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肌理的科普童话教学研究

2020-07-04堵爱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7期

堵爱玲

[摘 要]科普童话既有童话的一般特点,又将理性的知识化成感性的形象和生動的情节呈现在学生面前。科普童话既然是童话,就不能上成科学课,得上出童话的味道。教师以童话的方式展开教学,巧借连环画,帮助学生理顺故事情节,引领学生发现科普童话形式的秘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科普童话;文本肌理;童话味;科学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61-02

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人格化,凸显的是“幻想和想象”的特点。科普童话既有童话的一般特点,又将理性的知识化成感性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科普童话教学如何上出童话味,同时又让课堂散发出淡淡的科学味呢?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课就是一篇科普童话,写了小蜗牛在妈妈的指示下去树林里玩,因为爬得太慢了,所以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下一个季节的风景,就这样经过了一年四季的故事。根据本课的文体特点,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学。

一、巧借连环画,理顺故事情节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连环画广泛运用于小学教材中,能够辅助学生学习文本。《小蜗牛》一课的四幅插图就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情节,理解故事。

在初读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的四幅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学生看图说话,大致说出了图画的意思。其次,我问学生,这四幅图可以调换位置吗,为什么。学生说不能,因为这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画的,四季不可以颠倒。这样的设计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顺势了解了四季的更替是自然规律,不可更改,学习就这样悄然发生了。

在看完图后,我又抛出新的研究话题:你觉得这四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几段文字呢?你能连一连吗?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在脑海中进行了适当地概括,并正确连线。这里采用问题驱动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生思维。一年级的学生以感性和直观思维为主,他们对图画的记忆更为深刻,这样的设计,图文对照,互为补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以童话的方式,走进儿童心灵

科普童话运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具备了人的思维、动作和语言,可以更生动形象地来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玩伴。教师不能让成人的眼光破坏了这份童心和童趣。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说:“当童话住进教科书,当童话推开教室门,我们一定要努力保护其本来的模样,一定仍然把它叫作‘童话。”

(一)童话语言,营造情境

要上好童话,教师首先得有一颗童心,让教学语言儿童化。如在《小蜗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应是:“下面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而应是:

“这只小蜗牛,你会怎么说呢?”

“噢,这只小蜗牛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心情也美美的呢!”

“还有哪只小蜗牛也愿意向妈妈汇报一下旅行的收获?”

……

这样的语言会将学生带入童话的世界里,他们都成了小蜗牛,他们用蜗牛的眼睛看世界,想蜗牛所想,说蜗牛所说,和小蜗牛一起走过四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二)扣住词句,生发想象

想象是学习语文、感受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合理的想象能打开儿童的思维,引领儿童达到“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境界。科普童话的语言也是极其精练准确的,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想象,在美美的想象中感受语言的精妙。

如《小蜗牛》一课第三自然段中,小蜗牛从春季出发,走了好久,看到的却是夏天的景象。这里我首先引领学生了解“长满”“碧绿碧绿”等词的意思,再启发他们想象:长满绿绿叶子的大树像什么?学生有的说像一把大大的绿伞,有的说像绿色的云朵。画面在想象中逐渐立体、丰满。一颗草莓是什么样子的?许多草莓呢?这些大树和草莓你喜欢吗?能读出你的喜欢吗?学生们想象之后的朗读显然带着更浓的情感色彩,童话的趣味性也就自然弥漫开来。

(三)角色扮演,体验生活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倡导体验式教学,调动多种感官,左右脑交替使用,加深情感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下,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已然进入了童话的世界。这时,再让他们戴上头饰,扮演小蜗牛,在说说演演中体会蜗牛爬行之缓慢,共享四季景色之华美,表达心情之激动。此时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与小蜗牛同行、同说、同想、同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亲近之感,也更愿意去悦纳、欣赏、表达、创造了。一字一句流淌着真知真情,一颦一笑演绎着多彩人生,曼妙的文字就这样浸润了学生的心灵。

三、发现形式秘妙,构建言语范式

特级教师步根海说:“语文教学要从以往重内容的感知转化为重语言的感知,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了解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内在联系背后所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小蜗牛》一课中小蜗牛和妈妈进行了三次对话,推进了故事的发展,三次对话的语言形式相似,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

(一)尝试复述

复述故事是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外显方式,是低年级童话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脑中建构故事模型呢?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小蜗牛》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中发现小蜗牛和妈妈的三次对话的共同点:每一部分都是小蜗牛爬呀爬,爬了很久,而后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景色。每一次妈妈回答的话都是:“哦,已经是()天了!快去(       )。”学生触摸到文章的形式密码后,再借助提纲和连环画进行复述,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改编故事

爱编故事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顺着课文的结构脉络改编故事或续编故事,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小蜗牛》一课的教学结尾,我进行了拓展训练,出示几幅不同季节的景物图片,让学生改编故事:

如果小蜗牛在旅行中看到这样的景象,它会怎么跟妈妈说呢?妈妈又会怎么回答它呢?任选一幅图片,仿照课文,小组合作创编一段故事。

有了复述故事任务的铺垫,在小组成员的互相启发下,学生就能主动识别季节特征,组织规范的语言去表达所见所想,编出与课文文脉一致的故事来。此设计一箭双雕,既内化、运用了课文语言,又加深了学生对四季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这不正是科普童话教学的价值追求吗?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