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0.5%和1%试验组相比于对照组,产蛋率、料蛋比都没有太大差异,其中1.5%试验组的料蛋比有所下降。可见,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红棕榈油,不仅可以改善蛋品质,有效提高蛋黄色度,增加鸡蛋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以改善蛋鸡的肠道和生殖系统,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是品牌蛋从业者替代合成色素的最佳原料。

关键词:红棕榈油;品牌蛋;蛋黄色度;类胡萝卜素;哈氏单位

中图分类号:S8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5-0016-04

现阶段随着人们对营养的认识度越来越高,蛋鸡养殖从业者开始推出各种各样的品牌蛋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但是大部分品牌蛋仅仅是通过蛋黄色度来衡量,而蛋黄色度又可以通过色素来调节,所以存在非天然的问题。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蛋黄色度的来源与蛋鸡日粮密切相关,其中类胡萝卜素起着关键的作用[1],类胡萝卜素不仅可以改善蛋黄颜色,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等功效[2],具有维持机体健康的作用,同时部分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可以在体内转换成维生素A[3],具有维生素A的功效,可以维持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促进蛋鸡肠道健康,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红棕榈油盛产地为马来西亚,是成熟的棕榈油果肉经过压榨得到,因其富含类胡萝卜素而呈现红色或者橙红色,经过检测其含有481.29mg/kg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和771.04mg/kg的E族维生素(生育酚183.21mg/kg和生育三烯酚587.83mg/kg),另外还含有2161.04mg/kg的植物甾醇、162.89mg/kg的角鲨烯和丰富的辅酶Q10。因此红棕榈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健康的餐饮用油和保健品,同时也可以作为色素的替代品及某些营养功能的成分的补充强化食物,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前景[4]。

红棕榈油可经过特殊的提纯工艺,使其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达到30000mg/kg、E族维生素的含量达到20000mg/kg,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功能。

本试验通过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红棕榈油,研究红棕榈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的改善,评价其对蛋黄色度的影响,可为品牌蛋的生產者提供一个改变蛋黄色度且能够提高蛋黄营养的天然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鸡蛋的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红棕榈油由山东中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类胡萝卜素含量≥30000mg/kg,E族维生素含量≥20000mg/kg,豆油购自烟台益海粮油有限公司。试验场地为山东烟台爱施文特蛋鸡养殖公司,蛋黄色度检测使用罗氏比色扇,其余项目均在山东中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配比  选取产蛋率、体重相近、健康度良好的47周龄的海兰褐蛋鸡40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为使各组日粮的能值一样,本次试验采取等量红棕榈油来替代豆油使用,且使红棕榈油的添加量达到实验要求。

基础日粮:养殖场自配日粮,不添加油脂,用于配制试验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1.5%豆油;0.5%试验组:基础日粮+1%豆油+0.5%红棕榈油;1%试验组:基础日粮+0.5%豆油+1%红棕榈油;1.5%试验组:基础日粮+1.5%红棕榈油。

试验期为4周,预试期3d,饲喂对照组日粮。

参照海兰褐蛋鸡养殖手册,制定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试验组日粮即按照要求使用等量红棕榈油替代豆油即可。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生产性能指标  从正式开始试验的第1天起,详细记录每天的产蛋数量、产蛋重量、死淘数量。每周定时结算剩余料量,计算周消化饲料量。根据记录的相关数据,以组为单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和平均蛋重,各项记录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产蛋率(%)=总产蛋数/(总鸡数×总产蛋天数)×100;

平均日采食量=(总投料量-剩余料量)÷(总鸡数×总产蛋天数);

料蛋比(%)=(总投料量-剩余料量)÷总产蛋重量;

平均蛋重=总产蛋重量÷总产蛋数量。

1.3.2  蛋品质  在试验期第1天和第28天,按照每组每个重复取2枚鸡蛋,每组共取10枚鸡蛋用于检测相关数据。将收取的鸡蛋洗净擦干,称取每枚鸡蛋的重量,然后将蛋打入多功能蛋品分析仪中测量蛋黄色度、哈氏单位等品质指标。然后将蛋倒入分蛋器中,分离蛋清和蛋黄,用分析天平称量蛋黄重量。

蛋黄比=蛋黄/全蛋重×100%

1.3.3  蛋黄类胡萝卜素  取各组鸡蛋蛋黄适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黄中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1.4  统计分析  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利用EXCEL软件对各重复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AS9.2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棕榈油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各组蛋鸡产蛋性能见表2。试验开始前,选取的4000只蛋鸡产蛋率、采食量及料蛋比数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试验4周后,对照组产蛋率下降最为明显,其中添加1.5%红棕榈油的试验组的产蛋率下降最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随着红棕榈油的添加量增多而出现增加现象,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随红棕榈油添加量增大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5%试验组的料蛋比较对照组下降0.04,差异不显著(P>0.05)。

2.2  红棕榈油对蛋品质的影响  各组鸡蛋的蛋品质数据见表3。开始前,各组蛋重、蛋黄色度、哈氏单位、蛋黄比例、蛋白高度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4周后,蛋黄色度随着红棕榈油的添加量增多而提升,且1.5%试验组蛋黄色度最高,比对照组的蛋黄色度提高了4个色度(P<0.05)。哈氏单位随红棕榈油添加量的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和1.5%试验组的哈氏单位显著增加(P<0.05),0.5%试验组的哈氏单位有所提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蛋重随着红棕榈油添加量增多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1.5%试验组的蛋重较对照组增加了1.2g/枚,差异显著(P<0.05)。蛋黄比例随红棕榈油添加量增大呈现增大趋势,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2.3  红棕榈油对蛋黄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各组鸡蛋蛋黄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见表4。经过4周试验后,相对于对照组,添加红棕榈油的试验组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明显提高且差异极显著(P<0.001),1.5%试验组蛋黄中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达到了最大,比对照组蛋黄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224%。

3  讨论

3.1  红棕榈油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試验中,饲喂含红棕榈油的日粮,蛋鸡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主要是因为红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最多)和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在蛋鸡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与维生素E共同对蛋鸡的生殖系统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卵巢发育,提高产蛋率。

3.2  红棕榈油对蛋品质及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哈氏单位是评价鸡蛋新鲜度的重要指标,哈氏单位的大小跟蛋白的高度及含量有关,蛋白分泌主要在膨大部,分泌腺依次分泌内稀蛋白、浓蛋白和外稀蛋白,包裹在卵黄外,而红棕榈油中富含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多的β-胡萝卜素在蛋鸡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能够维持蛋鸡体内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肠上皮细胞和输卵管上皮细胞),加强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膨大部上皮细胞的分泌能力,从而影响蛋清的品质和哈氏单位。

消费者普遍喜欢蛋黄颜色红亮的鸡蛋(蛋黄颜色在10级以上)[5],蛋黄的色度主要取决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6],而现在规模化养殖的蛋黄色度通常能达到6~8级,由于蛋禽本身不能合成色素,仅依靠采食外部食物来获取,因此现阶段大部分从业者采用饲料中添加合成色素来提高蛋黄色度,但这不能提高鸡蛋的营养,仅仅是从提高色度一方面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本试验采用的红棕榈油中因富含大量的类胡萝卜素使颜色呈现深红色,且非常容易在蛋黄中沉积,受热性也小,因此是提高蛋黄色度的天然油脂,不仅可以明显地提高蛋黄色度,而且使蛋黄中的营养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还提高了鸡蛋的风味。

4  总结

油脂是蛋鸡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在日粮中添加油脂可以促进脂溶性物质的吸收,并且具有调节免疫的效果[7]。本次试验验证了在日粮中添加红棕榈油的可行性。随着红棕榈油添加量的增大,蛋鸡的生产性能得到了改善,重要的是可以明显地提高蛋黄的色度,提高蛋黄的营养价值。本试验为品牌蛋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使蛋黄天然着色的方法和产品。

参考文献:

[1]  Brulc L,Simomovska B,Vovk I,et al.Determination of eggyolk xanthophylls by isocratic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J Chromatogr A,2013,1318:134-141.

[2]  Vieira A R,Abar L,Vingeliene S,et al.Fruits,vegetables andlung cancer ris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nn On-col,2016,27:81-96.

[3]  Islam K M,Schweigert F J.Comparison of thre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egg yolk carotenoids [J].Food Chem,2015,172:233-237.

[4]  潘开林.红棕榈油中功能成分的测定[J].粮食与油脂,2016,29(12):79-80.

[5]  Kijparkon S,Plaimast H,Wangsoonoen S.Sano (Sesbania ja-vanica Miq.) flower as a pigment source in egg yolk of laying hens[J].Thai Veterinary Medicine,2010,40:281.

[6]  赵国刚.日粮中添加天然和人工着色剂对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鸭蛋着色效率影响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7]  岳洪源.日粮氧化大豆油对蛋鸡脂代谢及抗氧化机能影响的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