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评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2020-07-03黎志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村落景观因子

文 斌 黎志华 周 曦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2 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 长沙 410128

3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长沙 410128

乡村景观是劳动人民活动、意识、文化在空间环境中的记录,由 “自然条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复合而成,是复杂的地域生态系统[1]。传统村落作为拥有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的乡村,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面对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如何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保驾护航” 已成为乡村文化遗产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内外众多研究者以乡村景观评价为切入点,借助数学统计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构建了多样化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较为突出的成果有英国乡村景观特征评价[2],美国以景观视觉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主要指标的4种评价体系,德国、俄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定性与定量方法探索和管理规划乡村景观[3-4]; 我国有景观资源评价、景观特征评价、景观质量评价、景观综合评价等[5-11]。

本文尝试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简称湘西州)传统村落开展相应的景观评价研究,扩展该领域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寻求影响传统村落景观质量的关键因子及其影响程度[12],严格规定人类对传统村落的干扰程度和干扰方式,减少现代化人类活动对传统村落景观重要组成要素的破坏,为科学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升乡村景观质量策略进行相关探索。

1 研究设计

研究分3 个阶段进行: 第1 阶段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踏勘及开放式问卷、专家访谈进行评价变量的确定; 第2 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数据,并进行可信度检验; 第3 阶段利用IBM SPSS 24.0 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评价变量进行量化分析,获得影响传统村落景观质量的关键特征因子,完成对传统村落景观评价的因子分析。

1.1 评价变量的确定

通过专家访谈、参考乡村景观研究文献资料以及结合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村落现状,对得到的评价变量条目进行删减和补充,最终确定了24个评价变量 (表1)。

表1 影响传统村落景观评价变量

1.2 调查数据的获取

本研究在对湘西州传统村落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比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吕洞村、齐心村、夯沙村、岩排溪村4 个山地传统村落制作调查问卷。4 个村落均位于云贵高原东端、武陵山脉中段,平均海拔为478 ~750 m,植被覆盖率高且均未进行大型旅游开发,传统民居建筑、街巷、农田保存完好,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在本研究的各项变量数据比例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故将其视为1 个大样本探究整体特征。调查采用网络问卷方式进行,于2018 年3—4 月共分发问卷164份,回收有效问卷164 份,有效率达100%。整个问卷调查过程在连续的时间段内完成,保证了数据样本的随机性与分布的代表性。

1.3 可信度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用IBM SPSS 24.0 进行总体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 系数为0.952,说明问卷有较高信度。采用 KMO 与 Bartlett 球形检验,得出 KMO 值是0.958 (>0.5),说明该数据样本充足,适宜作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Bartlett 球形检验的 Sig.值为 0.000 (<0.01),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经计算得到24 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各变量相关系数大于0.3,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2 结果及分析

2.1 村落景观因子类型划分

根据相关文献[12-15]认为提取的主成分应累积解释60%~70%的数据变异,因此通过旋转主成分因子荷载矩阵提取4 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 62.220%,并对 4 个主成分命名(表2)。公共因子1 评价词组体现了传统村落周边及内部环境、村落整体及民居建筑特点,故命名为村落风貌因子; 公共因子2 评价词组体现了人文特征及原真性保留,故命名为精神文化因子; 公共因子3 评价词组主要反映了村落内外交通组织、公共集会空间节点,故命名为交通及公共空间因子; 公共因子4 评价词组体现了生产性景观特征,故命名为生产性景观因子。

表2 旋转后主成分因子荷载矩阵

2.2 景观因子对传统村落景观质量的影响

2.2.1 村落风貌因子的影响

村落风貌因子作为第一个公共因子,方差贡献率达到47.969%,远高于其他公因子,为村落景观质量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表达是通过传统村落的历史原真性及周边环境的景观质量共同表现得以实现。在村落风貌因子中,“V18 与外界隔绝度” 值最高,为0.742,出于战时迁徙或避世的初衷,先祖们在村落选址时往往中意偏僻之处、险要之所,导致村落交通多欠发达,与外界沟通有限。高山深谷的地形地貌与茂密葱绿的山林植被不仅成为村落逃避战乱、与世隔绝的良好屏障,而且有利于村落历史原真性的保护。“V19景观视野与朝向环境” “V20 视线开阔度与能见度” “V15 村容村貌整洁度” 值较高,反映了村落景观视野与朝向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与视线可视度好、周边视觉干扰小、村容村貌整洁度高,有利于村落整体环境提升,以此带给游客清新舒适的视觉与听觉感受,也成为村落旅游观光与休闲的重要吸引力。“V9 历史性建筑保留数量”“V10 村落整体保护完整度” “V8 民居建筑风格、工艺水平” “V13 建造材料特色” 反映了村落整体保护完整度、民居建筑工艺水平、建造材料的乡土特色等历史原真性,是乡土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V17 现代化设施干扰度” 值为0.613,村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如高架桥、高压塔、高压线、空调外挂机)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村落景观风貌造成了视觉干扰,因此,在进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建设时,在满足村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基础上,需要适当降低现代化基础设施对村落风貌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不利于乡村景观的因素” 开放式选择题中,“森林树木减少” 被选频次最高,为 134; 其次为“传统民居被现代建筑取代” “生活垃圾污染”,反映了优美自然环境的破坏与传统村落景观特质性的缺失对村落景观产生的不利影响。在 “乡村开展活动类型” 问卷结果中,“放松休闲、静心”被选频次最高,为147; 其次是 “欣赏美景、拍照留影”,反映了人们倾向于在乡村通过亲近自然和乡野开展静态的旅游活动,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由此可见,具有隔离度、景色优美、干净整洁的村落环境与独具历史特色的村落景观在反映村落营建思想和历史积淀的同时,也成为吸引城市人前往农村度假旅游的动因。

2.2.2 精神文化因子的影响

精神文化因子方差贡献率达到5.647%,远低于第一个公共因子。精神文化因子的表达通过民俗风情、民间艺术活化传承度、村落功能延续性共同实现。在精神文化因子中,“V21 民俗风情特色性” 值最高,为0.722,其次是 “民间艺术活化传承度” 和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延续性”。浓郁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风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色,存在于当地人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和社会活动中。湘西州聚居着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体,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独具特色。土家族摆手舞与茅古斯舞、苗族鼓舞与银饰锻制技艺、酉水船工号子等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活化传承、原住居民的保有度以及村落功能的延续使传统村落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依旧有着持续的生命力,成为吸引更多城市人到乡村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村落的历史、信仰、人文、节庆等综合环境是乡村民俗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石,亦成为艺术家们艺术创作和采风的灵感源泉,更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彰显了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

2.2.3 交通及公共空间因子的影响

交通及公共空间因子的表达通过外来及村内交通、公共空间共同表现得以实现。在交通及公共空间因子中,“V16 外来交通可达性” 值最高,为0.711。健全的市政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加快传统村落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提升村民的生活便利度,也为乡村旅游开展带来客流量,增加传统村落的认知度。“V11 公共集会空间种类” 值为0.689,丰富的公共集会空间有力地支持了文娱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V14 村内交通组织” 值为 0.644,纵横向交织的村内巷道连接了不同的民居、院落空间,成为村民情感交流与沟通的纽带。在对外界沟通开放的过程中,村落的内外交通线成为偏居一隅的山地村落联结外界文明的关键渠道。然而,受访者提到 “外来交通” 给山地传统村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外来游客及文化干扰冲击着当地人的生活,许多传统风俗及民族文化正在消失和被同化,穿村公路、柏油路或水泥路的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的兴建等均被认为是乡土景观丧失特色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时,尊重当地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有意识地保护村落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避免穿村而过的外来交通路线对村落的破坏,处理好传统文化保护与资源环境利用之间的矛盾是实现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2.2.4 生产性景观因子的影响

生产性景观因子的表达通过农田肌理、覆盖面积以及果园、菜园、茶园的色彩与种类共同表现得以实现。在生产性景观因子中,“V6 农田形态构成” 值最高,为 0.743,其次是 “V2 农田覆盖面积” 为 0.706,“V4 农田/果园/菜园/茶园色彩、种类” 值为0.652。位于武陵山脉的传统村落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先民们被迫选择在山坡林地间开垦农田,种植水稻、谷物,形成了独特的梯田景观。层层叠叠的梯田在丘陵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呈条状台阶式,结合果园、菜园、茶园,彰显出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成为山地传统村落景观的一道独特风景。此外,受访者认为优美的梯田景观展示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体验让人们更亲近自然。在 “对乡村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的问卷中,“农田荒废” 被选频次高达128,这反映了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即随着乡村人口逐渐往城市迁移,传统村落正逐渐变成丧失活力的 “空心村”。如何重新激活乡村活力、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成为乡村规划建设者的重要思考方向。

3 结语

本研究以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评价为出发点,运用统计学中主成分分析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量化分析得到影响传统村落景观质量的4 个公共因子,分别是村落风貌因子、精神文化因子、生产性景观因子和交通及公共空间因子。研究表明,相对隔离、不受外界干扰的传统村落环境在村落风貌因子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独具历史特色的村落景观是乡土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活化度、原住居民的保有度都在传统村落文化的历史传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健全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提高村民出行便利度,但也给村落原真性景观带来了冲击和干扰; 独特优美的梯田景观、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景观给传统村落带来较高审美体验的同时,原生态的农耕体验也能给乡村旅游者提供互动参与的乐趣。

猜你喜欢

村落景观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影响因子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