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心理学让学生产生积极心态
2020-07-04张兆琴
张兆琴
[摘 要]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由于个体差异会出现不当行为,不同的教师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会采用不同的方式,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用积极语言代替不当语言,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态;欣赏赞美;交往沟通
涛涛在班级中个子比一般孩子要高,最近经常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争执,同学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一天下午,又有孩子到班主任处来告状了:涛涛又和同学吵起来了。
一、处理方式不当,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
当老师把气鼓鼓的涛涛叫到面前时,涛涛想的是:他也不想惹是生非,希望这次老师能耐心地听他解释一下吵架的缘由。但老师的“又是你,怎么就不能和同学好好相处呢?”使涛涛马上生气了:“这次又不是我的错,每次和同学吵架,你总认为是我的错,又不听我解释,在老师的心目中,我就是个惹是生非的孩子。”
老师又说:“一遇到事情就和别人吵,真是个刺头儿。你和班上哪个同学没有吵过?……”这几句话显然没有给濤涛带来很好的引导,只会让其和同学关系越来越僵。
二、正面合理引导,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正面、积极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无论遇到什么矛盾,孩子都会尽量去处理好的,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这里就针对上面教师的教育语言进行分析,谈谈如何引导涛涛。
1.“又是你,怎么就不能和同学好好相处呢?”尝试说成:“我知道你很生气,我也知道你很想和同学好好相处。我相信今天的事情肯定是有原因的。其实,争执也是一种沟通啊。”这段语言中,教师首先肯定了孩子有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愿望。告诉孩子争执也是一种沟通,实际上是在给孩子做出解释的机会。
2.“一遇到事情就和别人吵,真是个刺头儿。你和班上哪个同学没有吵过?”尝试说成:“上课回答问题,班里数你声音最响亮了,这样多好啊。同时,你还很认真,还记得语文课上,你为了一个问题和咱班班长辩论的场景。其实你并不是真想和别人吵架,只是你的嗓门大了些,对问题认真点,别人就认为你在和他吵架。”这段语言中,教师不再纠缠孩子所犯的错误,而是找到孩子的优点,这样会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责任。
3.“这样下去你可怎么办,没有同学愿意跟你玩了。”尝试说成:“看来,这种沟通方式在课后不太适合,有些同学不太接受,我们试着换一种方式和同学沟通怎么样?”这段语言是在引导孩子思考和同学相处的其他方法,促使孩子融入班集体中。
4.“每次都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总是跟同学不依不饶的。”尝试说成:“和同学之间发生争执,多是因为一点小事,其实很好解决,只是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只要我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一想,办法自然就有了。”这样引导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孩子也会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争执自然就减少了。
三、“尝试说成”模式,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教师按照“尝试说成”的模式去和那个和别人争执气鼓鼓的孩子进行沟通,语言都是正面积极的。满足了学生的那份被赞赏、理解、接受与信任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生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当孩子来到教师面前的时候,教师可以耐心地听一下涛涛的诉说,然后说:“如果你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一想,我想你会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这样就会使孩子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考虑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接着教师肯定孩子的优点:“上课回答问题,班里数你声音最响亮了,这样多好啊。同时,你还很认真,还记得语文课上,你为了一个问题和咱班班长辩论的场景。其实你并不是真想和别人吵架,只是你的嗓门大了些,对问题认真点,别人就认为你在和他吵架。”孩子会从教师的话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明白:在不同的场合有些优点是不适合展示的。
教师然后说:“看来,这种沟通方式在课后不太适合,有些同学不太接受,我们试着换一种方式和同学沟通?”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别人交往,冷静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矛盾。
在孩子认识自己的时候,教师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方法去认识他人:“你可以找对方聊一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也许对方有好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孩子会主动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和同学重归于好。
当孩子积极尝试着去和同学友好相处并得到积极回应的时候,他会认为:教师是一位成功的语言塑造师,是自己的人生导师,进而更加信任教师。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