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及职能缺失的研究

2020-07-04宋美婕

山东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实效性对策

宋美婕

摘要: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迅猛推进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 辅导员工作者作为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行者, 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 辅导员有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帮助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核心内容, 但在现实工作中, 仍然存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缺失的问题, 并且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问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一个挑战。鉴于此, 本文将分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缺失以及实效性的具体原因, 并提出相关改善策略。

关键词:实效性;职能缺失;高校辅导员;原因;对策

一、 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原因

首先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存在偏差。“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这句话充分表达了高校辅导员的精准定位。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部分高校辅导员错误地将自己的教育管理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主抓手和学生纪律上的制定及执行者”, 在强调自身“强制决策权”的同时, 严重的挤压和阻碍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高校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的偏差, 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弱化。其次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滞后。当代大学生的关注点一直在随着网络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不与现实接触的、封闭滞后的教育理念以及方式方法必然很難应对这一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单纯灌输为主要目的的工作观念及方式方法,如果不做到与时俱进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发展, 必将阻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最后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未与思想政治课形成合力共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途径, 但教授这一课程的教师有一部分不太熟悉学生的实际思想,只是单纯上课让学生被动的接收,而最熟悉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辅导员却因为学历问题或教学能力问题被拒之门外,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着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拥有着丰富的教学方式方法, 但却不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动态, 从而致使理论很难落地, 而最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实际情况的辅导员却难以结合理论实现创新与自我的提升, 从而更难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

二、 增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首先是辅导员因明确自身角色的定位。高校辅导员必须认真学懂并融会贯通且严格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自身的精准定位和具体要求, 要坚定不移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要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喜爱追求自由的精神本质, 改变传统的管理为目的的育人宗旨, 要赋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要做好学生心灵的安抚者、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改变传统的“管理者”心理, 放下身段, 贴近学生, 做好大学生的“服务者”。其次是辅导员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的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 结合多种途径, 利用多种模式, 在宣传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 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多种多样、形式新颖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牢牢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新阵地;并密切关注学生在网上所发表的言论, 通过统一其思想、解答其疑惑, 因势利导, 准确掌握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 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转变工作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从而不断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更好地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素质, 也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面发展。

三、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缺失的原因

首先是高校辅导员自身事务过多且较为繁杂。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任务就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除了要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 还要完成学风建设、学籍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复杂的事务。由于这类繁杂的事务缠身, 致使高校辅导员不能将精力完全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另外, 还有部分高校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视, 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较为薄弱,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益弱化。其次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过于枯燥且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 致使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变得日渐多元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此背景下日渐变得多重化。但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选择上, 还不能够完全的摆脱传统模式, 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枯燥、与实际不相符合、缺乏新意, 从而很难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兴趣。而在实际工作中,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往往过于传统, 不能够完全意识到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变化, 一些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延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还采取生搬硬套、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被动地接收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部分辅导员采用我讲你听的模式强行进行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会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 更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中开展缺乏实际影响力。

四、 改善高校辅导员思想正是教育工作职能缺失的对策

首先是高校辅导员必须协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事务性工作。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不一定是全部冲突的, 两者应当是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因此, 高校辅导员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每一个事务性工作中去,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 以工作实践为基础来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开展。其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及时优化创新思想正是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互联网世界具有一定的隐秘性, 平时很难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校辅导员就可以凭借互联网的这一特点, 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帮助辅导员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地解决措施。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一定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形象地呈现给当代大学生, 从而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的来说,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协调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事务性工作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开展、优化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并注重对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通过文章中上述所讲的对于职能缺失的对策来预防高校辅导员职能的缺失,更好的达到教育与引导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冠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述评[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

[2]张国江. 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3).

[3]沈光美.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6(7):200-200.

[4]张孝凤.高校辅导员辅导职责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6(8):151-151.

(作者单位: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301700)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实效性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