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0-07-03范平平陈明
范平平 陈明
摘 要: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从成立背景、交通因素、经营情况、招商模式、盈利模式、区内产业、当地贡献分析了合作区发展基本情况,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入区企业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存在的问题。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境外经贸合作区,政府要加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运营企业要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优惠,为入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加大对合作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入区企业要积极在合作区内实现集聚发展,重视社会责任,利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境外经贸合作区;招商模式;运营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商务部2018年9月的数据分析,中国企业已经与全世界范围内的46个国家及地区的113家企业达成了规模性的合作。在众多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中,中埃泰达苏伊士经济贸易合作区因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硕果累累。然而,双方在经贸合作区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如何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从而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一、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成立背景
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经济特区已经在发展壮大,这是受合作区中一些企业的带动,尤其是那些创新型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呈现了惊人地增长,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国外的重视。此外,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中国积极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在园区经营和运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可供推广、复制的有效经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华时曾表示,希望通过建设经济园的形式进行合作,帮助埃及发展经济。中埃双方都考虑到了这一行为将会对彼此发展带来利好。埃及地处重要位置,能够帮助中国通过开辟埃及市场从而逐渐进军欧洲。埃及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十分重要的策略,得到中国的投资,可以为本国的对外发展增添活力。
(二)交通因素
处于黄金地段的中埃泰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有三层地理优势:一是合作区在亚非欧交界处;二是与闻名世界的苏伊士运河相邻;三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因苏哈港口仅两公里的距离。因苏哈港口是世界第三大港口,其航线遍布全球170个重要港口。以合作区为中心,但凡经过合作区的产品,都能通过十分便捷的国际航线被运往西亚、非洲以及欧美等重要的国际市场。此外,合作区的交通也十分便捷,通过高速公路与埃及首都连通,距苏伊士只有40多公里。因此,合作区成为了埃及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区域,同时也降低了其企业的物流费用,从而使得埃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加明显的优势。
(三)经营情况
埃及泰达投资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它是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苏伊士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和中埃合营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自成立就成为了合作区从项目研发到运作整个流程的重要实行者。合作区的整体规模很大,还花费近5000万埃磅建造了游乐园,其中有儿童、家庭游乐项目,当前已开始运作。目前,扩展区预计投入5亿美金,面积达到了6平方公里,扩展区的建设也即将启动。入区企业也将极大地减轻当地社会的就业压力,为一大批人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四)招商模式
新建立的对外合作区在招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前期阶段,很多企业对合作区的了解不多,信任度不高,不确定未来的发展前景,诸多因素导致招商进度缓慢。在合作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有潜力的企业持续壮大,合作区对于企业的选择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开始自主选择一些较为优质的企业,为合作区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合作区对于招商企业的选择将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查,其中发展势头良好、顺应合作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等特点将成为重点评估的选项。
(五)盈利模式
泰达投资公司没有继续沿用之前的经营模式,而是结合埃及的国情,充分吸取了天津開发区的经验教训,积极开辟新的全生命周期盈利模式。既没有采用埃及之前直接售卖工业用地的方式,也没有实行中国开发区的”资本循环”模式。新的全生命周期盈利模式是新海外经济特区开发模式。合作区将被建成为一座生态化、娱乐化、工业化的封闭式工业新城。因为有一系列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合作区的土地价值也会得以提升。企业入驻合作区时需要租用厂房,这样一来,合作区就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实现连续性的利益增长。此外,当合作区的相应设施相对完善时,合作区又以租赁厂房、办公场所以及工业用地的方式来吸引更多投资。在前期,合作区不仅需要与优质企业合作,更要选择成长快、利润高的项目进行投资,切实掌握资金的正常循环流转。后期进入正常运作状态之后,合作区要提供一系列的完整服务,包括厂区的清洁、环保、植物种植等等,还要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证件办理、代理招商等一系列商业服务。
(六)区内产业
据2018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合作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70家优质企业成功入驻合作区,获得超10亿美金的投资,其中不乏向合作区抛出了橄榄枝的国内大型知名制造企业。目前,石油运输装备产业园区在基于五大知名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一条产业链上多个企业的发展,并且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出来。
(七)当地贡献
合作区的发展对当地的意义重大。对埃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合作区引入了许多企业,这些企业会产生很多职位空缺,极大地减缓了当地就业严峻的局面。数据显示,合作区在2018年年底为超33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第二,合作区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通过组织多次培训,让埃方员工积极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第三,合作区入驻了许多知名的高端技术产业,例如轻工业、石油运输、建筑等,他们是中国创新技术与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的代表,埃方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些技术和经营模式,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一套理念,从而推动自身产业的发展。第四,合作区为埃及政府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促进中埃双方的情感交流,合作区创办了孔子学院,为埃及员工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埃方员工的汉语水平。
二、 合作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件事情的發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看到合作区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地意识到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根据观察和总结,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国家层面
对于我国来说,在国外建立合作区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先例,更是中国对于对“走出去”这一模式的大胆探索。由于是新的尝试,政府在这方面经验不足,更不能一味地套用国内开发区的相关模式和经验。
1.政府对合作区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对于建设的合作区,应该上升到国家政府的高度,由于双方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入驻合作区的众多企业在与当地政府沟通和协商的过程中势必困难重重,只有中国政府积极介入,这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够得到高效的解决。例如,企业在国外办理相关手续以及合作区员工的签证时,如果中国政府积极地与埃方政府进行沟通,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轻松地解决。
2.未完成对合作区性质的确定。中国政府将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定位为市场化。然而,境外经贸合作区在运作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市场化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政府行政和公共服务的特征。政府行政性质主要体现在合作区修建道路、提供水电方面。公共服务特征体现在由合作区出资设立的安保、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此外,开发区是一个大型的建设项目,盈利周期较长,至少需要10年时间,而其盈利规模也有一定的限制。
(二)企业层面
运营企业面临双重的压力。一方面,运营企业要积极地为入区企业提供保障,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运营企业本身也属于外来投资企业,也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1.企业市场形势严峻。由于埃及长期采用威权政治治理的模式,导致政府治理风险加大。此外,埃及的宗教之间也存在极大的冲突,这些都造成了埃及政治不稳定。当地国家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又会对合作区市场造成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埃及政府不仅存在很多腐败现象,而且还存在办事效率低、互相推诿的现象。造成入区企业在办理注册手续等一系列流程中,耗时费力,给泰达投资公司造成了诸多麻烦。
2.市场化运作阻力重重。政府组织开发了许多国内的合作区。因为政府不仅有行政管理权力,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还能对招商项目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然而,对于境外的合作区,都是孤身奋战,并且与当地政府地位相差悬殊,没有一定的话语权,就很多投资项目而言,获取土地资源也是困难重重。对于埃及政府而言,泰达投资公司运作的合作区属于国外地产开发商,从埃及本地购买土地,属于二次交易市场,这极大地增加了合作区的成本。
3.企业资金压力大。目前,苏伊士境外经贸合作区总共花费了9066万美元,计划总费用为4.6亿美元。对扩展区将进行三次开发,预估总投入为5亿美金。另外,在合作区基建设施开发前期已经花费了巨额资金,而园区运营又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导致运营商面临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匮乏的问题。后期合作区会在国外产生很多固定资产,这就增加了资产管理风险,又因为资产和资金的互换渠道缺乏,导致很难去兑换,造成了运营商对固定资产的滥用。
4.合作区周边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合作区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虽然占据优势地理位置,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工业基础薄弱、现代设施不够完善、能源使用不便以及劳动力素质水平不高。由于埃及地处沙漠,合作区用水成本大大提高,绿化养殖难度持续增大。
(三)入区企业
入区企业由于受到了合作区一定程度上的保护,遇到的问题相比在区外的企业少很多。然而,很多入区企业认为在园区内就可以与当地相安无事,从而仅仅专心于自己的事务,缺少与埃及当地政府和社区的联络,就可能存在潜在的非商业性问题。
1.面临较多营商环境不透明问题。对于合作区,埃及政府虽然表面上持赞同的态度,实际上,由于政府缺乏相应的约束,实际执行过程就没有那么顺利。比如,入区企业需要通过埃及政府的安全检查,就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文件和各种证明,但是提交完这些资料之后,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核,而且过了很久之后才会发放到企业手中。再比如,埃及对入驻的外企有着十分严格的用工规定,要求埃及本地员工占到总招聘人数的95%。很多企业已经达到了相关规定,但需要拿到埃及政府的签证证明才可以进行运作,这个流程耗时很长,严重耽误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较弱。合作区的很多企业自动地将自己封闭起来,几乎不与周边的居民沟通,这是没有意识到自身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体现,这种行为还表现在:一,对企业本身的角色理解不够,以为企业的责任就是提供就业岗位,为家庭经济不好的当地员工伸出援助之手;二,员工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企业也没有对这一方面加以重视。维护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不仅仅需要合作区运营企业做出努力,还需要园区内所有的企业一起努力,充分了解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各种需求。
三、 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策建议
(一) 政府层面
对于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与规划,中国政府一定要多加重视,积极地做好园区的发展战略,使其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1.加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对于经贸合作区,中国政府要有一个整体的战略决策规划:
第一,理性看待对外经贸合作区经营的问题,只有与实力强大、经验成熟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确保园区经营取得一定成果。政府应该理性地对待企业入驻园区这件事情,将其中利弊都做好分析,然后鼓励合适的企业进行投资合作,提高园区企业的准入门槛,提高园区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素质。
第二,境外经贸合作区不仅仅具有市场化的性质。合作区起到市场调节的作用,还能发挥经济功能。比如,苏伊士运河是中国与埃及两国共同合作开发的,且距离因苏哈那港只有2公里,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合作区承担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角色。
第三,不同类型的外貿合作区的建设,政府应该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政治军事意义较大的国家或者地区,政府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去寻找有实力的大型国企或者是央企作为承建主体,同时也不能忽略与合作商签订一系列相关的文件。要全方位地考虑到税收、土地征用等问题,帮助入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入驻的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进行解决。对于政府来说,要为企业创造一系列的条件,为入驻企业提供贷款的便利条件。此外,政府要鼓励国内一些金融机构和银行积极“走出去”,为园区企业提供本地化的便捷金融服务做出贡献。我国政府也要积极与当地政府交流,争取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争取最大程度的补贴。对企业来说,需要转变思路,灵活处理融资问题,企业应该将境外资产、股权等作为抵押,作为在国内取得贷款资金的资格证明。
(二)运营企业
1.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优惠。合作区作为入驻当地的境外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交流,培养感情,借此为企业入驻园区提供很多便利,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与时间的消耗。入驻园区的企业,对于入职员工需要办理签证,而合作区就可以向本地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减少办理的时间,以便企业可以更早地投入到自身的运作之中。
2.为入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入驻园区的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力雄厚的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自身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而且未来对当地各方面的贡献更大,因此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青睐。当地政府往往会主动与这类企业进行沟通,并且为其提供便利。另一类是中小型企业,该类企业在入驻时,因为自身实力不够强大,对当地政府未来的贡献难以确定,因此当地政府不会过多地重视。合作区应该积极地站在中小企业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助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3.加大对合作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合作区应该充分利用当下的主流媒体平台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地展示合作区的优势,加大对合作区的宣传力度,其中合作区的地理、政策、环境、服务等优势要向企业充分地展现出来,增加吸引力并帮助企业更充分地了解合作区。要让企业充分意识到只有“走出去”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三)入区企业
1.积极在合作区内实现集聚发展。对于入区企业,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尤其是要与经贸合作区运营公司或者管委会主动交流,交流讨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求帮助。对于区内的龙头企业,要起到一定的模范和宣传作用,以其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吸引国内配套企业入驻,从而在园区内形成稳定产业链,对拓展国际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2.重视社会责任,利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企业不是独立于周边居民以及政府而存在的。企业应该增加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当地政府和居民打好感情基础。企业应维持与当地周边政府和居民的和谐关系,也要利用好媒体,通过媒体来向当地及其他国家积极宣传合作区,避免一切不利于园区发展的言论,有意识地宣传中国传统的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