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0-07-02龚晓露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阶梯式综合征急性

龚晓露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河南 商丘 4761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呼吸内科危重疾病,其显著特征为顽固性低氧血症[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由肺外及肺内原因导致,致病因素繁杂,且不同病因所引发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也有所不同,其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2]。因此如何安全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健康成为公共卫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肺功能康复训练是常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干预手段,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2~78岁,平均(63.85±9.97)岁;基础疾病:肺部疾病11例,肝脏疾病8例,心血管疾病7例,肾脏疾病9例。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9~79岁,平均(65.30±10.21)岁;基础疾病:肺部疾病12例,肝脏疾病7例,心血管疾病9例,肾脏疾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相关标准,并经动脉血气分析、影像学等检查后确诊;②急性生理学评分不低于14分;③悉知本研究详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②合并恶性肿瘤;③中途退出或未完成相关研究数据统计。

1.3 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基础健康及心理状态不同实施相应程度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树立康复信心,指导患者用药,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水平,根据患者康复进展循序渐进增强体育锻炼。(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阶梯式肺康复护理。①阶段一:当患者氧合指数低于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及时给予排痰处理,并在必要时进行吸氧、吸痰,将通气时间延长2~6 h。对患者进行肌肉按摩,频率为每日3~4次,每次20~40 min。通过电刺激神经肌肉,每日1次,每次30 min。②阶段二:当氧合指数处于100~200 mm Hg时,实施气道管理并给予呼吸机通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形式以抬高四肢及握力器训练为主,每日2~4次,每次20 min。③阶段三:当氧合指数高于200 mm Hg时,实施压力支持呼吸机模式,并在通气过程中间断停机。指导患者于床边进行行走锻炼,锻炼次数及时间均根据患者肺功能改善而逐渐提升。后期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吹气球等强度较高针对性训练。两组均干预14 d。

1.4 观察指标(1)肺功能:使用肺功能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川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10145号)测定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4 d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水平。(2)氧合指数:对比两组干预后第1、7、14 d的氧合指数。

2 结果

2.1 肺功能干预前,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4 d后,观察组FEV1/FVC、FVC、FEV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对比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的比值。

2.2 氧合指数干预7、14 d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期间氧合指数变化对比

3 讨论

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因包括肺炎、肺挫伤、吸入有毒物质、全身严重感染、高危手术、休克及大量输血等。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易发生意识障碍,甚至直接导致死亡[4]。因此,科学、有效地改善呼吸、提高肺功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4 d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阶梯式肺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其原因在于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并不是一味通过机械通气代替患者自主呼吸,而是在呼吸机帮助下最大限度调动患者自主呼吸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干预7、14 d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干预时间增长,两组间氧合指数差异越发显著。其原因在于,阶梯式肺康复护理能够根据患者康复进展,结合实际肺功能改变辅助呼吸方式与强度,使患者自身呼吸功能得到锻炼,直至完全恢复。不断阶梯式调整干预方式是阶梯式肺康复护理的核心理念,能够在综合评价患者健康状态后适时减少干预强度,以增强机体主动性,使机体功能在干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升,最终显著改善呼吸状况,提升氧合指数[5-6]。

综上所述,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阶梯式肺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肺功能,改善氧合指数,具有较高临床推荐价值。

猜你喜欢

阶梯式综合征急性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急性心包炎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考前综合征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