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融情 形色会神
2020-07-04强亚兵
强亚兵
[摘 要]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可从节奏把握、韵律探索、情感感受、意境发掘等方面入手,给学生以多重引导,让学生找到学习古诗文切入点,顺利进入古诗文内容的核心,对古诗文的构建规律、语言特点、情感表达、哲理蕴含形成直观感知,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教学实践;情感;意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9-0037-02
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重越来越大,重视古诗文学习成为必然要求。在引导学生展开诵读学习时,教师不仅要进行示范诵读,还要为学生传授一些诵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节奏、韵律、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感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并内化学习认知。教师要在更多方面展开教学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诵读方法,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体验中发展诵读能力。
一、读出节奏,在内容梳理中启动诵读
古诗文和现代白话文有不同的语言属性,尤其是在节奏上。古诗文的节奏感极强,这是诵读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从节奏角度展开诵读训练,这是诵读古诗文教学的关键取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展开引导,让学生寻找诗文节奏规律,形成节奏感。一般情况下,五言诗大多是三个节奏单位,七言诗大多是四个节奏单位。在具体划分时,需要根据诗句表达的具体情况划分,而不能进行格式化处理。
在引导学生划分诵读节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梳理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如,《题西林壁》,是一首七言绝句,其节奏分四个单位。教师先给学生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划分的节奏展开诵读,课堂上顿时书声四起。
教师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节奏展开重点感知,为古诗文诵读奠定基础。学生诵读古诗文机会虽然不少,但大多是为背誦而诵读,对其节奏特点大多是一知半解。教学中,教师给出示范操作,让学生逐渐掌握了节奏规律,这对学生学习古诗文内容有一定帮助。
二、读出韵律,在结构认知中展开诵读
古诗文讲究韵律,这是诵读需要关注的问题。韵律,主要是指诗文中的平仄、重音、押韵等带来的音乐之美。平仄是对汉字声调的具体要求,诵读时要体现平长仄短的要求;而对韵脚,则是要重读,将韵脚突显出来。学生对韵脚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找出韵脚,并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体会,体验诵读的助学效果。古诗文大多带有鲜明的韵律特征,诵读时要进行重点处理,这样才能读出诗文的意境和情绪。
每一篇古诗文都有自己的韵律。在教学时,教师要进行直观展示,就要在节奏、韵脚、重音等地方进行艺术处理,并通过技巧性展示出来,给人带来全新感知体验。如,在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时,教师先对体例展开解读:“‘凉州词是指凉州歌的唱词,这不是诗歌的题目,而是一种曲调名称。王之涣的《凉州词》描绘了壮阔的边塞景色,对戍边将士们凄怨而悲壮的生活深表同情。虽然是歌词,但其韵律特征是鲜明的。大家试画出诗歌的节奏,找出它的韵脚,并尝试诵读。”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学习尝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提出诵读比赛活动:“小组内展开诵读比赛,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注意读出其节奏、韵律和情感,其他成员进行集体评价,最终选出小组诵读代表,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经过一番努力,学生都能够获得展示的机会。教师参与小组选拔活动,对学生诵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
教师让学生展开尝试性操作,给学生更多学习的自主权,这是一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学生对古诗文有一定学习基础,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提出一定的任务,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比赛任务的提出,成功调动了学生诵读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这对学生古诗文的理解、感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读出情感,在主旨感悟中优化诵读
诵读古诗文要讲究“发于心,融于情,形于声,会于神”。在展开诵读时,不仅要弄清诗文的基本内容,而且还要对诗文蕴含的主旨、情感、哲理等展开深度发掘,这样才能读出情感来,带来一定的感染力。古人读诗文叫“吟”,是一种唱,虽然没有固定的调式,但其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我们虽然不要求学生学古人这样吟唱,但读出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古诗文大多蕴含丰富的情感,需要教师进行深度发掘。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出更多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形成学习感知。如,《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简短的古文。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并对王戎形象展开分析,体会王戎的机智和敏锐。在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时,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古文内容很短。朗读时,需要字字落实,注意放缓语速,读出王戎的聪明劲。”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提醒展开诵读,果然获得不错的诵读效果。
教师从内容角度展开诵读引导,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读出人物性格。这样,学生心领神会,进入诵读情境之中。古诗文内容较短,在诵读处理时,强调字字落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技巧运用,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古文语感有一定帮助。
四、读出意境,在情志追索中升华诵读
所谓“意在诗外”,说的是诗词内容是表象,而其情志才是内涵。这些情志,读者要在思考中才能体悟到。古诗文大多会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因此情志便通过意境呈现出来。在诵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诗文的情志发展,这样才能给学生奠定诵读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展现诗文的内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其豪迈气势超出人们的想象。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李清照就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其词风也是属于婉约派的。她如何能够写出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呢?”于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随后,教师展开示范诵读,并对作者的思想背景展开解读,给学生展示这首词产生的特定环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诵读训练,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诵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诵读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互评活动,使学生的感悟更深刻。
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对作者的思想背景进行介绍,给学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作者有特定心境,这是最需要掌握的信息。教师针对性地给出分析解读,为学生带来情感的触动,这样给学生诵读诗歌提供更多的启迪。
总之,古诗文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展开学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古诗文的内容之中,而且使他们形成语言鉴赏意识,吸收古诗文语言营养,积累语言,发展语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