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邀请函”的设计与实施
2020-07-04朱俐俐
朱俐俐
[摘 要]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敕勒歌》为例,以教学评一致性为理论依据,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邀请函”,让课堂学习有趣味、有快乐;让课堂教学有梯度、有层次;让课堂评价有效度、有维度。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邀请函;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76-02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设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三者的一致性。课堂练习作为课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我们以统编教材二上《敕勒歌》一课为例,设计“邀请函”,力求以多样的课堂练习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梯度的课堂练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多维的课堂练习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邀请函”的学习有趣味、有快乐
相比乏味的题海,充满童趣的感悟与拓展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因而本课练习单以《邀请函》形式呈现,让学生以贵宾的身份参与课堂,改变了练习的形式,遵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排斥心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突显童年味道。同时,我们将有关草原生活的民间歌谣和童谣融入本次的练习单中,引导学生了解草原风光、草原生活以及生活在那儿的草原人民,使原本遥远的文本内容延伸到了我们真实的生活中来,反过来学生也通过练习单中这些真实的生活素材进一步感悟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感情之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二、“邀请函”的教学有层次、有梯度
(1)第一个板块:邀请函正文
第一板块为邀请函正文。看似只有一道练习,但是我们尝试整合了四块内容:
①词语积累
教师依照学情有梯度地在“邀请函”的开头加入了六个有关草原的词语,将开篇教学时出示的四字词语在“邀请函”中再次复现,让学生借助这些词语来完成诗意理解部分,一方面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支架,另一方面为学生的语言建构打下基础。
②生字词书写
在“邀请函”当中,我们将三个在课堂上重点感悟的字词放入“邀请函”的语境中,做简单的书写提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词,强化书写。
③诗意理解
“邀请函”的填空部分为文本的简单诗意,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文本、对诗意有大致感悟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进一步表达对诗意的体会是我们设计这道练习的目的。同时,在这环节我们也进行了梯度设计。第一空是为后进学生设计的,填写“( )的草原”,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去概括自己对草原的整体印象、感受。第二空是自由表达,对新知掌握得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运用积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理解、赞美和热爱。随后,教师在反馈环节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再一次理解诗意。
④想象拓展
第四个部分为想象拓展。学生在完成“邀请函”的填空题时可以将积累到的词语加以运用,学会准确、丰富地描述想象中的草原画面,学会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以下为二年级学生完成的“邀请函”:
我们通过这样四个部分的整合,力求达到少题精练,甚至一题精练来帮助学生实现多个学习目标,避免学生进行厌烦的题海战,降低了作业负担。
(2)第二个板块:阅读想象
为了让学生学着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边读边想象,进一步巩固第一板块的练习,我们接下来选择了一首同样是赞颂草原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将诗歌学习与歌词鉴赏巧妙整合,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感受草原美丽风光。
(3)第三个板块:课外链接
在“邀请函”的最后,我们选择将《草原童谣》和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作为本课的课后延伸,启发学生发现和探究更多描写草原风光的民歌和诗歌,激励学生对草原民歌的学习兴趣。因为我们认为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邀请函”不应局限于某一首民歌或某一堂课,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后也能利用我们课堂中习得的方法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体验,真正地将方法内化和迁移,丰富方法论,为我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邀请函”的评价有效度、有维度
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的教学评价具有延后性,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明确的评价效度。即便课上有练习—评价环节,练习的内容也往往没有经过筛选、整合,重复率较高,随意性较大,做什么练习、做多少练习、是否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不得而知,课上教学评价的时效性也随之大大降低。因而,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邀请函”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清楚明了,增进评价的效度。评价的语言不需要多华丽,多好听,但是需要贯穿到“邀请函”完成的整个过程中,以鼓励性、直接性的评价为主,通过数据反馈课堂情况。例如在做邀请函的练习前,告知学生该环节的学习目标,相信并肯定他们。在练习中,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难点以便在之后的反馈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将鼓励性评价落实到具体的学生上。如“小A,你的思维很活跃,竟然能想出这么有趣的表达!”“小B,你的作业不仅正确而且你的书写这么工整!向你学习!”这样具体的、针对个人的评价不仅可以起到鼓励本人的作用,更能激励其他学生,引导其明确课上练习的更高要求。在练习后的共同反馈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小客人们走上讲台,说一说,读一读,对学习难点进行直接的指导,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拍照留念,增强学生完成课上习题的动力。
同时,加强多维评价,并在多样的评价方式中巧用数据,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直接地得到教学的反馈。因而,我们在这次“邀请函”设计了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针对“邀请函”的练习速度。在限定时间内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完成“邀请函”总量的80%以上的小组,优秀,得到四颗星;70%以上,良好,得到三颗星;60%以上,合格,得到二颗星。率先完成的学生自动成为小组的小老师。
第二个维度是针对“邀请函”的练习质量。以小组互评,小组内评,教师随机评价的方式对“邀请函”进行多元评价。小组所有成员达到90%正确率,优秀,得到四颗星;80%正确率,70%正确率,良好,得到三颗星;60%以上正确率,合格,得到两颗星。将有关本课时的练习放进课堂中,将课后的作业负担降低,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
“邀请函”的设计与实施,使课堂练习不再单调、乏味,师生在“邀请函”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促进教学评一致性。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