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学养正”理念下中学武术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福州七中武术教学实验为例
2020-07-02谢振国
谢振国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一、前言
传统武术是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中孕育而生的,在传承过程中交融了宗教、哲学、医学等其他学科或领域。随着全球化过程影响不断加强,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在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没落,传统武术在顺应时代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首先,科技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人们选择更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对外来体育项目的新奇,加上发展环境的剧变导致了传统武术逐渐被人们淡化、边缘化[1]。许多拳师不能再靠武术谋生,他们虽有一身精湛武艺,但因生活所迫而从事其他行业,造成了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道路上的恶性循环。其次,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使传统武术逐渐从具攻防技击实战价值的“杀人技”向健身养生的“运动项目”转变;为赢得市场,逐渐失去传统武术的技击性、简洁性、实用性,且向艺术化、体操化、表演化发展。传统武术为了迎合竞技比赛谋求高、难、美、新,更注重动作的艺术表演性,而弱化了各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及文化内涵。中国武术作为我国国粹,其包含的不仅仅是武术技术,还包括底蕴深厚的武术文化。
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县级四个等级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随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工作的开展,就整体而言传统武术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但是得到保护的均为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传统武术,而一些真正需要被保护的濒危性小众化传统武术项目却危于累卵,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2];促成了具有良好群众基础名望较高的传统武术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而部分习练人数少的传统武术却更加濒危。传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后,虽然得到了不错的保护与传承,但是未能服务于社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价值和功能,这使传统武术自身难以得到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有鉴于此,本文以福建省武术传统校福州七中为实践基地,依托福州七中“弘学养正”校训之理念,借鉴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探讨将文化理念融于中学武术教学行动后的教学效果,以期剖析“弘学养正”中华文化思想与武术教学的内在联系,亦为该校教学成效提升策略的实施提供参考。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融传统武术文化于弘学养正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理论框架
行动研究,是指以某些行动对组织系统的影响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3]本实验的行动研究则解释为,将武术教学的“行动”对学生主体的影响为研究活动,在教学中验证武术教学的相关理论,旨在改进教学,更好地诠释“弘学养正”与武术教学的联系。通过各地方各具特色的传统拳术源流、武术文化内涵、防身自卫方法等内容作为传统武术教学的补充,不仅能使学生身心受益,还能让学生了解本土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学养正”即是以“养正”精神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开展德育活动与教学活动,培养学养深厚、正气凛然的人。“养正”是教育目标,“弘学”是实现手段。优秀的传统武术不仅可以成为“弘学养正”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养成”目标的媒介之一。“弘学养正”的理念给我们的武术教育传播提供了方法指导、目标建议,是本实验从设计到实践过程中始终贯彻的教育理念。为将“弘学养正”理念融入后续开展的武术教学行动实施中,实验组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干预。
(一)共时性现代竞技武术“竞争”意识的培养
共时性的“竞争”指的是超越对手。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相结合的产物,其精神纲领正是西方文化体系里的竞争。在这样的文化支撑和引领之下,武术作为体育属性的那部分运动技能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实现突破。在实验班的武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拼搏,实时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竞争。如组织学生观看武术实战比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员在场上的拼搏精神。设立规则,组织校内武术比赛,检验学生的竞技水平。组织武术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弘学”在这里的应用,即是拓宽教学路子,在实验组的实验干预中,我们尽可能的丰富武术教学方式,不再将武术教学禁锢在一块地毯,一个武术馆内。
(二)非共时性“竞争”意识的培养
非共时性“竞争”意识,即中华武术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里的竞争指的不是与人竞争,而是与我竞争。通过不断的努力,强大自己。现代竞技武术的竞争目标往往只是取得第一,获得冠军。仅以此为目标会造成两个问题:第一,金字塔顶尖的人,只能是少数,那么那些无法站在顶尖的人该如何立足?答案是这部分人很有可能从此放弃武术。第二,如果冠军是目标,那么取得冠军后,武术是否还能是他人生的重要部分?答案可以从这样的一个现实中发现,专业武术运动员在退役后,如果没有从事与武术教育相关的工作,几乎没有人再将武术作为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了。那些我们在公园里看到的,每天坚持习练武术的人,往往都是未经过专业化训练的普通人。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将自己的昨天作为今天要超越的对手,为自己设立阶段目标,不断的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养正”的自我修行。
(三)“厚德载物”意识的培养
教育学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提出“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这样一个观点,这个被视为悖论的观点曾挑战起了人们的固有思维。文中提及到“小孩在童年时期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唯有当一个人内在力量足够强大时,才能够更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作者也指出了当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时,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优良品质。[4]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面“厚德载物”。在本研究的实验干预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完成“内向积累”,在自身对比中不断提高,而非天天只追逐冠军梦。脚踏实地,将“内力”化为“外力”,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调查方案设计
课题组于2017年12月开始对武术课程的开展进行了相关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福州七中现行武术教学的问题、学生对武术课程的需求、教师实施武术教学的障碍、同行专家对课程实施的评价。最终形成教学方案,并通过校内网和科任老师向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公布,接着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修改教学方案,最终形成“弘学养正”理念下的中学武术教学的实验方案。
(一)测量流程与对象
心理问卷:采用徐霞在2001年修订的《身体自尊量表》,通过该学者对量表的效度检验,证实该量表适用于中学生和大学生。量表分为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五个维度,可以全面地表达出学生对身体自尊的自我感知。
学生长跑成绩:来源于学校每年进行的学生体能测试。女生为800米,男生为1000米。
实验对象与时间:实验对象为福州七中初二年级学生,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3个实验班,共148人,男生71人,女生77人。3个对照班,共155人,男生82人,女生73人。
(二)实验干预措施
实验班每周的体育课中安排一次武术教学,教材来源于2017年福州七中自编的传统武术教材,共计30个学时,另30个学时的上课内容则以其他非武术类体育课程为主。对照班则按照原有教学进度进行(2018年2月-2019年1月)。
(三)评价策略
与对照组采用的统一标准进行评价不同的是,实验组评价策略的中心思想是“弹性”。正如前面的干预策略所提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分别给与技能目标、技能评价时,以每个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幅度为依据。另外,该评价策略还关注到了学生的自我体验,通过与每个学生进行谈心,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以此来获得学生的自我评价。
(四)统计工具
采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数据分别进行两个相关样本T检验,并对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前测时间是2018年2月,后测时间为2019年1月。
四、结果与分析
为揭示“弘学养正”理念下中学武术教学“行动”对学生主体的影响,根据研究设计,分别选用2个相对照的并已经过严格信度、效度检验的成熟量表,同时还采用能够反映学生一般体质状况的中长跑达标率来评价学生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身体生理健康状态。本研究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后测比较来分析“弘学养正”理念下中学武术教学行动对学生的影响。前测结果显示(如表1所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理各维度指标和体能达标率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实验对象前测指标
组间后测结果显示(表2):实验组的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的自我评价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验后实验组的体能达标率比对照组高出了10.6%。实验结果反映,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运动方案,都能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和体能状况。但基于“弘学养正”理念的武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的效果上显著优于普通体育课程。
表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讨论
(一)融传统武术于中学教学之益处
1.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有利于学校武术发展
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可知,影响学生武术学习兴趣保持的主要因素是“难”。多数学生反馈以往的武术学习枯燥、乏味、繁杂。这样的运动让原本就学业紧张的学生们在运动时产生了更多的压力,以致总是在2、3个课时后,学生的武术学习积极性都大打折扣,最后抱着马虎、蒙混过关的想法上完武术课,逐渐的失去了武术学习的兴趣。而产生这种“难”的原因是未经改变的武术内容线路变化多、动作多而复杂,不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造成教学难,学习难。本课程实施的传统武术动作是课题组经过深入学习广泛探讨后创编的具有短小精湛、简单易学、内容丰富、习练形式多样、易于开展且实用性强的传统武术套路,能改善现阶段学校武术教学的弊端;套路中常强调快慢结合、刚柔并济、运气发力,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实施传统武术教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工作,一直秉承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5],但在实际的挖掘整理过程中还仅做到了抢救与保护,对挖掘出来的传统武术没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发展。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责任,将各地区的传统武术结合到学校的武术教学中,能使各地的传统武术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发展。
3.实施传统武术教学可凸显学校地域教学特色
历来中国传统武术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受着不同地域地形、风俗文化的影响,融合了不同地区、民族的人文风情,形成具有深厚人文情怀和地域特征的武术体系。以“南拳北腿”为例,体现了地理环境因素对武术技术的影响,彰显了武术的地域性特征。借鉴这样的理念,在学校武术教育中,应将富有传统地域特色的传统武术引入体育课堂及学校校本课程,以期通过武术技法,了解地方文化,凸显办学特色。
(二)中学武术教学实践之反思
1.对武术价值功能认知不全,教学内容多以套路为主
因竞技武术的发展,社会上对武术价值认同观念的转变,认为健身价值是武术的主体价值,使武术技击性受到严重地弱化:目前,我国武术课程设计从小学三年级起为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为主;初中则以初级长拳、少年拳等套路为主;高中以器械套路与健身导引养生功法为主。可见,在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上多以武术操、健身功法、初级套路作为武术教材的主要内容,武术的技击技术则被忽略,使得武术沦为了花架子。[6]
2.教师所教的武术内容与学生想学的武术相差甚远
徐先锋对公共体育武术选修课学生进行调查,超过80%以上的学生都是以防身自卫为主要学习目的选报武术学习的。但是实际的武术教学内容却是以武术套路教学为主,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与教师教授的内容形成反差,影响着教学效果及学生习练武术的兴趣。在传统的武术教学内容上多以重复练习为主,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较为感兴趣,而枯燥乏味反复的套路练习对学生没有新鲜感,甚至对武术课程易产生厌恶心理。即使一开始喜欢上武术课的同学兴致也会逐渐减退。
3.武术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不乐观
对开展武术教学的政策方案多,但是实际开展情况却差强人意。武术在各学校普及率和开展情况与该校领导对武术的重视程度有关,该校武术专业的老师的比例也会影响武术课程的开展[7]。由于武术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造成武术教学常被其他教学内容所替代,甚至被沦为其他主科课程的补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