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共生种养模式的探索
2020-07-04朱婷
朱婷
摘要:
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是一项以水稻为基础,运用田蟹的生活习惯,将合适数量的田蟹投入到稻田里饲养,明显提高经济价值及生态效益的新型种养方式。本文以稻蟹共生种养实验为基础,寻找制约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稻蟹共生种养;效益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08
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是将水稻种植与田蟹养殖有机融合起来的方式[1],稻田给予田蟹空间和水环境,而田蟹在为其除虫除草的同时,又能翻耕松土。这种模式生产出来的水稻绿色无公害,田蟹品质高、安全性有保障,可实现种植与养殖的双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椒江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非常适宜稻蟹共生种养模式的发展。适宜的生长环境,椒江区是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光照充沛、降水量较多,对水稻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水净土软,生态环境优良,很适合田蟹的生长;丰富的天然饵料,椒江位于长江入海口,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会产生丰富的浮游生物,水质优良能促进大量的田螺等生物的生长,这些生物充当了田蟹的天然饵料,使田蟹的品质得到提升。
1稻田改造与建设
稻田必须选择保水性好的水田,进而改造。在其四周底部开挖环沟,沟一般宽15m,深06m,便于施肥、撒药和捕捞;同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置过滤及防逃设施[2]。
2水稻栽培
21品种选择
依据田蟹不同生长期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栽种应选择抗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品种,综合考虑最终选择浙优1540。
22栽种准备
栽种前施足基肥,结合翻耕,同时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适当追肥。在插秧前3~5d,稻田需要用除草剂进行全范围除草。河蟹入田前10d开始禁用农药。
23适时栽种
施行育秧移栽方法,采取早播早栽、宽行密株的栽插方法。插秧时间为5月上旬,栽植密度行距30cm,株距10cm,并利用边坡效应,尽量增高田边和环沟两端的栽插密度。注重控水,栽插后可留10cm的浅水位,以升高田间温度利于水稻生长,随着气温升高和秧苗的生长,再逐步加深水位,从而使田蟹健康快速生长。
3蟹苗放养
31蟹苗选择
选择规格一致、肢体完整、活力强的蟹苗[3]。
32准备工作
蟹苗放养前10d用60kg生石灰对稻田水开展消毒,灭杀敌害;消毒后,沟内倒入腐熟的有机肥创造利于田蟹生长的环境。
33放养
蟹苗一般在6月初投入稻田。每公顷稻田约投放2万只蟹苗。
34饲料投喂
田蟹属杂食性甲壳动物,喂食参照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投饵法,混合荤素平衡,完成合理投喂。
4种养管理
41防逃管理
加固加高田埂;在田埂用PU薄膜和木桩进行围拦;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置过滤及防逃设施,构筑防逃体系。
42水管理
良好的水环境对田蟹极为重要,水中溶氧和pH值都有一定标准。在满足水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加深水位[4]。6—10月水稻生长期间,必须定时使用微生物药剂来改善水体质量。
43巡查
留意稻田整体情况,特别是水体变化和田蟹生长情况,周围的防逃措施也要关注,做到每天早晚2次巡查。
44病害防治
因田蟹对化肥和农药极为敏感,且病虫害较普通田少,要求养蟹的稻田不使用农药,以预防为主[5]。但消毒工作必不可少,田蟹入田后间隔10d每公顷用120kg生石灰化水消毒,并在饵料中拌合土霉素等药物辅以投喂。
5效益分析
9月下旬开始捕捞河蟹,每公顷稻田放养225万只蟹苗,可收获约188万只田蟹,市场售价80~120元/kg,产值16万元/hm2;10月中旬—下旬可收获水稻825t/667m2,产值363万元/hm2,合计产值1963万元/hm2;稻蟹种养成本土地流转费用、原料投入、飼料投入、人工投入共计95万元,首次垦荒投入约366万元,按3a换算折合每年成本是122万元,总投入为1072万元;稻蟹生态种养纯收入92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88。由于稻蟹综合生态种养,不用或很少使用农药和化肥,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稻蟹产品质量符合优质、生态、安全的特点[6],所以产品质优价高,经济效益可观。
6稻蟹共生种养方式普遍存在难点
61养殖方式相对粗放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目前的稻田综合种养方式与纯粹水稻种植相比较,不仅化肥用量没有减少,农药和渔药费不减反增。查阅相关研究资料,该种养方式农药和化肥的平均使用量减少幅度可达60%,因此必须改变粗放型的种养方式,科学适量少用药、少施肥,在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下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升经济产出。
62技术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大部分种养户都是从水稻种植大户演变而来,未采用稻蟹种养方式前对养殖行业从未涉猎,没有相关的养殖经验和技术,亟待主管部门召集开展相关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养殖技术和基础的日常管理外,更加需要对水质改善技术、污水排放减少等内容进行加强培训。
63销售渠道不稳定,好的产品没有售出好的价格
种养户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消费者对稻蟹共生种养模式产出的大米接受程度不高,综合种养产出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后,价格跟普通大米基本没区别,加上没有响亮的田蟹品牌,稻田养殖的田蟹价格也与市场价持平,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7]。
7对策建议
71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提升,向技术要效益
需要有针对性定向培养技术型复合人才,必须具备种植生产和水产养殖知识储备,通过复合人才下田指导,根据实地具体情况培训种养户有关稻蟹种养共生的基礎知识理论,如化肥农药的具体施用时间及科学使用量,以及基础的沟渠设施建设等。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对种养户实际困难具体分析,制定不同方案适应不同条件,促使种养户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8]。
72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向品牌要效益
目前“蟹田稻”和“稻田蟹”的真正价值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种养户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用生态无污染和绿色理念进行品牌设计与包装,进一步挖掘其应有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卖出应有的价格。
73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和普及
农渔业相关上级部门应该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和义务,积极扮演好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文件和办理流程的普及者和宣传员的角色。同时建议进一步简化土地流转程序,使其不成为农民种养事业的绊脚石,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8结论
稻蟹种养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融合,开拓创新了一种农业综合生产新方式,丰富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促进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这种方式经济效益可观,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种养共赢”的局面,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随之被唤醒,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鸣达,郝旭东,安辉,等.不同稻蟹模式对土壤团聚体腐殖质特征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03):306-310.
[2]李红伟.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53,56.
[3]张金龙.稻蟹生态种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9(12):42-44.
[4]李贺密,魏云亭,郭占峰,等.天津宝坻区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发展的调研报告[J].天津水产,2011(11):1-4.
[5]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8)[J].中国水产,2019(01):20-27.
[6]李可心,朱泽闻,钱银龙.新一轮稻田养殖的趋势特征及发展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6):17-21.
[7]吕东锋,王武,马旭洲,等.生态渔业中稻田养鱼(蟹)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03):51-55.
[8]范丽娟.稻田养蟹的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2018(04):97-98.
(责任编辑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