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景颇族、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的对比研究

2020-07-02鲁天学李国忠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景颇族汉族差异

鲁天学,李国忠

(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通识教育教学部,昆明 650224;2.云南大学体育学院,昆明 650504)

青少年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教育战略实现及国家民族利益的发展〔1〕。中小学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体质逐步强壮的关键阶段〔2〕。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受体育锻炼及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体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探索如何改善及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对提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景颇族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人口数为142 956 人〔3〕。景颇族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陇川、盈江及梁河县等边境地区,景颇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教育、科技等发展还比较缓慢,加上历史和特殊的地理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对景颇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还比较少,为了解景颇族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现状,文章以课题组在2014 年9—11月期间对云南省景颇族与汉族13~18岁学生体质调研的原始数据为基础,对景颇族与汉族13~18 岁学生的体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改善景颇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景颇族与汉族13~18岁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于2014 年9—11 月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第一中学、盈江县民族中学的景颇族与汉族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学生以年龄进行分组,每岁为1 组,共监测景颇族学生1 205名,其中男生590名,13~18岁男生分别为93、93、83、106、117、98 名,其中女生615 名,13~18岁女生分别为93、97、98、121、112、94 名;共监测汉族学生1 825 名,其中男生825 名,13~18 岁男生分别为93、101、104、182、211、134名,其中女生1 000名,13~18 岁女生分别为175、97、120、241、258、109 名,每名被监测的学生选取8项指标进行测试。全国乡村学生数据及全国城市学生数据均来源于2014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4〕。

1.2 研究指标按照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5〕的要求及方法进行测试,对景颇族、当地汉族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每名被测试的学生均测试8 项指标。身体形态测试:身高(cm)、体质量(kg);身体机能测试:肺活量(mL);身体素质方面,速度素质测试:50 m 跑(s);柔韧素质测试:坐位体前屈(cm);下肢爆发力测试:立定跳远(cm);力量素质测试:男生引体向上(个)、女生1 min仰卧起坐(个);耐力素质测试:男生1 000 m跑(s)、女生800 m跑(s)。

1.3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Excel 2007 进行录入,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2014 年景颇族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与当地汉族、全国乡村学生及全国城市学生的差异性检验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 云南省景颇族、汉族中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状况从表1 中看出,景颇族13~18 岁男生身高与当地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 岁男生身高高于全国乡村汉族男生,而17~18 岁男生身高低于全国乡村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13~18岁男生身高均低于全国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男生体质量与当地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7~18 岁男生体质量均低于全国乡村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13~18 岁男生体质量均低于全国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4 岁男生体质指数(BMI)低于当地汉族男生外,其余年龄段男生BMI 与当地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7~18 岁男生BMI均低于全国乡村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男生除了15岁学生外,其余年龄段男生BMI 均低于全国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1 中看出,景颇族13~14、16 岁女生身高均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6 岁女生身高均低于全国乡村汉族女生,景颇族13~17 岁女生身高均低于全国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4 岁女生体质量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段女生体质量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4~17 岁女生体质量均低于全国乡村汉族女生,景颇族14~18 岁女生体质量均低于全国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 岁女生BMI 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外,其余年龄段女生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6~17 岁女生BMI 低于全国乡村汉族女生,景颇族15~17 岁女生BMI 低于全国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云南省景颇族、汉族中学生身体机能指标状况从表2 中看出,景颇族13 岁男生肺活量高于当地汉族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段男生肺活量与当地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7 岁男生肺活量高于全国乡村汉族男生,景颇族13~16 岁男生肺活量高于全国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 岁男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高于当地汉族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段男生与当地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男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从表2 中看出,景颇族13~18 岁女生肺活量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4~18岁女生肺活量高于全国乡村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5、17~18岁女生肺活量高于全国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女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女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云南省景颇族中学生与当地汉族、全国同龄城乡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对比

表2 云南省景颇族中学生与当地汉族、全国同龄城乡汉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对比

2.3 云南省景颇族、汉族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状况从表3 中看出,景颇族13、18 岁男生50 m 跑优于当地汉族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段男生50 m 跑与当地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6、18 岁男生50 m跑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13~18 岁女生50 m 跑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女生50 m 跑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从表3中看出,景颇族13~18岁男生坐位体前屈与当地汉族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男生坐位体前屈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13~18岁女生坐位体前屈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岁女生坐位体前屈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从表3中看出,景颇族13~14、17岁男生1 000 m跑优于当地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男生1 000 m 跑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14、16 岁女生800 m 跑慢于当地汉族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段女生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女生800 m 跑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从表3 中看出,景颇族除了17 岁男生外,其余年龄段男生引体向上均优于当地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男生引体向上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景颇族13~18 岁女生仰卧起坐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女生仰卧起坐均优于全国乡村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5、17~18 岁女生仰卧起坐均优于全国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由表3 中看出,景颇族男生立定跳远除18 岁优于当地汉族男生外,其余年龄段男生立定跳远与当地汉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男生立定跳远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6 岁女生立定跳远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其余年龄段与当地汉族女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景颇族13~18 岁女生立定跳远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分析与讨论

身体形态指标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速度、营养状况的重要依据〔6〕。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身高、体质量是测量身体形态的重要指标,BMI(体质量∕身高2)是身高与体质量的派生指标,是衡量身体胖瘦及是否健康的标准。调查结果显示:景颇族男生身高、体质量及BMI 基本与当地汉族学生相持平,但低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的发育水平。景颇族女生身高总体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和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的水平;景颇族女生除了14 岁体质量、13 岁BMI 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外,其余年龄段女生体质量及BMI 均与当地汉族女生相持平,但总体低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的水平。出现以上结果,主要是由于身体形态受遗传因素、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膳食营养等影响〔7〕。首先,遗传因素决定身体发育的可能性,而其他因素决定身高发育的现实性〔8〕。其次,景颇族聚居地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的最南端,属于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多,相关研究表明〔9〕,气温、气湿和降雨量与身高、体质量呈负相关,低纬度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身体发育水平低于高纬度地区群体。再次,景颇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景颇族系“直过民族”,社会发育程度较

低,民族整体处于贫困状态,是国家民委认定的6个特困少数民族之一〔10〕。而且,德宏州景颇族聚居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州整体平均水平。相关研究〔11-13〕表明,身体形态发育与GDP 水平呈正比,这是景颇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较低的重要原因。第四,景颇族地处西南边陲,受地理与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健康理念较为滞后,医护保健卫生条件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景颇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发展。

表3 云南省景颇族中学生与当地汉族、全国同龄城乡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对比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功能能力〔14-15〕。肺活量是评价人体身体呼吸机能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景颇族13 岁男生的肺活量、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当地汉族男生的水平,14~18岁年龄段男生的肺活量、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均与当地汉族男生相持平,但总体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的水平;景颇族女生的肺活量、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均与当地汉族女生相持平,但总体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的水平。出现以上结果,首先,景颇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半山区、深山区和中缅边境一线山区,原始的耕作方式和粗放的经营方式仍然是生产生活的主流,粗放的农作物经济和采集经济在经济结构中仍然占绝对比重〔16〕。景颇族学生从小就有做农活、做家务的习惯,经常在山间及林间进行劳动,这对景颇族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次,景颇族大多聚居在山区,交通不便,学生上学、放学回家多半为徒步行走,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及出行方式等的影响,学生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较大,适当的运动量及强度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而汉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电子娱乐产品较为普及,平时电子游戏、网上聊天等娱乐方式较为多样,导致学生静态生活方式增加,静态生活方式与身体机能水平成反比,所以景颇族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好于汉族学生。第三,还应与景颇族学生经常参加传统体育项目有关,景颇族的目瑙纵歌、景颇武术、顶杠、秋千、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单易学,深受景颇族学生的喜爱,景颇族学生经常参加传统体育项目,这应该是景颇族学生身体机能较好的原因之一。

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17-18〕。身体素质受到遗传及后天习得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景颇族男生50 m 跑、1 000 m 跑、引体向上总体优于当地汉族男生,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与当地汉族男生相持平,景颇族男生50 m 跑、1 000 m 跑、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及立定跳远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水平。景颇族14、16 岁女生800 m 跑及16岁立定跳远低于当地汉族女生水平,其余年龄段女生的800 m 跑、立定跳远与当地汉族女生相持平,但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水平;景颇族女生50 m 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均与当地汉族女生相持平,但均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水平。出现以上的结果,首先,与国家推行的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是分不开的,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要求,积极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及环境,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其次,与学校领导对体育较为重视有关,经课题组实证调研,景颇族聚居区测试的站点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较为重视,学校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较高,学校强化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保证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超过1 h,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次,与民族学生课外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景颇族依山而居,大部分居住在深山密林的寨子里,学生从小就有跟随父母做农活及家务的习惯,课余时间经常跟随父母到山上进行狩猎及采摘等活动,学生从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爬山等,从而景颇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第一,景颇族男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基本与当地汉族男生相持平,而总体低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的发育水平;景颇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和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的发育水平。

第二,景颇族男、女生的身体机能水平总体与当地汉族男、女生的发育水平相持平,景颇族男、女生的身体机能水平总体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女生的发育水平。

第三,景颇族男生速度、耐力素质及上肢力量总体优于当地汉族男生的发展水平,而柔韧素质及下肢爆发力与当地汉族男生的发展水平相持平;景颇族男生的身体素质总体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男生的发展水平;景颇族除了14、16 岁女生的耐力素质及16 岁女生的下肢爆发力低于当地汉族女生外,其余年龄段女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与当地汉族女生相持平;景颇族女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总体优于全国乡村、城市汉族女生的发展水平。

4.2 建议第一,针对学生身体形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民族地区体育卫生工作的扶持及投入力度,配套好相应的场地及设施,积极改善学校的体育卫生环境,实施好学生的营养餐计划,以改善民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特别是均衡饮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理念,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提升民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水平。

第二,学校应注重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发,积极开发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同时引进新兴的、参与性强、趣味性强及锻炼效益较高的体育项目,促进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向特色化发展,让民族学生在学校享有更多体育锻炼的空间,以满足不同民族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锻炼需求,使更多的学生从静态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

第三,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学校在加强体育教学质量及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同时,还应建立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信息平台,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加强民族学生体质的监测及研究工作,准确掌握民族学生体质发展动态及变化规律,定期发布民族学生体质变化的动态信息,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实效性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学校应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强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政策的执行力度与监督体系的构建,建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应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探索及创新学校“体医”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创新发展。另外,应联合社会各方积极努力,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为主体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综合防治网络,促进民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景颇族汉族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heritance Mode of Munaujaiwa
景颇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