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增强CT扫描诊断早期肝癌的效果分析
2020-07-04张伟
张 伟
(淮安市城东乡卫生院CT室 江苏淮安 223232)
肝癌是发生在肝内胆管上皮组织或者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在病症早期较为隐匿,没有典型临床病症,因此病症早期不易发现,大部分患者发现病症已经是中晚期,这对肝癌的早期治疗产生较大影响,使患者失去早期诊治机会。近些年临床中肝癌发病率明显增高,为此临床中增强对这一病症早期诊治的探究[1]。此次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3月46例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癌的患者,探究肝脏增强CT扫描检查在早期肝癌中的诊断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7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早期肝癌患者4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腹痛、腹胀及食欲不振等病症。46例患者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6 ~75岁,中位数(47.9±5.9)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4例,高中以下32例,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特异性,符合研究对象选取标准[2]。选取标准:病理检查确诊者;未合并重大疾病者;临床资料完整者;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或语言交流障碍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病历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进行病灶组织采集与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病症确诊依据,46例患者,9例高分化癌,20例中分化癌,12例低分化癌,5例未分化癌。
患者入院后行肝脏CT增强检查,患者平躺仰卧,检察人员调节参数:螺距为1.5:1,间距为5m m,层厚为5m m,电压为120k v,电流为250m A,矩阵为512×512,在膈顶开始扫描,直至肝下缘,早期肝癌患者可表现为高密度影,也可表现为低密度影,这与肿瘤的分化以及成分有较大关系,分化良好的肿瘤密度与肝实质比较接近,病灶越小接触率越低;增强扫描:肘静脉进行90m l 碘海醇造影剂注射,进行增强扫描,静脉期扫描时间在65s 左右,动脉期扫描时间在25s左右,延迟扫描时间在300s 左右,将扫描获取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检查结果由3 位高年资医师进行阅片诊断,最终结果是3 位医师讨论所得[3]。一般增强扫描影像特征为腹主动脉与分支增强明显,腔静脉与门静脉低于主动脉,当造影剂注射较快时腔静脉可显影,一般密度不高且不均匀,肝实质表现为轻度强化或去强化,早期肝癌患者会有显著强化表现,可有效检出小病灶,病灶表现为高密度不均匀形态,强化中心多伴有出血、脂肪变性和坏死,因此强化多在病灶周边,中心部位强化不明显或者无强化,典型特征为病灶内动静脉分流,边界清晰。
1.3 观察指标
分析增强扫描检查结果,主要包括检查准确率及具体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
病理检查46例患者均确诊,CT增强扫描确诊44例,1例误诊,1例漏诊,对比无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分析增强CT扫描的诊断结果
2.2 CT增强扫描影像特征
CT增强扫描诊断44例患者中共53个病灶,其中28例在肝右叶,25例在肝左叶,2个微小病灶未检出,31例确诊为肝癌,13例为肝脏良性病变,1例误诊为肝硬化结节性增生,视为漏诊,1例炎性假瘤患者被误诊为肝癌。
3 讨论
在实际临床中B 超是进行肝癌早期诊断主要方式,其能够快速有效进行诊治且无创,整体性价比较高,但其不能良好的对病灶进行定性,因此诊断应用价值有限。相关临床研究中尝试运用肝脏增强CT扫描检查方式进行早期肝癌诊断,结果发现其临床诊断运用效果较好[4]。
此次研究显示,在早期肝癌诊断中采用增强CT扫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还能够较好的进行病灶观察,有效对早期肝癌进行定性,对临床诊断运用价值较高,原因分析为:肝脏增强CT扫描方式在早期肝癌患者中能够较好的观察病灶的形态,在造影剂注射后能够通过观察病灶的供血状况,可使医疗人员能够更全面的进行病灶观察,判断其良恶性;另外现阶段增强CT扫描图像的清晰度明显提升,可以良好避免微小病灶的遗漏,在临床中的诊断运用价值显著提升[5]。
综上,在早期肝癌诊断检查中采用肝脏增强CT扫描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良好观察病灶性质,在实际临床中的诊断运用价值较高,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