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联合宣传教育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自我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7-02李翠玲张巧云崔静刘青

贵州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肺心病整体功能

李翠玲 张巧云 崔静 刘青

(1.榆林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陕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陕西 榆林 719000;3.榆林市第一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二病区,陕西 榆林 7190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有肺组织、肺动脉为原发病变,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右心负荷增大知识右心室肥大、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继发性心脏病。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因为机体呈退行性改变,因此治疗难度极大,长期的病痛和给药治疗不仅给生理带来疼痛,还会持续性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现代医学理念认为,护理干预的对象不仅限于疾病本身,而应以疾病护理为主导同时开展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其他干预,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实验则探究整体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在60~72岁间,平均为(67.2±1.4)岁,病程在5~11年间,平均为(7.5±2.2)年;肺部原发病:慢阻肺17例、支气管哮喘10例、慢性支气管感染4例、其他9例。观察组患者45例,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在62~75岁间,平均为(68.6±1.8)岁,病程在3~13年间,平均为(7.9±2.0)年;肺部原发病:慢阻肺18例、支气管哮喘11例、慢性支气管感染6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2]。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如保持病房环境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确保活动区域的地面干净整洁;随着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注意患者口腔护理,保证早晨、和睡前刷牙;定期洗澡并作皮肤护理;帮助患者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如看书读报、晨练、养花、下棋等。严格遵照医嘱使用药物,叮嘱患者、家属勿随意更改药物使用剂量、私自停药等,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有异常反应,必要时及时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健康宣教。(1)整体护理:①病情观察。②心理护理。③饮食护理。④生活护理。(2)健康宣教。①疾病知识宣教。多数患者对慢性肺心病疾病、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可以向患者发放自制慢性肺心病健康手册,供患者阅读了解;此外日常护理中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让其了解肺心病的病理特点,药物治疗的原理等,增强治疗信心[3]。②氧疗和呼吸技巧指导。慢性肺心病患者多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所以需持续性低浓度低流量吸氧治疗,告知患者氧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1)心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LVEF、FEV1指标的变化情况。(2)认知功能评分。于干预前1 d、干预结束后第2天时使用MMSE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分别从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等5个维度进行评估,<27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得分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性[4]。(3)生活质量。采用SF-36简表[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别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肌体疼痛、活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FEV1、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2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

2.2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提升,观察组患者评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MSE评分变化分)

2.3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等8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 论

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除了加强对患者自身病情的干预外,同时关注患者治疗环境、物理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等可能对疾病康复产生影响的因素方面[8]。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即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干预对象,让患者了解掌握自身状况,了解治疗行为的意义,改变自身的行为来促进病情的恢复[9]。

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治疗期间采用整体护理+健康宣教干预模式,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学者[6]认为,整体护理通过心理干预、用药/吸氧指导、加强呼吸道管理能够促进患者肺脏功能的改善。从表1的结果来看干预后观察组FEV1改善幅度较大,与其研究结果一致;此外LVEF改善更为明显,说明随着肺功能的好转,心肌细胞氧气供应充足心脏功能随之改善。长期疾病折磨会导致患者意志消沉、情绪敏感脆弱,最终导致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7]。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健康宣教之后患者MMSE评分和QO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整体护理干预从病房环境、心理情绪、饮食计划以及日常生活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干预,同时辅助于疾病知识讲解,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让其了解致病原因、治疗机理,消除其对慢性肺心病的无知和恐惧、重新树立治疗的信心,情感表达和认知能力得以改善[10]。从表3的结果来看,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健康、情绪角色两个维度改善最为明显,这可能是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对患者心智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肺心病治疗期间采用整体护理联合健康宣教能够促进其心脏、肺脏功能的改善,提升患者的自我认知水平,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肺心病整体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