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2020-07-03邹演梅何德英
邹演梅 何德英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室性期前收缩的人群中约有40%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症状变异性较大,可以无症状,也可出现心悸、胸痛、气短、头晕等症状。临床上许多症状明显的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部分患者求治愿望非常迫切。既往临床实践发现,虽然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术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但效果不甚理想,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1]。腹针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以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刺方法,可通过针刺腹部的穴位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诸多疾病[2]。腹针治疗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体现出了较好的疗效[3-7]。笔者采用腹部针刺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31例,并与非经非穴位点针刺治疗相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参照第12版《实用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8]规定。心悸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关于心悸的标准制定。2)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次数>500次/24 h;有不同程度心悸或心前区不适症状;经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运动平板或冠脉造影等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已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3)排除标准:因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者;因甲亢、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者;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的室性期前收缩者;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心率<35次/min)者;对针刺过敏或晕针者;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室颤及室扑等恶性心律失常者;妊娠期妇女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频发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有5例脱落,最后进入疗效统计的患者:治疗组有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18~72岁,平均(51.00±13.48)岁;病程1个月至14.3年,平均(3.23±4.14)年;心悸发作次数(14.32±7.7)次/周。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79岁,平均(56.79±14.73)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2.51±2.76)年;心悸发作次数(10.30±6.69)次/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心悸平均病程、心悸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腹部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非穴位浅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一共治疗12次。1)治疗组:选穴为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辨证取穴:心虚胆怯者加左侧气旁、左侧气穴;气阴两虚者加水分、左侧气旁、关元下;心脾两虚者加左侧气旁、左侧气穴、双侧大横、双侧下风湿点;心阳不振者加水分、左侧水分旁、双侧气穴;痰火扰心者加双侧水道、上脘;气滞血瘀者加右侧风湿点。选择0.3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中国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苏食药监械(准)字2016第0020号],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腹部,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 min。2)对照组:采用非经非穴位点[10-11],MA-pointsⅠ:双侧少海穴和神门穴连线中点尺侧旁开1寸,浅刺。MA-pointsⅡ:小腿背侧,悬钟穴旁开0.5寸,双侧浅刺;MA-pointsⅢ:手臂外侧,手三里穴尺侧旁开0.5寸,双侧浅刺。针刺点常规消毒后直于皮肤进针皮下2 mm,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 min。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分别于针刺前、疗程结束后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每周心悸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2)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分别于针刺前、疗程结束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发作的次数。3)心悸改善情况:分别于针刺前、疗程结束后评价患者每周心悸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
1.5 疗效标准 1)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判定。显效:症状积分减少≥70%,动态心电图24 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90%。有效:症状积分减少≥30%,<70%,动态心电图24 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90%。无效:症状积分减少<30%,动态心电图24 h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2)中医症状总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判定。疗效指数(n)=(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显效:n≥70%,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30%≤n<70%。无效:n<30%。3)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制定。显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有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90%。无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前减少<50%、无变化或增加。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数据的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n)
2.3 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心悸发作次数比较 见表4。治疗后治疗组心悸发作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减少心悸发作次数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n)
表4 两组心悸发作次数、心悸持续时间比较(±s)
表4 两组心悸发作次数、心悸持续时间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n=31)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心悸发作次数(次/周)14.32±7.7 5.68±5.12*△10.63±6.69 9.17±6.30心悸持续时间(min/次)5.68±0.75 3.87±2.36*△5.63±1.07 5.27±1.44*
2.5 两组心悸持续时间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悸持续时间均有缩短,治疗组疗效更明显,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大量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不会增加患者猝死的风险,大多数专家认为它属于良性期前收缩,一般预后良好,不主张积极或过度治疗[13-14]。期前收缩引起的临床症状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但是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治疗,对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消除诱发因素和改善期前收缩引起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主诉常为心慌心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究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两方面,虚者多为气血阴阳的亏损,实者为痰浊、瘀血等阻滞。《景岳全书·怔仲惊恐》篇指出“本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下……虚甚者动亦甚”“凡治者,虽有心脾肝肾之分,然阳统乎阴,心本乎肾”[15],指出心悸的病位在心,却与肺脾肝肾诸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心之搏动、脉之流畅与心气的鼓动、阴血的充盈、心神的调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心气的充沛又有赖于肺脾后天之不断化生;心之阴血,除受脾胃的奉养外,亦赖肝肾阴精之滋濡。所以,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亦可致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发为心悸,心悸之治疗,重在调理脏腑功能,阴阳和调。
腹腔内集中了人体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且全身14条经脉中肾胃脾肝和任脉均经过腹部,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广泛的途径。针刺腹部同名经络穴位可以调节相应脏腑功能[2];根据五脏相关理论,通过针刺腹部的肝脾肾胃等经络和任脉可以治疗这些同名经络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心系疾病。腹针疗法中的八廓辨证取穴法认为,八廓中的每一廓的穴位都对所主脏腑有特有的治疗作用,并对内脏的平衡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刺八廓中不同廓的穴位可调节相应脏腑的平衡,也可根据脏腑相关理论结合其他廓的穴位来综合调节脏腑平衡[2]。腹针理论认为前腹壁浅层有一个以神阙为轴心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通过腹部的全息分布特点针刺人体相应部位可以进行对应的调节[2],针刺下脘与水分之间及周围的穴位可以治疗相对应的心系疾病。因此,腹针可以通过调节脏腑功能和阴阳,使阳交于阴,脏腑功能协调而治疗期前收缩。本研究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特点,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为主穴,其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含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4穴合用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之用。同时,中脘、下脘为离廓属心火,气海、关元为坎卦廓肾水,四穴相配,主要调理心肾,诸穴合用,则脏腑和调,气血生化调节有度,上奉于心则心得所养,心气下交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则神志安宁,心悸则愈。
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腹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心悸发作的次数,缩短心悸持续的时间;亦能明显减少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期前收缩次数,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