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0-07-04杨琳琳
杨琳琳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盐城 224000)
为确保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救治成功,行急诊抢救同时需做好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常规急诊抢救因侧重基础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有限。而优质急诊抢救模式基于常规护理,优化各项护理内容,并结合病患具体情况施行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显著[1]。本次研究即分析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纳入时间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创伤失血性休克;(2)病患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均抢救成功。排除标准:(1)合并器质性病变;(2)合并肿瘤疾病;(3)存在认知障碍、沟通障碍。
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4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3:17,最低年龄为19岁,最高年龄为59岁,年龄均值为(42.36±3.25)岁,其中交通致伤、刀伤、高空坠落致伤患者例数19、9、12;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2:18,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58岁,年龄均值为(42.21±3.21)岁,其中交通致伤、刀伤、高空坠落致伤患者例数18、10、12。组间比较两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基线资料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施行常规急诊抢救护理,即密切关注病患的体征变化,做好用药干预及常规宣教等。
研究组:对本组病患施行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快速评估病情。观察病患体征状况、意识情况、对外界的反应等,进而快速对病患进行病情评估。将患者放置于急救床,并将病患受伤部位暴露,观察病患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容量不足、肌肉损伤等情况,并详细记录。(2)快速补液。病情评估后迅速为病患建立多条静脉通道。若发现病患出现血管萎缩情况需及时行中心静脉插管。同时留取病患血样行检验,并记录病患体温、失血量、心肺功能等情况,以便于计算输液量以确保病患体征稳定。(3)尽早行气体交换。抬高病患下肢15°~20°,抬高病患躯干及头部20°~30°,进而改善病患机体内脏血液供应,提升肢体的回心血量。同时通过给予病患吸氧干预以提升其静脉氧浓度。若发现病患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给予采取呼吸机干预。(4)情绪干预。对病患行急救过程中,积极与病患沟通,在了解病患基本体征状况同时给予病患鼓励、激励,以消除病患紧张、焦躁情绪。(5)合理用药。待病患血容量复苏,可根据病患具体情况给予血管活性用药,并行全程监测,以防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6)不良反应预防。为避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因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应激、感染等情况,要求护理人员行临床护理干预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适当行抗生素干预。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全程转运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等,并进行组间对比。
记录、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功能脏器障碍、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1.4 数据处理
以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计数资料结果采取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行2检验;计量资料结果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诊停留时间及全程转运时间
研究组病患急诊停留时间、全程转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1。
组别 急诊停留时间(min) 全程转运时间(h)对照组(n=40) 46.25±10.36 3.54±1.57研究组(n=40) 35.48±11.37* 2.23±1.21*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2。
组别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功能脏器障碍呼吸窘迫综合症 总例数对照组(n=40) 3(7.50) 1(2.50) 2(5.00) 6(15.00)研究组(n=40) 1(2.50) 0(0.00) 0(0.00) 1(2.50)△
3 讨 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即指因机体受到创伤所致大量失血、失液,进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因灌注量不足所致多器官功能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创伤失血性休克初期,机体可通过自体调节改善血容量不足情况,随病情发展,会引发脏器破损、实质性血管破裂、创面外渗等情况,严重威胁病患生命健康[2-3]。为此,需施行合理、优质、科学的急诊抢救护理,以确保尽快对病患进行救治,进而保障病患的生命健康。
常规急诊抢救护理因过于系统而临床护理效果有限,而相比之下,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强化各项基础护理,并结合病患具体情况,给予准确、针对性的护理操作,以期提升急救护理效果[4]。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施行优质急诊抢救护理,遵循以病患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在各项专科性护理基础上,密切关注病患体征变化,做好快速病情评估、补液、气体交换,通过缩短病患救治时间以确保病患体征平稳,同时做好情绪干预、科学用药、不良反应预防等干预,进而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5]。本文结果数据亦表明,研究组病患急诊停留时间、全程转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采取优质急诊抢救护理能有效缩短其救治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