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视频软件中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探析

2020-07-04杨栋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互联网技术传播

杨栋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网络传播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网络视频软件传播生态文化理念的现状,体现为:生态文化理念内容碎片化、传播受众不重视、生态文化理念的内容缺乏多方合作制作机制等。提出了利用网络视频软件更好传播生态文化理念的策略,要加强多方合作,制作系统化的生态文化内容;增强受众的生态文化重视程度。

【关键词】 生态文化;传播;网络视频软件;互联网技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培育广大人民群众准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灵活度高等特点,利用网络视频软件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也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生产力发展方式,传播生态文化理念,谋求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生态文化理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我国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其中儒家思想中天地万物和谐一体,善待动物、植物和自然万物。而道家思想则认为宇宙以道为源,道产生了天地人物,人属于自然界,人与自然应当相互融合彼此协调。由此可见,这些传统文化思想里都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也就是生态文化理念。在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进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泛滥给西方国家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在面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时,西方国家学者进行反思,各种生态思潮不断涌现。西方学界有关生态理论的流派众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于生态环境的关切并提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其中,“生态现代化”理论流派、“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流派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2]

我国关于生态文化研究的成果也有很多,余谋昌从生态文化的层次出发,认为“生态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层面的生态文化是一种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广义层面的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3]因此,生态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这一核心理念,生态文化应当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区域内,区域内的群体与生态环境产生交集,并对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以及未来的生产发展方式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态体系。

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为了寻求人、自然、社会之间和平相處的模式。在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借助网络的力量,注重网络传播的效果,发挥网络视频的特点,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全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两者的共生共存共荣。既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之路,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当前网络视频软件传播生态文化理念的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生态文化理念应当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并成为人民群众日常践行的行为准则。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机制,由于网络视频平台具有内容多、传播快、互动频率高、反馈及时等特点,从而收获了大量受众用户。目前,网络视频软件对于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初具成效,但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文化理念内容碎片化

首先,网络视频平台有较多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视频数量,但内容关联度不足,呈分散点状。尤其是能够系统的传播生态文化知识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其次,基于商业目的以及受众喜好,网络视频平台往往更多的发布一些受众喜欢的,能够引起广泛讨论的视频内容进行传播。最后,由于网络视频平台本身不够重视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对生态文化理念的认识不够全面透彻,在视频内容制作上没有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在这些网络视频软件中,缺少系统化的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

2、传播受众不重视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由于广大受众缺乏必要的媒介生态素养,对生态文化的知识理念了解不够深入,也不重视生态文化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在大量的网络内容中,受众更倾向于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轻松娱乐的内容。这就使得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缺乏必要的受众,通过对网络视频软件进行有关生态文化理念的搜索后发现,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是评论转发的量却较少。由此可见,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生态文化理念的内容缺乏多方合作制作

制作生态文化理念的内容需要多方的配合,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引导,同时还需要民间环保组织等社会公共力量的参与以及网络视频平台的积极配合。政府、民间组织以及网络视频平台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传播生态文化的合力,加强舆论引导力。虽然在网络视频软件中有关于生态文化理念的内容,但是视频内容的吸引力不足,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传播需求,不能很好地引起受众共鸣。因此,想要利用好视频软件还需要对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进行系统性设计,多方合作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利用网络视频软件更好的传播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理念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并且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始终以此为根本。培育广大受众的生态文化理念,树立关于“人与自然”正确的认识,需要做到“硬性手段”和“软性手段”相结合。“硬性手段”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行业标准等一系列政府文件的下达与实行。“软性手段”则包括加大生态文化理念在社会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和影响力度,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做好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工作,尤其要利用好拥有巨大用户的网络视频软件,在全社会培育起正确的生态文化理念。

1、加强多方合作,制作系统化的生态文化内容

网络视频软件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在传播生态文化理念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网络视频软件本身应当更加重视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在设计层面,应当重视生态文化理念内容的整体性设计与规划,形成系统性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在技术层面,在线视频软件应当在网站首页增加有关生态文化的内容。既要追求数量,又要保证质量,从根本上加强对生态文化的传播力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4]这表明,社会治理的客体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此相对应的则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内的多元主体。系统化的生态文化内容需要多方合作来共同制作,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民间环保组织提供专业知识,网络视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多方合作联合制作系统化的生态文化内容,既有专业性又有可传播性。既能契合在线视频软件的受众喜好与浏览习惯,又能从专业的角度传播生态文化理念。进而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发展,同时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进一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2、增强受众的生态文化重视程度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之下,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成就总和。”[5]受众作为生态文化内容的接受终端,决定着生态文化理念传播的最终效果。好的内容也需要有着良好生态素养的受众来接受,二者相辅相成。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受众的生产方式、消费观念、生活理念也必须同步转型升级,这就要求受众群体的思想上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受众的观念意识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要依靠网络视频软件的社会影响力,加大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力度,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化的宣传引导,倡导和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念。促进受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2] 余谋昌.生态文化:21 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64-6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 顧钰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92.

[5] 刘海德.新发展理念研究丛书·绿色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175.

【作者简介】

杨 栋(1993.10—)男,汉族,山西大同人,中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互联网技术传播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