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动机视域下大学英语后四级教学应对策略研究

2020-07-0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学习者

干 昭 君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英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大学的必修课。四十多年的教学路程上,大学外语经过了多次改革;即便是当下有人质疑英语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的必要性,但由于它无可厚非的重要性,英语仍然是中国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但是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对大学英语三大能力的检测只有一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在这一测评机制下,“唯四级论”现象普遍化、严重化,使得大学外语的教和学偏离了预期轨道,也使得四级后的大学外语教学陷于尴尬处境。

四级后现象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后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语言能力退化,课堂难管理等各方面的教学瓶颈,因此不少学校也在积极地做各种尝试。本文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分析各教学改革和尝试的利弊,以便为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一、“唯四级论”的弊端

谈到英语学习动机,大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各级考试是激励学生二语学习的有效手段。但是研究表明,成绩动机对语言学习努力程度和其它动机有负面影响,具有消极、单一和排他性,其实并不适合在外语教学中提倡(马广惠)。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全国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学都或多或少在“唯四级论”制约下开展的。当下,由于社会对人才外语能力要求的提高,个人生活和发展对外语水平的更高需求,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普遍提升,大学英语四级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二语学习的瓶颈。语言测试本身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测试决不等于教学(田禾,薛荷仙)“四级后”怠学、厌学情绪普遍化,已经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一大难题。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两级分化日趋明显,这一弊端越发凸显。本研究从激发学习动机这一着力点入手,为“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思考。

二、分层次教学,大学入学后各专业内部三级分层

目前分级教学采用最多的模式是三级分层教学。以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该校在近几年来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便进行了分级教学,不同等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教学手段,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四级的过级率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这种教学手段杜绝了“一刀切”的弊端,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出发,更能发挥因材施教的效果。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满足基本学习需求)、提高(满足基础较好学生)、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需要)三个等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三级分层教学改革便是很好的尝试。

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来看,因材(教材)施教变为因材(学习者)施教可以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动力和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图一),效率并非只有动机决定,任务的难度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习任务过难的时候,很高的学习动机不仅不能促进学习,反而严重降低学习效率。科学的分级教学能够使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图一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三、开设ESP课程,或是与专业对口大学英语课

ESP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和重视的课程,它不仅是英语专业生就业的出路,更是非英语专业生更胜一筹的砝码。ESP课程的优势是把语言教学融入专业课程,对非专业学生来说更有专业吸引力。但弊端是必须考虑到师资水平和学生基础。

比较ESP课程,以内容为依托、专业为导向的CBI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大学英语课专业化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CBI教学主张通过对某一课程或学科内容的学习来学习语言(乔艳),相关的专业英语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且有还有一箭双雕的效果:“CBI有两条核心原则,一是如果把语言作为工具来获取信息时,语言学习会更加成功;二是如果语言教学以内容为基础则能更好地满足和反映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马静文)

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方面的英语比政治类的英语更有吸引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各专业统一一本教材,教材内容也只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所以,课程与教材的改革迫在眉睫。

四、及时反馈和评价

学习中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刺激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动机,而这一点往往会被忽略,或者受客观条件制约而不能得以实施。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白鼠能够通过不断的食物强化学会压杠杆,因此连续的正强化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表现在教学上,学生的学习进步、作业完成、课堂表现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等外界因素持续而及时的正面鼓励,学习者便会加强这一行为;反之,如斯纳金指出的一样:刺激减弱或消失,已经习得的行为也会下降或终止。

绝大多数人都爱玩游戏,而且不少人还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游戏能很快吸引注意力的最大原因就是它能给玩家及时的反馈:玩得好分数会马上增加、会升级、会赚很多游戏币,能够买很多装备,等等。所以有不少人玩得废寝忘食。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以游戏为载体的英语学习软件,很受学习者的欢迎。试想,如果我们的外语教学也把游戏过关,增加积分等手段运用起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定能大幅提高。

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师生配比失衡,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及时回馈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运用互联网和软件的优势可以很好弥补这一短板。比如批改网可以及时批阅作文,蓝墨云端APP可以完成及时的师生、生生互评,等等。

五、“互联网+”的教学改革

近十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飞速的发展,“互联网+”的教学改革模式层出不穷,各高校在二语教学方面也积极地做各种教学改革尝试。备受教师们推崇的教学方法有:任务型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这些教学方法有个共同点,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二语的学习转化为二语的习得。“运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把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由英语‘学习’到语言‘习得’转变”(李侠)。

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完善监查和考核机制、甄选适合的慕课和微课材料、课上课下的衔接、教师团队的组建等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断地完善。

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经济贸易的空前全球化,使得英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四十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大学生英语也得到广泛普及和提高,大学英语功不可没。并且在将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上,英语还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是所有大学外语教师、高校的重要任务。对教师而言,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满足学生语言和专业需求;对学校而言,摈弃“唯四级论”的学分政策,优化课程、班级设置。只有双管齐下,从各方面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四级后大学英语的教学瓶颈。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学习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