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实效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0-07-04阳中谁

山东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中

摘要:

高中作文教学要出实效出高效,必须走出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泥潭,必须按照写作规律、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作文心理特点,对整个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进行系统筹划,以常态化的语文活动来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序列化的作文训练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通过生态化的作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通过序列化的作文训练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实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效课堂的期待越来越强烈,但我们的教学实践远没有达成人们的期待,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学相距人们的期待更远。那么,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出实效出高效呢?策略有四。

一、语文课程及教学统筹化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群体互动活动,而非个体行为。要想语文教学出实效出高效,必须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统筹优化。一是学校对语文教学资源统筹优化,即师资的配备要保持相对稳定,循环教学要落到实处,保持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作文训练的连续性和针对性,避免作文训练的重复与遗漏;二是创建统一的校本课题平台,充分调动老师参与校本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老师在实践与研究中形成教学智慧,使作文训练具有校本特色,避免作文训练的盲目跟风与急功近利;三是教师自身要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尤其要改变重阅读轻写作的不良倾向,保证作文训练足时到位,避免作文训练流于形式;四是教师要遵循写作规律,并结合高中学生生存状态,确定作文训练内容,选择最佳作文训练途径、方式与方法,使作文训练序列化系统化,避免作文训练的随意无序。

语文课程及教学统筹化了,高中实效性作文教学就有了保障。

二、语文活动常态化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但作文教学中感悟(感受、感知)生活的过程还是一个“黑箱”,缺乏可操作性的训练体系。怎样才能使这一“黑箱”亮堂起来,把“制造写作内容”的写作课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呢?最佳途径就是语文活动常态化。

要做到语文活动常态化,一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直接体验生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二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间接体验生活活动,如开设读书讲坛、经典诗文吟诵、模拟法庭辩论、网络论坛跟贴、选编优秀作文集,等等。这些语文活动常态化了,学生的“文外功夫”就有了天地,生活積累与知识积累就会逐渐丰厚起来,习文的兴趣也就不断高涨,作文的信心也会日益增强。

语文活动常态化了,高中实效性作文教学就有了基础。

三、作文训练序列化

要求得高中作文教学的实效与高效,必须依据新教材进行作文训练序列重构,使之有序化。

现行语文教材,“表达与交流”与“阅读与鉴赏”相对应,体现了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语文课程,克服了学科中心和技术主义倾向。但是,现行的作文教学,考虑较多的是内容系列(关注“写什么”,注重素材积累),过程系列(从审题构思到修改提升的过程)和方法系列(关注“怎么写”,训练技法),而弱化了能力系列(中学生应具备的作文能力点,如写实、抒情、阐释、论证等)、素养系列(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作思维、写作规范等)。因此,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序列重构时,必须把内容系列、过程系列、方法系列与能力系列、素养系列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严实严谨的作文训练系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作文训练序列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三步训练设计”来重构训练序列。

(一)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就是以初中作文训练实际成果即高一新生实际作文水平作为高中学生写作训练的起点,开展高中写作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训练。一是积累提炼素材的基础训练,即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际感受生活,指导学生切实掌握在生活中积累提炼素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典籍,指导学生切实掌握在阅读中积累提炼素材的基本方法。二是基本文法训练,即一般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不同题材的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的立论、选材与论证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两种文体的提炼主题或提炼观点、选材构思与谋篇布局的一般规律,形成鲜明的文体特色。三是基本作文能力的训练,即写实、抒情与阐释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再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把主观情意外化为生动的语言文字。四是写作基本素养的养成训练,即养成慎思的思维品质、勤练的写作习惯,在加强课内作文训练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并指导学生课外练笔,形式也要与时俱进灵活多样,周记、随笔、时评,微博、微信、QQ日记,发博客、编辑自选文集,积极为学生搭建练笔平台,适时给学生创造展示才情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养成学生写作习惯。高一的基础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训练

提高训练,即“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整个高二年级的作文教学中,一要在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生活,积累材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和美的熏陶,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二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由知书而达理,提高人文素养,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

(三)升格训练

作文升格训练,主要是深化文章的立意、新化文章的选材、优化文章的结构、活化文章的语言、美化文章的文面等方面的训练,是全面提升作文等级的训练方法之一。

升格作文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反思与矫正,那就是从感性到理性,那就是唤醒学生心底深处的“我能行”与“成功欲”的元素来。

高三作文训练主要进行考场作文的体式升格训练,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勇于张扬个性,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四、教学模式生本化生态化

教学策略如何转化成教学效果?毫无疑问,转化的平台是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出实效出高效?那就是学生的知识得以生成、能力得以发展、心灵得以成长。对于作文教学而言,生成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课堂就是有效的。因此,不管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变化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为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者提出的交际式作文教学模式,很有借鉴意义。笔者也是借鉴这种模式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了生本化生态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其写作训练模式为:创设情景、交流取向——范文引路、归纳写法——思路启迪、激活思维——自由表达、自主作文;评改训练模式为:师生书面互评——课堂互动评析——交流定向——修改升格。这两种模式就是两种作文教学课型,写作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按照作文训练序列的设计安排,创设相关的人文交际环境,使课堂生态化,让学生以现实身份角色投入到特定的交际环境中,再现、体验、感受生活,并从中确立自己的审美取向,即完成作文教学的第一重转化;第二个环节,就是借“他山之石”探究第二重转化的路径,让学生在阅读同类经典文章中,树立意识情感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标尺,生成转化规律;第三个环节,就是明确第二重转化的路径,着重引导学生如何“用我手写我口”;第四个环节,就是师生动手实践,即师生同题同作,学生动手实践写作,老师也要下水作文,师生共同践行个性化作文。评改课的第一个环节要在课外进行,即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老师也把下水作文印发给学生,老师批阅后把作文交叉分发给学生,师生相互作好书面点评,为课堂交流做准备,创设有读者有作者的生态化课堂情景;第二个环节,课堂互动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师生交流修改意见,各自确定修改方向;第三个环节,依据交流意见修改作文,實现作文升格。这种以学生为本、读者与作者互动的生态化教学模式,意在让学生以思想者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写作,逐步形成独立批评的能力和个性化作文的能力,以期达成作文教学的实效与高效。

教学模式生本化生态化了,高中实效性作文教学就有了生机。

课题来源: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高中实效性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CZXX066)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阳中谁。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五中学,湖南 永州 425300)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高中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