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
2020-07-04黄竞伟
黄竞伟
摘要:历史教育课程在初中教学阶段提出来,一方面是教育、学习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知识积累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不断接受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熏陶、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历史观点建设的需要。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学史、承古、鉴史,更要指引学生自主开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之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家国情怀 历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 家国情怀教育的基本内涵
自诸侯分封开始,“国家”概念就被明确提出,但其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指诸侯对分封后的土地的称呼,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权”的家天下的主要体现之一,每一個分封的诸侯国既是独立的“国”,也是完全受周王朝统治的“小家”。家国概念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都会有新的含义产生,有旧的意义被磨灭。但是,其家国同构的概念却从未改变过,即家与国的含义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统一。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字面上来讲,家国情怀指的是个人对国、对家的思想心境与基本感情。[[1]]初高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一方面是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当前世界各类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处于相互碰撞与冲突的大环境下,交流与融合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国家认同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的讲解说教,更应该深入教育层面的情感体验,从居安思危意识方面对学生进行责任感培养,从国荣一体层面对学生进行意识培养。
二、在初中历史教育中进行家国教育的现实意义
1、历史学习的必要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我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更应该是广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历史指引现实的重要手段。加强历史学习,从历史教育中汲取古人先贤的真挚家国情怀,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为国慷慨就义;岳飞的三次从戎,慷慨激昂收复建康的精忠报国英雄气概;带领戚家军扫灭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等,一系列保家为国的爱国将士,在当下社会风气浮躁、历史虚无主义抬头的社会中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与吸引力。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国情怀凝聚着伟大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在历史教育中有着充分的渗透与彰显。[[2]]
2、不断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的必要性。20世纪末开始,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思想、新技术、新思维不断涌现,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停留在军事、经济等国家硬实力方面,更在文化软实力中有重要体现。当前有些西方国家仍借助讲学、留学、交流等一系列举动对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年人进行西方思想的渗透,这对我国的发展是不利的。通过加强历史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接受西方思想入侵、同化时依然守得住爱国爱家这一基本底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现实道德案例教化,更应该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孔融让梨的家庭和睦、魏征与李世民的君臣之谊,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历史事件,更应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历史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1、以史为师,增强教学团体的影响力。要想有好的历史教育,首先要有优秀的历史教育团队。历史课作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历史教师肩负着教育青年、指引青年的“人生导师”,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无法做好“指路人”这一重要工作的。只有不断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增强历史教学团队的整体竞争力,历史教师不能只抱着书本装样子,对各类历史题材的书籍、纪录片等课外读物进行涉猎,营造一个立体化的历史教学课堂,让历史课更有吸引力、影响力。
2、对历史家国情怀进行扩展。加强对传统历史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还要通过深层次的挖掘,对历史所反映的现实意义、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意义进行逐一挖掘,让过去的“旧事”成为今日的“教师”。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正确认识历史课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四方合力。家长要摒弃自己对历史课的偏见。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是不能磨灭的民族印记,中学时期开设历史课程是充实学生三观的必要条件之一,任何课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没有主次之分。学校要搭建良好的历史学习平台,积极联系全国各历史研究会、研讨会,为教师提升教学修养提供平台。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主体意识,正视历史课程对每一批学生的人生影响。
结语: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对家国情怀进行高效传声,对民族精神进行大力弘扬,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张江滨.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