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的言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石鲁经典性的建构

2020-07-04王曼利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构

【摘要】博物馆是艺术社会学中赋予艺术品资格和认定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筑形制、艺术氛围和梳理有关石鲁的艺术展览,探讨了博物馆建构石鲁及其作品经典性的途径和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与展览等行为是不断赋魅石鲁的过程,石鲁作品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艺术品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在博物馆中相遇,中国国家博物馆空间成为石鲁经典性的重要建构之手。

【关键词】中国国家博物馆;神圣空间;艺术展览;石鲁;《转战陕北》;经典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TU236 【文献标识码】A

1917年,杜尚签名“R. Mutt 1917”的《泉》因對传统艺术标准的“亵渎”而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这位反艺术的艺术家最终经由阿伦斯伯格夫妇将作品送入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成就了艺术史的一个经典。博物馆这类具有特殊意义的公共空间是承载人类历史记忆和共同情感的容器,博物馆所代表的艺术界的认可是艺术作品获得资格和价值的重要途径,由此,博物馆缔造着一个个艺术经典。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类神圣空间的形成

从最初的岩洞和巢穴到后来的宫殿与房屋,空间的实用性追求不断让位于对情感、审美理念或某种社会话语的表达。因建造目的不同,有的空间成为意大利艺术史学者李格尔所说的“意图性纪念空间”,而另一些则成为“非意图性纪念空间”。意图性纪念空间在修建时常以纪念碑、纪念馆、博物馆等作为主要表征,它不仅是物理空间,更营造了与纪念、追思、缅怀、忏悔和信仰有关的精神空间。意图性纪念空间一般都具有类神圣空间的性质。

“神圣空间”本是一个与西方宗教信仰和宗教学研究相关的语汇,西方有学者从20世纪60年代已开始着重关注神圣空间(sacred space)的研究,我国学者目前对“神圣空间”的使用和研究虽多与教堂、神庙和祠堂等意图性纪念空间相关,但也在不断地将其本土化。神圣空间是国家和民族集体精神和共同信仰的储存空间,是服务大众的,是群体情绪的宣泄地。神圣空间是被构建出来的,它通过崇拜物和神圣氛围的营造来使进入空间者心灵涤荡,达到精神皈依的目的。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神圣空间在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中逐渐与国家权力的干预密不可分。柯律格将1958-1959年北京兴建的“十大建筑”(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视为“党对艺术的控制和赞助”。从兴建初衷、博物馆的形制与规模、空间氛围的营造和所担负的社会使命来看,中国国家博物馆具有类神圣空间的性质,成为国家意志在艺术空间中的重要显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前身为中央革命博物馆和北京历史博物馆,最初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十周年而建,兴建初衷已颇具政治意涵。国博地处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最初的设计就被纳入了天安门广场整体环境的考虑之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特殊。2003年,随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发生改变,国博启动了改建工程,全世界90多位著名建筑界人士参与了设计方案的评审,方案后报国务院备案。1959年国博建成时已是中国十大建筑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大博物馆之一”,改建后的新国博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博物馆”。国博通过廊柱、门、墙、屋顶、雕刻、建筑材质、装饰物和色彩等营造了一种纪念性氛围,建构着对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改建后,国博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央大厅四周的砖厅、木厅、铜厅和石厅以不同材质装饰,均由大师亲自完成,和国博剧场都以红色墙幔进行装饰。砖、木、铜、石都具有经久不变的物理特性,红色是隆重、庄严的象征,体现了国人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国博展厅色彩基调为灰色,地面与墙面形成同一色系的呼应,展柜多是金丝楠木,这“是国家博物馆特有的标志性展陈设备”。展品被置于展柜中或以栏索围挡,这一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禁止使国博的神圣性得到强化。“景园设计方面,国家博物馆由于地处天安门广场,为了传达出庄严和雄伟的气魄,在主入口两侧和两个庭院都种植了松柏类植物,这也与天安门广场的植物配置相统一。”因此,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中国国家博物馆都具有类神圣空间的性质。

改建后的国博空间追求实用性和深刻美学理念的统一,既必须成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又要成为当今中国形象的象征。一言以蔽之,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大国形象的重要言说者。国博前馆长吕章申曾多次以“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和“国家文化的客厅”来赞誉国博;国博原副馆长陈履生在采访时也将博物馆比作“城市文化的祠堂”。

艺术品收藏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国博的类神圣空间性质决定了它的收藏必须遵循一系列的严格标准,是出于塑造国家形象的目的。石鲁的经典性首先源于国博空间的类神圣性。

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收藏与石鲁经典性的建构

石鲁的经典之作《转战陕北》(1959年)现悬挂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央大厅,与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并列,被誉为国博的镇馆之宝。《转战陕北》的诞生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创建有莫大关系。1958年9月,中央革命博物馆建馆的申请报批中央,得到了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周扬的全力支持,当时成立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筹备组,组长是毛泽东秘书田家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共同研究革命美术的创作活动。从1958年10月到1961年7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开始组织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修改和展览,当时,博物馆对每件作品的题目和尺寸都作了规定。1958年底,中央革命博物馆因组织第二次革命美术题材作品创作活动,借调了当时陕西美术家协会的石鲁。因对新中国的政治热情和王朝闻的推荐,石鲁接受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的创作题材。

根据1959年9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的作品修改意见来看,《转战陕北》等革命题材的美术作品是为了表现国家革命建设的伟大历史和新中国的政治理想,因此,政治性和革命历史的纪实性是首要考虑。在1960年修订的美术作品目录中,石鲁的《转战陕北》赫然在列。和同期借调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创作的董希文、李可染等艺术家不同,石鲁的《转战陕北》以写意的手法将转战陕北的宏大历史场景浓缩在千丘万壑中的毛泽东和两人一马上,作品以少胜多,以小见大,构思非常之巧妙。之后,中央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多次指导修改这批作品,《转战陕北》最终历经选拔而成为特级美术作品。根据李冠燕的记述,“特级美术作品”的鉴定标准是世界名画,这个级别的划定认定了石鲁《转战陕北》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石鲁《转战陕北》一起最终在1961年7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的149件美术作品“很多都成为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作品,是记录时代的经典。”当然,国家级博物馆的官方认定是一方面,石鲁《转战陕北》卓越的艺术性是其经典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期的欧洲博物馆基本只为少数群体开放,因此具有“别异”和阶层区隔的作用,博物馆的大众化实质是传达文化权威和为艺术品赋魅的过程。现代博物馆以收藏艺术史中坐标式或具有重大美学和历史意义的一流作品为核心任务,从而实现对艺术史的书写,艺术家也以作品能否进入博物馆为创作的终极目的。有人指责博物馆成为对艺术作品野蛮评价、占有和剥离作品原初语境的罪魁祸首,认为博物馆的艺术作品不是自在地呈现,而是服从于博物馆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屈从于某种权力话语,艺术的审美性和自主性相对被忽视。本文认为,博物馆并不必然剥夺艺术品表达的自由和审美性,作品放在博物馆的展厅内,灯光照射,观众凝神观照,其审美意味反而更加突出。博物馆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判断,形塑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它似乎有一种塑造和改写艺术史的魔力:一旦物品被置于博物馆中,即使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它也就获得了“艺术”这一合法身份。古德曼认为是博物馆使艺术成为艺术,实际是肯定了博物馆赋予艺术身份的权力。

在国博馆藏空间内,悬挂、阻隔、凝视、肃穆的仪式感使石鲁作品成为被凝神观照的对象,作品的崇高性和无功利的艺术价值被凸显。人们不会在国家博物馆中去追问《转战陕北》的价格,而会被它所震撼、所折服、所吞没,他们可以从日常繁琐的生活中短暂逃离中获得精神休憩,审美经验进而生成。

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艺术展览对石鲁经典性的建构

据采访石迦所知,石鲁家属从2012年9月到2017年2月曾3次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了705件石鲁作品。2012年9月21日捐赠的151件作品主要围绕《转战陕北》形成作品系列。作为回应,国博在2012年成立了“石鲁艺术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发挥了推动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和引领石鲁研究风向的重要作用。2014年8月25日的第二次捐赠包括书画84件、写生稿3套(58张)。2017年2月27日,石鲁家属第三次捐赠了412件作品,这两次捐赠覆盖了石鲁各时期的写生创作稿及代表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等。石鲁家属的三次捐赠使国博成为石鲁作品全球最权威的收藏机构。

收藏之外,对石鲁作品的研究与传播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工作。艺术展览可为艺术现象、流派和作品正名,入藏以来,国博举办了几次重要展览,对石鲁经典性的形成和价值的传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1979年12月8日,中国美术馆将《转战陕北》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借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及西安分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石鲁书画展。这是石鲁生前唯一一次个人画展。围绕这个展览,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石鲁作品选集》,里面选取的一百多幅作品涵盖了石鲁1946年到1979年的创作。这部石鲁作品选集其实是1964年因《转战陕北》受到影响而本该早已出版发行的画册。当时,《转战陕北》遭受非议,石鲁愤然退回稿费并拒绝修改,这幅作品因此沉寂多年。1979年的石鲁个人画展,不仅使《转战陜北》得以正名,也使迟迟未露面的石鲁画册最终与公众见面,这次展览反映了人类对艺术美的尊重,因此,这部《石鲁作品选集》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这次展览后来在武汉、南京、长沙、广州、西安等地展出,石鲁和《转战陕北》的传奇色彩使画展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本次展览与1961年10月中国美术馆长安画派进京展一起,基本奠定了美术界对石鲁的认知。1979年正是国内解放思想的历史时刻,王朝闻发表的《再再探索》对与石鲁的交往、石鲁的艺术理念和他在新中国美术史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阐发,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石鲁研究。

2014年3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多方协商后,精心挑选了石鲁105幅作品在新西兰惠灵顿的Te Papa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石鲁画展。本次画展由国博和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共同策划,名为“革命的艺术,艺术的革命——石鲁艺术展”,展览按年代进行编排,作品基本涵盖了石鲁整个创作生涯中几乎所有的艺术种类,还展出了石鲁常用的写生工具、创作过程资料及石鲁生前照片,立体地还原了这位艺术大师的风貌。本次展览持续三个月,新西兰许多观众数次观展,留言表示内心极为震动。“革命的艺术,艺术的革命——石鲁艺术展”将中国传统艺术推介到海外,石鲁传奇色彩的一生和极具个性的作品引发了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画的极大兴趣。随着石鲁及其作品的国际化,石鲁研究将逐步深入,石鲁艺术品市场也将得到不断规范。

2016年7月2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武汉美术馆举办了“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策展人为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和时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陈履生。这次展览包括石鲁各创作时期120余件作品和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转战陕北》《山区修梯田》《延河饮马》《东方欲晓》和《南泥湾途中》等代表作更是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石鲁的艺术精神和当代水墨画创作”研讨会上,张渝认为“苍山为岳”这个展题已经表明了石鲁之于中国美术史的意义,并对石鲁的抗争精神进行了文化根源上的追问;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将石鲁和凡·高进行了对比;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从“热情和希望”“个体和国家”及“平凡和英雄”三个角度对石鲁及其创作进行了解读。2017年10月,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樊枫主编的《苍山为岳:石鲁作品与当代水墨创作研究集》,研究集分为“高山仰止”“艺术风神”和“画为心声”三部分,包括作品图版、研究文章、学术研讨会纪要、作品图录和石鲁艺术年表。石鲁家属高度赞扬了国博和武汉美术馆合作的这次展览,认为展览学术成果质量高,社会影响大,是传播石鲁一次非常好的尝试。

2019年8月9日,国博举办了“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在精心挑选的13幅作品中,石鲁的《转战陕北》赫然在列。本次展览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作品主题的时间跨度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力图全景式地向观众展示中国革命从‘星火燎原到‘开国大典的艰难曲折和苦难辉煌,引导观众缅怀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行“纪念石鲁先生百年诞辰展”,目前本展览各项工作已经在积极进行中,这次展览将从2019年12月10日持续到2020年2月9日,届时将出版石鲁画册和画集《百年石鲁》(上下卷),召开研讨会、出版论文集,相信这是进一步传播石鲁艺术价值的重要艺术活动。

艺术展览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传播效应往往呈几何倍数增长,国博举办的艺术展览将进一步巩固石鲁在中国美术史中的地位,对他作品的价值传播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语

1964年,《转战陕北》因遭遇非议而被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墙上取下,之后15年不见天日。因《转战陕北》及之后的文化运动,石鲁遭遇了巨大的磨难,他被认为患有精神疾病,流浪于深山野林,食不果腹,形容癫狂。即便如此,石鲁仍矢志不改,用纯洁的心去拥抱美和理想。回顾石鲁的一生,我们发现,石鲁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对艺术忠贞不渝的情操和对美与人类至纯、至真的情感的追求。博物馆是一个民族自性(identity)的标志,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中华民族自性的表现与石鲁对民族自性的追求是相通的,石鲁因国博的认定和传播而成为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创作者与传递者。

注释:

①[英]柯律格著,刘颖译.中国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19.

②邓璐.建筑空间与展陈空间形态的塑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为例,载《中国博物馆》,2017(2):1.

③邓璐.建筑空间与展陈空间形态的塑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为例,载《中国博物馆》,2017(2):3.

④陈成军,郝寅祥.国家博物馆展柜设计和使用中的几点思考,载《中国博物馆》,2013(1):97.

⑤何卓书、文思扬.浅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的设计特点,载《广西城镇建設》,2012(5):75.

⑥坚持“学术立馆”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博物馆而奋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工作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6):10.

⑦载《长江日报》,2014,5(27):20.

⑧李冠燕.光照史册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以筹备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为契机,载《荣宝斋》,2018(7):159.

⑨李冠燕.光照史册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以筹备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为契机,载《荣宝斋》,2018(7):156.

⑩石迦,男,石鲁之孙,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西安美术馆副馆长。

11 这是国家博物馆设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20世纪著名美术家的研究机构。

1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http://www.chnmuseum.cn/ zx/mtgz/201408/t20140826_3260.shtml.

13古籍.国家博物馆即将举办“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https://mp.weixin.qq.com/s/_wZegEkLtLDBsg-h_kRQXg.

参考文献

[1]马继贤. 博物馆学通论[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2]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英]柯律格著,刘颖译.中国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薛军伟.艺术与博物馆——英美艺术博物馆学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

[5]陶少艺.博物馆与记忆以及社会责任[C].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会议论文集,2011-12-28.

[6]谢海涛.消费语境下博物馆艺术的价值重构及其文化表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4):124-127.

[7]丁宁.艺术博物馆:文化表征的特殊空间[J].浙江社会科学,2000(1):143-150.

[8]田军.艺术类博物馆所面临的当代艺术之收藏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4(4):27-31.

[9]苏东海.博物馆论[J].中国博物馆,2005(1):3-11.

[10]兰维.文化认同:博物馆核心价值研究[J].中国博物馆,2013(1):20-25.

[11]李冠燕.光照史册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以筹备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为契机[J].荣宝斋,2018(7):144-161.

[12]陈成军,郝寅祥.国家博物馆展柜设计和使用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3(1):97-103.

[13]陈蕴茜.纪念空间与社会记忆[J].学术月刊,2012(7):134-137.

[14]杨林,张继焦.政治空间的神圣性建构——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为例的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50-53.

[15]“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学术研讨会[J].美术文献,2016(5):42-49.

作者简介:王曼利(1978-),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猜你喜欢

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合理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
让幼儿在主题建构中获得快乐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及课程建构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