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结肠动力的影响*
2020-07-02冯小乐王梅青
冯小乐,王梅青
1.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中医院肛肠科(石家庄 050000)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性状改变、排便时间延长和排便困难等,随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改变,便秘发生率显著升高[1]。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是常见的便秘类型,但因为其发病机制复杂,患者易出现复发,治疗效果较差,患者反复就医[2-3]。中医针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历来强调从整体出发,针对病因,合理用药,在便秘辨证治疗有较长历史[4]。为探究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笔者研究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诊治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18例实施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男24例,女35例;年龄22~73岁,平均(61.85±9.27)岁;体质量指数17.4~29.6 kg/m2,平均(23.62±3.85)kg/m2;病程8~92月,平均(38.45±12.08)月。观察组中男21例,女38例;年龄21~75岁,平均(61.26±8.72)岁;体质量指数(17.6~29.3) kg/m2,平均(23.91±4.03)kg/m2;病程9~96月,平均(40.12±13.48)月。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Ⅳ标准》[5]:过去24周中至少12周出现≥2个症状:1/4及以上时间出现排便费力、粪便呈团块或硬结、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排便需用手法协助、每周自发排便<3次, 不存在稀便,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条件不充分,结肠传输试验:72 h内排除标志物<80%。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依据气阴亏虚证及肝气郁结证的辨证分型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制定气阴亏虚证及肝气郁结证的辨证分型标准: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间隔延长、排便时间延长、纳呆、腹胀、咽干口燥、嗳气、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弱。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并排除出口梗阻型便秘;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年龄≥18岁但≤75岁;向患者讲解本次治疗和研究方法,获得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造血系统等功能障碍者;合并消化性溃疡、小肠吸收不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者;合并肝炎、胰腺炎、肠结核者;既往有胃肠道手术、肛门手术史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备孕期或有生殖能力但不同意采用避孕措施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酒精依赖、药物依赖、毒品依赖者;已纳入其他临床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剂治疗,药物组成:黄芪、生地黄、白术、麦冬、何首乌、郁李仁、当归、厚朴、枳实、槟榔、肉苁蓉各15 g,玄参12 g,白芍20 g,柴胡10 g,以上均采用中药破壁免煎颗粒,1剂/d。
2.2 对照组:患者予以麻仁软胶囊 (批号:Z10940031),2粒/次,3次/d,口服。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嘱其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进行腹部按摩。
3 观察指标 ①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后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用不透X线标志物,早餐时随试验餐吞服有20个标志物,在服标志物后24 h、48 h、72 h拍摄腹片,记录两组不透X线标志物残留粒数。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7],根据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粪便性质、排便困难度进行量化评分,排便间隔时间指数:0分为排便间隔时间小于3 d 1次;2分为排便间隔时间3 d 1次;4分为排便间隔时间4~5 d 1次,6分为排便间隔时间大于5 d 1次;排便时间指数:0分为小于10 min;2分为10~15 min;4分为16~25 min;6分为大于25 min。粪便性质指数按大便形状分类:0分为柔软光滑便;2分为腊肠样便;4分为硬结成形便,表面裂隙;6分为羊粪状便;排便困难程度指数:0分为不费力,2分为轻度排便不畅,有一定困难,4分为中度,排便困难,需过度用力;6分为重度,排便困难,需助排(用手抠、挤压、用开塞露或灌肠等);患者腹胀、腹痛、口干舌燥、胸胁痞满、饮食不振、嗳气等症状,按无(0分)、轻度(1分)、重度(2分)计分。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订,参照治疗前后积分情况,临床痊愈:便秘基本消失,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便秘有所改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30%;无效:便秘无改善或有加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或有加重,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所占百分比定义为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患者所占百分比定义为显效率。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96.61%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36%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治疗前两组排便间隔、排便时间、粪便性质、排便困难、兼证及中医证候总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间隔、排便时间、粪便性质、排便困难、兼证及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排便间隔、排便时间、粪便性质、排便困难、兼证及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两组治疗后结肠传输试验相比较 见表3。24 h、48 h、72 h时观察组治疗后结肠传输试验残留标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P<0.05
表3 两组治疗后结肠传输试验残留标记物数量比较(个)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讨 论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便秘分为慢传输型、排便障碍型、混合型和正常传输型等类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为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引起结肠内肠内容物传输障碍而引起便秘,患者常主诉粪便干燥,无便意感,每周少于3次排便,需依赖泻剂进行排便[8]。长期便秘可增加痔疮、肛裂等肛周疾病发病风险,大便长期积聚于肠道,重新吸收可影响肝脏功能,甚至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9-11]。西医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方式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因其有较大创伤及术后诸多并发症,疗效不佳,限制了手术的开展[12]。保守治疗采用口服全胃肠道促动力药物西沙必利,由于西沙必利有部分患者出现头痛、嗜睡、疲劳甚或出现惊厥性癫痫,锥体外系反应等,一般泻剂的使用又容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因此药物选择方面有其明显的局限性[12]。目前的研究[13]显示,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 ,历代医家认为各种病因引起的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均可发生为便秘。凡阳盛之体,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导致肠道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如仲景所说的“脾约”便坚,就是属于这种热秘;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大便秘结;劳倦饮食内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甚至损及下焦精血,以致本元受亏。真阳一亏,则肠道失润而更行干槁。真阴一亏,则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两者都能使大便排出困难,此乃病及于肾。也有学者认为便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肠动力不足,气机不畅。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病变在肠道,同时与脾脏、心脏、肺部及肝肾等有关,各种原因造成肠道阳气不足而引起便秘发生[14]。
中医针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历来强调从整体出发,针对病因,合理用药,通过中医辨证用药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有长远治疗效果[15]。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但多发于老年人群,其发病多是由于年老、体弱、久病、术后等因素导致肺脾气虚、阴津亏耗,再加之工作、家事烦扰,情志失畅,肝气不疏所致。肺脾气虚,则大肠传送推动无力,大便排出困难;阴虚津伤,则肠道失润而干涩,大便燥结难下;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腑气不通,大便排出不爽。故气阴不足,肝失疏泄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疏肝润肠为其有效治法。本研究所用方剂,生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生地黄、麦冬清热生津,玄参治养肾阴兼苦泄滑肠而通便,生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兼润肠通便,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郁李仁性专降下、善导大肠燥结,枳实、槟榔消积导滞,厚朴行气消积,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而泻肝柔肝,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诸药共奏益气养阴、疏肝健脾、理气消滞、润肠通便之功效。本研究结果得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便间隔、排便时间、粪便性质、排便困难、兼证及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影像学是诊断慢性便秘的客观依据,包括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等,对了解结肠形态、功能、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观察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不透X线标记物法结肠传输试验简单易行,常用于患者治疗后复查,目前国际上通常将72h残留标记物<20%作为传输功能正常。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观察组24 h、48 h、72 h时残留标记物均低于对照组,结果与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趋势一样,进一步证实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可改善患者结肠动力,增加肠内容物排出,与临床症状缓解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