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性文化中儒学思想的发展与传承

2020-07-04王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庙德性儒家文化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人志士的智慧结晶。如今,地方性儒学思想的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地方性文化中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与现代价值进行阐述,详细的分析儒学思想的发展与传承,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地方性文化;儒学思想;发展与传承;德性创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儒家文化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是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儒家思想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对于社会生产以及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儒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德性创生、以民为本的原则,充分挖掘儒家思想的内涵,使之适应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儒家文化主要思想以及现代价值

儒家文化思想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儒家文化中的精神层面及外在层面表现形式较为丰富,充分结合古代当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伦理关系及礼节仪式方面具有教化作用。儒家文化中“仁”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关键,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并强调与“德”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为了顺应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将倡导“大同思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思想的提出是将哲学方法论及品德修养有机结合,孔子的思想对人类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帮助社会受众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适度性的原则,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儒家文化思想在教学方面卓有成就,将“教”与“学”有效融合,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儒家文化具有较强的现代价值,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突出教育思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提供信念支撑。在该思想的引领下,要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儒家文化倡导的思想符合当前现代公民价值取向,现如今社会上道德缺失现象较为严重,而儒家文化将“德”作为人的道德价值取向的标准,注重构建团结、和谐、互助的理想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地方性文化中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坚持德性创生的原则

儒学思想主要倡导的是德性创生,儒学思想更加关注人的内心感受,人天生具有道德精神,注重与社會的客观事物进行接触,逐步成就万物,“生生之德”是最具代表的体现。德性精神主要是由人的内在与社会事物相结合时转化为外在,并对周围的事、人产生影响。德性创生思想将人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步提升自身的德性修养,推己及人,逐步与世界外物进行连接。吉林作为满族的发源地,在乾隆元年修建永吉州文庙,也就是吉林文庙的前身,随即出现了兴办学校的潮流,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该地区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吉林文庙建筑整体结构较为协调,建筑之间的形制及尺度与比例之间相互衬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尊卑主次的伦理纲常,将人工与自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现如今,吉林文庙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文庙本身的功能,通过基本陈列推介孔子和儒学,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注重与各孔庙进行有效的连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二)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儒学思想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民本思想进行结合,更加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人民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与支撑,儒家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借助民本思想是提升统治者信义的前提,要“取信于民”,注重加强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孟子仍然延续以民为本的思想主张,是现代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础。在文庙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吸收社会民众的力量,大力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吉林文庙在建设的过程中,将汉文化有效地融入其中,注重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融合。在解放前期,吉林文庙注重对房舍进行维修与保护,吸取古建专家的意见,投资大量资金,注重以该地区民众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儒学思想主要倡导以人为本,要时刻将人民放在主体的地位,借助文庙的教化功能将现代与传统进行结合。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既是儒家文化宣传的阵地也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以对公众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已任,以举办展览、文化活动等为载体,注重激发公众的爱国热情,推动全民素质提高,提升社会的关注度。

(三)坚持富民教民的原则

儒学思想注重坚持富民教民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生活的实际需要,在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在“富民”的基础上更要实现“教民”,以提升全体民众的综合素质为发展的中心,国家富足的关键是要保证人民的富足。例如:儒家倡导的减轻徭役赋税体现了“富民”的原则,儒家所体现的“教民”主要注重提升社会民众的整体素质,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保证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如今的文庙文化发展较为迅速,孔子和儒学走进社区与学校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开展相关儒学文化形式,注重加强与社会进行交流与沟通,文庙具有一定的教育文化宣传功能,文庙走进社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以吉林文庙为例,修建吉林文庙文化广场,将孔子像立于广场中央,注重与文庙博物馆建设原则进行结合,通过网络、广播等媒体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吉林市文庙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重任[1]。

(四)坚持大同思想的原则

儒学中的大同思想将儒家文化理念充分地进行展现。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精神文明的发展。儒家的思想是辩证的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发挥德性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的德性修养,以此来感染身边的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同社会所倡导的福德一致使社会上的有机体进行充分结合,使社会呈现出一幅“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的和谐统一的局面,一定程度上符合大同社会所提倡的精神境界以物质共同丰富的理念,逐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以文庙为例,注重围绕文庙儒学,加大宣传力度,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要将儒学中的优秀精华充分吸收,认识到通过文庙传播儒学文化的重要性,借助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受众对传统优秀儒学的认同,弘扬儒学文化。例如:吉林文庙建筑组合排列顺序之间井然有序,与古老名贵树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和”的建筑学美观理念[2]。

三、地方性文化中儒学思想的传承

(一)儒学思想文化与知识理性的融合方向

儒学思想的传承主要与知识理想进行融合,儒家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标杆,为人们价值观的形成指引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对知识理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并未体现出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一种逻辑思维,该思维具有客观化和形式化的特点。知识理性的逻辑思维具有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注重对内在的客观结构进行研究,并与外在的客观进行有效的连接,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逻辑思维的优势并从中总结出规律。该规律的认识主要呈现出客观性,以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例如:吉林文庙积极弘扬儒家文化,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注重与知识理性进行结合,挖掘出儒家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借助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逐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使人们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儒学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方向

儒学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合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切实掌握好二者文化的根本意旨,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体现出一定的实践性,积极鼓励人民开展劳动活动,以此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主要发展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在精神需求上呈现出一致的特点,注重提升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意识,充分结合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制定共同的奮斗目标。注重对物质世界进行完善与升级,逐步提升社会受众的德性觉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路径上强调的是物质基础的满足,而儒家文化则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人的精神世界及物质世界得到满足的前提是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支撑,将工匠精神与德性精神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

四、结论

详细研究文化中儒学思想的发展与传承,注重知识性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从中取其精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明确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挖掘儒家文化的精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社会受众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从祥瑞灾异学说看儒学的发展变迁——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5):52-55.

[2]郭瑞.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8.

作者简介:王丹(1978-),女,辽宁营口,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地方历史。

猜你喜欢

文庙德性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文庙开笔大典
府文庙:走下神坛,走进民间
关于重点保护和重建文庙的建议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