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
——以“你是魔鬼吗”为例
2020-07-02袁蕾
袁 蕾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近年来网络遍布全球,对人们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获取知识的道具,甚至是了解国家大事的窗口。“手机党”“低头族”比比皆是。与此同时,网络成为创造新词的主要媒介。《咬文嚼字》等杂志每年也都会在年底的时候生成网络流行用语的排行榜。在2018年,有一条流行语伴随着相应的表情包(带有表情的生动图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它就是“你是魔鬼吗?”。
一、模因论的缘起
“模因”一词,最早是由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模因论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种揭示语言文化进化的新理论”[1]。模因论中指出,人们是通过模仿来传播语言以及思想的,也就是通过这种手段,人类的文化才得以传播与发展。
学者何自然与何雪林于2003年将模因论引入中国,并将“Memes”翻译成“模因”。由于模因论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所以至今模因论仍然是一个较新的理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已有不少研究者投入到这项理论的研究当中,并将其引入到其他领域。目前,我国在模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文化、翻译与语言教学中。[2]
模因与语言的关系较为密切。模因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需要不断地模仿复制才能传播,而语言是模因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当语言信息产生后,得以不断地复制与传播时,就产生了语言模因。语言模因论揭示了人类话语流传与语言传播的规律。由于基因有强弱之分,与之对应,自然模因也有强弱之分。那些更能引起人们关注、认同、记忆和感染的模因被称为“强势模因”,与之对应的弱势模因由于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与传播被淘汰出局。而网络流行语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强势模因”[3]。由于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便捷性以及超强的互动性等特点,互联网逐渐成为传播强势模因的最佳媒介。从模因论着手分析网络流行语(抑或是强势模因)被不断复制与传播过程,可以为语言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手段,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语言研究的趣味性与多样性。
二、文献综述
自模因论被引进后,国内对模因论的研究者众多。何自然、冉永平等都对模因论理论及其应用方面有着很好的诠释。何自然曾在书中提到过布莱克莫尔对模因的定义:“任何一种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4]。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普及,网络言论自由等原因,在网络上表达自己观点的网民逐渐增多。因此,网络上词语的运用也成为了语言学者研究的热点。孙雨、王晓燕、赵霞、何自然等都将模因论与某些网络流行语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研究新词产生的规律(例如“小目标”等)与人们日常语言使用的规律。因此,笔者就网络流行语“你是魔鬼吗”的流行,对该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与语用功能进行研究,从侧面反映出以模因论为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重要性。
三、“你是魔鬼吗”
(一)“你是魔鬼吗”的基本含义
“你是魔鬼吗”源自一档亲子节目,当时该节目录制地点是在红色革命圣地。应节目的安排,XX等一干人接受了为老兵排练节目的任务,然而XX的儿子却不以为然。由于儿子的各种消极怠工,XX大发雷霆。随后,儿子对着他说:“你是魔鬼吗?”XX顺势回应:“我是你爹”。可见,在该语境中“你是魔鬼吗”生动地表现出了儿子对父亲的不满,其侧面也反映出了父亲与儿子直接的默契程度与相互理解程度的不足。
“魔鬼”一词具有宗教含义,缘起于犹太圣经也就是《圣经》中的旧约。《圣经》中《约翰一书》第三章第八节至第九节中对于“魔鬼”是这样解释的:“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种’)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5]。此外,圣经中还讲到:“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5]。也就是说,“魔鬼”是指引诱人犯罪的恶鬼,在神话传说中指的是迷惑人、害人的妖怪。它是与神也就是统治者相对立的一个阶层。在其他文化中,“魔鬼”具有其他不同的含义,但是一般情况下都具有贬义。在XX与儿子对话中可以看出,XX只是屡屡违背儿子的意愿,让儿子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因此惹怒了儿子,便说出“你是魔鬼吗”这句话。在此对话中,虽引用了“魔鬼”一词,但并不具有引诱人犯罪的含义。
“你是魔鬼吗”是一个一般疑问句,也称为是非疑问句。一般来说,是非疑问句是不带有偏向性的提问,听者只需回答“是”“否”即可。但是当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回答带有期待性的偏向,该话就含有意向性了。“你是魔鬼吗”这句话中,说话人并非对听话人的“是否”回答有所期待,而是内心已认定“你是魔鬼”。也就是说,在儿子的心里,由于父亲屡次强迫“他”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儿子很反感,认为XX是不懂其心意的“坏人”,是魔鬼,并且认为父亲很可怕,不喜欢父亲。
然而随着人们的不断模仿套用,并随着语境的迁移,“你是魔鬼吗”的含义也有所改变。
(二)“你是魔鬼吗”的语用功能
随着网友的模仿套用,该话语随着语境的迁移,“你是魔鬼吗”变成了一种具有娇嗔含义的表达,意为“你讨厌”“你坏”等。网友具体套用传播该模因的示例如下:
(1)父亲:你练琴了吗?
女儿:我今天出门了,不在家。没有办法练琴。
父亲:你下载个手机软件,用软件练习。
女儿:……爸爸,你是魔鬼吗?
摘自微博话题#你是魔鬼吗#
该语境中,父亲勒令女儿练琴,女儿以出门不在家无法练琴为由不想练琴,然而父亲没有听懂女儿的言外之意,反而让女儿用手机练习。对话中“你是魔鬼吗”属于直接套用,语境含义为,“爸爸,我不想练琴”“爸爸你很讨厌”等,是父女之间表示亲昵的一种表达方式。
(2)我:天哪!我养的鸽子今天早上下了两个蛋诶。
哥哥:快去拿来炒了吃!
我:哥哥,你是魔鬼吗?
摘自微博话题#你是魔鬼吗#
在示例(2)中,“我”对于鸽子下蛋了这件事很惊讶,并且很开心的和哥哥叙述了这件事。然而哥哥却打趣的提议要把蛋吃掉。“我”回复的“你是魔鬼吗”同为直接套用,意为:“哥哥你好残忍啊”、“哥哥你很过分”等。同时也展示出兄妹之间感情好,哥哥为人幽默风趣的语用功能。
(3)……
A 你是魔鬼吗?
B 我是魔鬼中的天使。
摘自微博话题#你是魔鬼吗#
在示例(3)中,A、B之前应该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A说“你是魔鬼吗”虽属于非疑问句,但A本意并没有期望B回答,该句话表达出了A对B的不满。然而B并没有像前两个示例那样避而不谈,反而顺势运用了一首歌的名字回答了A的提问。听起来很诙谐有趣,巧妙地化解了尴尬的处境。
(4)“平安夜快乐! 给你们一点压力,刚考完研的你专八要来了!我是魔鬼吗?”
摘自微博热门
在该示例中,说话人先祝大家平安夜快乐,并提醒那些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们,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要来了。本来因为考研结束放轻松了的人们看到这句话时又因为专八考试而紧张起来。说话人因为事先知道了该句话会产生的后果而使用了“你是魔鬼吗”的变体——“我是魔鬼吗”。该反义疑问句意为“我是魔鬼”“我明知道这句话会让你们再度紧张起来,但还是要说”等,表示重点在该句话的前面,即用俏皮的语言表示了提醒的语用功能。
(5)新年这天,数学老师在某聊天群组里发了这样一张图片:
同学们看了都说:“老师真是个魔鬼!”
摘自微博博主:追***友的微博
在该语境中,同学们看到数学老师发来的数学题特别复杂,还以为是作业,觉得特别懊恼,结果该题的解却是:Happy New Year。同学们解除这个答案后意识到了老师在祝大家新年快乐,开玩笑似地说:“老师真是个魔鬼”,意为“老师真是吓了我们一跳”“老师对数学真的很痴迷”“老师真可爱,连祝福都与众不同”等。表示出学生对老师的赞美、惊讶等语用功能,也从侧面表示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很亲密。
综上所述,“你是魔鬼吗”这句话随着语境的迁移,与原有对听话人极度不满的含义稍有改变,转换为:“你很讨厌”“你很可爱”“你很烦人”等。可见,这些语境中的“魔鬼”已经不具有《圣经》中与神相对的自私的恶鬼的贬义含义,反而变成了中性词甚至是褒义词,而原话“你是魔鬼吗”也被改编成了“XX是魔鬼吗”“XX真是个魔鬼”等等。此外,该句话的语用功能也随语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并不一一列举了。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强势模因为人所接受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改变,使人们日常交流与语言的使用更具生动与趣味性,亦可反证出模因论为分析语言的语用含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模因论本身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强大的研究价值。
四、结语
该研究表明,缘起于综艺节目的话语“你是魔鬼吗”,随着广大网友的模仿与套用变成了一种强势模因而成为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在网友模仿套用的过程中,随着语境的迁移,该话语具有了原来没有的会话含义,甚至改变了原有话语中“埋怨”等贬义的会话隐涵。可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强势模因不但可以增进人们的交流,还可以将一句贬义的话改成褒义,具有幽默诙谐的语用功能。
“你是魔鬼吗”既可能作为一种强势模因继续流传下去,又可能作为一种弱势模因逐渐为人们所忘记。无论如何,该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为研究者研究语言的语用功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并且对网络中的模因现象的研究也需逐渐深入,毕竟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它的创造新词与其强大的语言传播能力对词语的语用研究的作用不可小觑。研究网络流行语也对语言的产生与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